三明客家源流新考
2014-07-14 11:44 | 刘晓迎 |
在中国大陆东南,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戴云山脉之间,有一处海内外客家人魂牵梦绕的锦秀山川。二、三十万年前,这里是福建史前人类生生不息的热土;千余年间,这里是中国汉民族五次大迁徙的择居地和中转站;近百年间,这里是全球一亿多客家人寻根溯源的客家祖地。这里,就是三明。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蓄的鲤鱼八尺长,长的拿来煮水吃,短的拿来讨老婆。”这首从唐宋唱起的儿歌,一路过汀江、韩江,直达海外,唱到如今。
客家民系诞生于斯
客家?客家!
在中国,客家是汉民族当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它形成与流变的历史,沉淀着太多的艰辛磨砺,也回荡着令人仰慕的慷慨悲歌。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战祸灾荒频仍发,中原百姓走天涯。千年五次大迁徙,万里百番历风沙。闽赣粤边求生路,犹思喋血报中华。子孙播及海内外,人杰辈出数客家。”
在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史上,这是一支打上了大迁徙历史烙印的民系!这是一支历尽艰险、在颠沛流离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民系!这是一支卓有建树,在近现代史上伟人迭出的民系!这是一支四海为客,仍孜孜不忘追宗寻根的民系!这是一支让神州动容,令世界瞩目的民系!
1995年11月28日,世界唯一一座客家公祠在三明石壁村的土楼山上落成。公祠背倚武夷山脉,气势宏伟;前瞰石壁百里盆地,沃野飘香。正殿玉屏堂内,供奉着近二百位客家入闽始祖的神位,分左右两边、上下五层,密密麻麻。由此分播于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一亿二千万。
宁化县石壁镇的石壁村只是一个行政村,位于宁化之西、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东麓,距宁化县城22公里,现有400多户,2000多人口。然而历史上的石壁,曾有洞、寮、村、乡、城、市等不同的称谓,民间流传有“石壁三十六窝七十二棚”,其地域包括现今宁化县的石壁镇、淮土乡、方田乡、济村乡所属的大部分,即宁化的西部地区;大区域“东至桐岭头(今在明溪县境内,距今宁化70余公里),西至站岭(今宁化淮土乡,距县城30余公里),南至杉木堆(今宁化曹坊乡,距宁化县城60余公里),北至乌泥坑(今建宁县,距宁化县城60余公里),南北相距120余里,东西相距100余公里。”难怪当地民谣还有“禾口府,陂下县,石壁金銮殿”之说。
天涯沦落皆成客,别井离乡处处家。
宁化水茜乡《管氏族谱》载:“敬公,管仲第二十一代孙,仕汉宣帝为御史,下传至道鹰,徙居豫章之带源(今江西宁都地)。再四传,有琦殷,其侄思藏,于东汉初,与叔琦殷,自带源迁居宁阳招得里泽岗坝(今宁化水茜乡张坊村),为入闽始祖。”这是境内有族谱可查迁入最早的姓氏。
两晋时期,受“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影响,中原汉民向南迁入汉水以东,淮南以南,长江中下游沿岸,其先头移民有的到达赣南,有的越过武夷山脉进入闽西、粤东北,到达石壁。梅州《邓氏族谱》载:河东太守邓攸,于永嘉末年避乱,自山西南迁,居宁化石壁……《丘氏族谱传序》载:河南丘氏,先世自东晋五胡之忧,渡江而南,入闽南而汀之宁化石壁……《罗氏族谱》载:于晋永嘉年间始入赣南,唐僖宗时迁宁都县,不久入宁化石壁乡……宁化《巫氏族谱》源流序载:五胡乱华,巫暹由山西平阳避乱衮州,转入闽之钊津(今南平),隋大业间,昭郎率子罗俊再迁闽之黄连峒(今宁化县),为宁化开山祖。
唐至北宋,先是“安史之乱”,后有黄巢造反,这一时期客家先人大量涌入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过石城,入宁化。石壁《杨氏族谱》载:胜二郎,为唐延平刺史,乾符元年避黄巢起义自延平迁居宁化石壁杨家排。宁化中沙河屋《伊氏族谱》载:唐乾符二年,文敏公偕弟文景,避乱过江,自汴州陈留县迁闽之宁化武曲锡阳驿(今宁化河龙)。《刘氏族谱》载:唐乾符年间,祥公,为避乱,与其子天锡弃官,自河南洛阳徙居宁化石壁。《陈留谢氏族谱》载:因黄巢之乱,居福建宁化石壁里,升平之后,再迁江西于都县。……
五代十国后至北宋,由于民族和阶级矛盾所引起的战乱,这一时期的移民入居宁化的有:王、方、马、丘、包、等45姓以上,主要是已离中原的再迁居民。
《崇正同人系谱》载:梅轩,随父自卢滩徙居千秋,复徙江西泰和县,北宋乾德间,迁居宁化石壁乡葛藤凹。宁化安远杜家《王氏族谱》载:承邦公,字衡界,仕官江西瑞州,后隐居南昌西山。宋开宝元年迁居闽宁化淮土大王坊。宁化安远安家寨《傅氏族谱》载:先世一郎,宋乾兴元年,自宁阳黄双州(今属建宁县)迁居宁化石壁。
南宋时期,“靖康之乱”,金人南下。朱熹说:“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这一时期入宁化的姓氏有:丁、上官、马、叶、石、卢、江、阴等63姓以上。《梁氏族谱》载:熙嘏,由闽入粤顺德石蜡,熙嘏五世孙孟坚,讳固,由石蜡迁闽宁化石壁乡开基。为宁化石壁梁氏开基始祖。梅县《卢氏族谱》载:三六郎,亦名处仪,宋嘉定十二年举人,自虔化迁居宁化石壁。宁化河龙永建《汪氏族谱》载:七十二世宣公,南宋绍兴年间,自建宁里心迁入宁化招得里。
宁化治平《池氏族谱》载:裕郎,初居赣之宁都鹅鸭塘,宋开禧元年,自赣迁居宁化治平高地。宁化方田《丁氏族谱》载:万足郎,初居绥城开泰堡,后徙建阳南宋间,其孙君荣,游学宁化,卜居宁城之圣堂前。……沈氏、杜氏、上官、周氏、马氏、汤氏、林氏、戴氏、韩氏、邹氏、黄氏、陈氏等近20姓,均徙居至宁化。其流入的主要路线,有从长江南岸迁赣南东部,或再迁闽西北部;有从浙江入闽北,再迁闽西的。
唐宋时期,南迁三明各地的中原人(客家先民)流迁宁化互动的有:罗氏,隋大业十四年,由沙县迁入宁化石壁竹筱窝;陈氏,唐天宝元年,由沙阳迁入宁化石壁;伍氏,唐大中元年,由清流麻仓迁入宁化城;杨氏,一支唐乾符元年,由沙县迁入宁化丰宝山;另一支唐末由将乐迁入宁化龙池杉;一支宋仁宗末年,由将乐九龙迁入宁化延祥;
范氏,唐末由沙县迁宁化黄竹迳;
欧阳,唐乾符元年,由沙县迁入宁化丰宝山;
余氏,五代时由清流高城迁入宁化泉上上畲;
李氏,北宋时,由永安迁入宁化石壁;
蓝氏,宋时由建宁迁入宁化石壁;
阴氏,南宋绍兴二年,由清流迁入宁化岗下;
王氏,南宋时由建宁里心迁入宁化淮土大王坊;
汪氏,南宋绍兴五年,由建宁里心迁入宁化河龙;
杜氏,南宋保佑元年,由建宁迁入宁化石壁;
……
建县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的宁化县,据清以前迁入的119姓统计,实际迁入总数为198姓,因有些姓氏迁入年代不清,只以119姓计。即隋以前7姓,唐28姓,五代8姓,北宋27姓,南宋38姓,元以后11姓。南宋以前共迁入108姓,占统计数的91%。
建县于宋元符元年(1098年)的清流县,是析宁化六团里和长汀二团里新设的县,其客家先民的迁入、人口的增长与宁化基本相同,主要是唐、宋年间由江西辗转迁入,或经宁化,或经延平府之沙县等互动迁入。如:李姓,唐末由江西入闽,宋元佑三年(1088年)由宁化会同里下坪盘固山迁居清流长校。黄姓,唐文宗时由河南入闽,宋庆元六年(1200年)从永安安砂徙居清流洞口水南坊。
张姓,唐贞观年间入闽,徙居剑沙牛角栏(今沙县),南宋时迁居清流沧龙、大元。巫姓,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由宁化移居清流永得里林畲石龙,高宗年间,宁化济村巫家湖后裔里章迁居清流草坪。邹姓,唐末迁入泰宁,后徙居长汀,宋末十六郎始迁清流黄石坑。萧姓,唐武德二年(619年),由江西入闽,居长汀,后迁居四堡,又迁至清流东山里山背衬下。
建县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的明溪县,是析宁化县的柳杨、下觉里(包括泰宁的沂州),清流的归上、归下里,将乐的中和、兴善里及沙县的沙阳里合置设县,其姓氏也大多数是唐、宋时期因避乱由北向南迁入的。
建县于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的将乐县,建县于刘宋元嘉年间(405年)的沙县,建县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尤溪县,建县于宋中兴元年(958年)的建宁县、泰宁县,其迁入的姓氏亦大都是中原汉人—客家先民,其子孙、族人先后与宁化间互动迁移。
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已发现二三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的文化遗址。在战国时期, 在三明境域居住的原是闽越族人。其后, 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后,在闽越故地设立闽中郡, 越王后裔无诸在创立闽越国后被降为“君长”。秦汉相争, 无诸曾率闽中兵北上, 先是灭秦后又帮助刘邦击败项羽, 被立为闽越王。
《将乐县志》载, 西汉时, 东越王在此先后营建乐野宫、高平苑和校猎台等, 作为弦歌笙舞、狩猎游乐的场所。至公元前110年间, 闽北地区有闽越族人口约20万人。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以为闽越地险阻, 又数次举兵反汉, 故“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 大批闽越族人被强制迁徙到江淮地区, 但也有一部分闽越族人逃入深山老林。其大片的原始森林、肥沃的土地正无人开垦、砍伐,为客家先人的到来、族群的繁衍生息和民系的孕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唐宋之际,由于客家先人的大批到来,使得这一地区人口发展迅速。宁化县在唐末时人口仅一万多人, 至南宋时,人口由北宋时期(1080年)的一万五千人到南宋宝右年间(1253年)急剧增加到十一万多人, 在这一百七十三年中, 人口增加了九万五千人, 并非是靠自身繁衍所至, 显然是大量中原汉人迁入才有可能; 这一时期, 泰宁、建宁、尤溪、沙县、将乐等县人口同一原因也迅速增加, 全境域人口达到五十余万人。
自安史之乱到靖康之难的三四百年间,客家先民高度聚集于闽粤赣地区,在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相互在生产、生活中交往、竞争、学习、融合,而逐渐孕育出一种语言、文化和经济生活形态,其新的语言、文化和经济形态的诞生,宣告和标志着又一民系—客家民系从此诞生!
诚如许多专家、学者到石壁采风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一样,在石壁等周边,你会发现这里的客家人所操的方言,是晚唐五代之间与中原汉语分手南下后,经湘赣一带的动荡,宋时在这里形成定型的。
陈运栋先生在《客家人》一书中说到:“现在客家话中的六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可以说在宋朝客家人的祖先迁入广东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由闽赣两省边界实地考查来看,从赣东南到闽西北,有一条赣方言和客家方言的过渡带。江西省的南丰县不是纯客住县,与宁都、石城县的中间相隔一个广昌县,宁都、石城县是纯客住县,故有“南丰客话半咸淡”之说。这就是说,江西省的宁都、石城县,闽西的宁化、清流等县可以认为是一个语言差异很小的语言小区,其方言多唐宋语言特点。
郑州大学中文系崔灿教授先后几次来到宁化石壁,他在《论宁化石壁与客家方言的整合统一—兼论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中说:“宁化方言继承的是唐宋时期的中原古音。宁化石壁在客家方言整合统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同时也基本具备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共同心理素质等特征……既然如此,宁化石壁就不仅仅是在客家方言的整合统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客家民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厦门大学中文系方言专家黄典诚、周长楫等教授先后三次到宁化、清流考查研究,核对宁化、清流等地方言,分别在《宁化县志》、《清流县志》的前言中这样写道:“宁化通行的方言是客家话,属闽西客话的一种土语。”“清流县主要说的是汉语的客家方言,属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方言的一种土语。闽西客方言大抵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由江西移居到闽西的宁化、清流、长汀、上杭、武平、连城等地后形成的。”由此导出宁化、清流的语言,是闽西客方言的母语,闽西客方言是宁化、清流方言的演绎和发展。操客家母语方言的范围是以江西的宁都、石城和闽西的宁化、清流等县为代表的地区。
客家先民以“中原衣冠”为主体,其儒家风范,薪火相传,“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使得中原汉人在闽粤赣边界地区生存安定下来后,仍继承着这一优良传统,即崇文重教,耕读传家。
在宁化、清流、明溪等纯客住县,在较早建县的将乐、建宁、泰宁等县,其最早的书院可追溯到北宋时期。清《宁化县志·政事部》载:“宁(化)自天圣始有学”天圣是北宋仁宗年间,即公元1023年至1031年。清流于宋元符元年(1098年)建县,首任县令刘叙在县城南雷氏祠创办儒学。
据新编《宁都县志》载:北宋时,宁化有进士13名,清流有进士2名。其宁化的科举及第者为当时的闽西北之冠。宁化伍氏家族五代三进士,反映了唐末北宋间宁化这一地区教育出人才的情况:
伍正已,于唐大中十年(856年)登进士第,为汀州第一位进士,调临川尉(今甘肃临洮),累迁御史中丞。正直不阿,著有《伍太常集》。伍正已曾孙,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士,初任于都令,累迁太常博士。伍正已玄孙伍择之,登皇佑五年(1053年)进士,调南丰主薄,累长乐知县事,为曾巩兄弟之契友,才学出众,经文彦博荐为内阁秘书少监。
宁化郑文宝,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历任修武(今河南获嘉)主薄,累迁光禄寺丞、召试翰林改著作佐郎、工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一生勤政爱民,能文善诗,多技多艺,不仅以诗文著称,同时工鼓、琴,尤善篆书,其《峄山碑》(重刻本)今仍竖之于西安碑林,为世人称道。
号称“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泰宁县,两宋时期科举之盛,甲于一方。当时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说。叶祖洽和邹应龙就是当时的隔河两状元。
沙县在宋朝时,全县考取进士的达129人,并出现了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以及以直谏和诗文名闻朝野的陈瓘、邓肃等一批学者名臣,曾有“五步一塾,十步一庠”胜景。
弹丸之地的永安市贡川镇,历史上仅在两宋三百年间,贡川陈氏就为朝廷输送了12名进士,受赐“大儒里”牌坊,博得“九子十登科”的美名。
教育、文化的兴盛,推动了经济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唐末以前,闽赣两省边界的土著居民主要是畲族,他们主要是靠“刀耕火种”,狩猎为生。唐末中原汉人的大批迁入,带来了中原、江淮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运用到生产中以求得发展。据《宁化县志·田庙志》载:“及宋而宁化之田为秋米者,岁额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四石奇三斗九升。”其耕地面积不小。其它各县耕地情况亦如此。据《三明史略》载:“泰宁县宋代梯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3%;沙县耕地面积达24.17万亩,而尤溪有耕地20.63万亩……宋代农田水利建设比前代有了更大的发展,三明境域内具有无数坡坝,如宁化县东北有一座大坡,乾隆《汀州府志》记载:‘自宋迄今为利。’”
宁化县有耕地记载是从明代万历开始的,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宁化全县耕地240178亩,人均6亩。不难想象,其大部分耕地显然是在南宋之前开垦的,因为南宋之后,宁化人口大量外迁,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下其耕地面积是不可能扩大的。
拥有大面积耕地的同时,“男耕女织”的中原传统在这里继承、光大。山区中的河边地、山坡地等都种上了苎麻,各家妇女重操纺织业,一时“苎布宁化四乡皆有,乡无下绩之妇。”
这一时期,采矿业、冶炼业、建筑业、制陶业等都得到了前所末有的空前发展,尤其是石壁的陶瓷业在唐代就具有相当规模。据出土文物的考证,在古石壁地区有唐窑二处,一处是距淮阳村只2公里的蚕坑窑,另一是距淮阳村2公里的翠子岭。此外,还有宋代济村的碗窑。其生产工艺既有中原文化色彩,又较粗旷、古朴,由标本可以看出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交融结果。
这里的风俗习惯中,你可以熟悉地窥见中原一带的影子,其大体相同而又有新的变异。婚丧嫁娶、时令节庆、信仰崇拜和民间游艺等方面莫不如此。
在长达三、四百年的时间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中原先民与当地土著居民共同交融,一块生活,一同交流,逐渐地孕育出了有别于汉民族其他民系的又一民系,他就是闽赣边地区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客家民系,包括赣南的石城、宁都和闽西的宁化、清流、长汀等。其中,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社会地理环境、人口聚集程度、语言的交融与形成、文化心理的滋生和经济生活发达等,为客家民系由“胚胎”到诞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客家文化形成于斯
客家文化的形成,是与客家民系形成同步的。是客家先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继而由客家人在传承、演绎之中发展和成熟。)
走进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三明各地村落,你会发现有许多村庄是以姓氏来命名的。据明崇祯《宁化县志》载:全县农村11个里中,有261个村,而以姓命名者有133个村,占一半多。
如宋代李氏由永安迁居石壁后,便把自己居住地命名为“李家坪”。再如宋天圣年间(公元1022—1031年),刘东生于南剑州沙县徐兰角里携家眷避乱到今宁化延祥地,辟地垦荒,建家立业,把始居处命名为“刘源”。
客家村落何以会有如此多的姓氏村名?追根溯源便是当初迁入时,这里是“地旷人稀”,而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姓迁入者便需要聚族而居,共同合力披荆斩棘的开垦土地,种植庄稼,求得生存,然后再谋发展。而居住一地,开垦一地,自然而然地将此地以自己的姓来命名此处,俗语所说的“同姓相亲”、“血缘相融”、“先到为大”正是当初的真实写照。而由同姓相亲的聚族而居,便带有强烈的宗族意识,一方面可以解决生产合力问题;另一方面依靠家族合力也可以共同对抗外族威胁而有安全感。
与其他汉民系不同的是,在客家村落,你会发现一村一地都有许多祠堂,有的村落还有好几个,大的村落还有不少的香火堂。村中的祠堂有的是不同姓氏的,有的是同姓不同支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厦门大学孔永松教授多次到宁化考察,对此曾剖言道:“祠堂是宗族历史与荣誉的象征,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和举行祭典的圣地,又是宗族议事、执法的场所,可以说是宗族的标志。祠堂的建造是宗族奠基立足的宣言,祠堂的兴衰与昌败是宗族势力的表征。”
原来,家族是否兴旺与祠堂有无紧紧相连。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祠堂的多少,便可知道这里的族姓是否兴旺了。客家人对祠堂的修建表现出极大的重视和热情,就是在家族经费还不够支付建祠时,便也要建一个“香火厅”,有个地方来奉祀祖先。一旦经济条件允许,立即兴建宗祠。所以在三明各地村落就有许许多多的宗祠和香火厅。如石壁镇的张氏宗祠就有十几个,仅石壁村就有2个张氏宗祠。再如曹坊乡的黄坊村,村中有四座黄姓宗祠,彼此紧挨着,本是同宗同祖而不同支系的。
一座座飞檐斗拱、气势不凡的宗祠,演绎着承袭中原古风的客家人宗族情结。在这里,宗祠是祭典、议事和执法的圣殿,同时也是族人喜庆寿宴、观戏娱乐、修谱上册的活动中心。由宗祠所引发的诸多事项,透视着客家人的宗族意识、宗族信仰、禁忌和独特的风俗礼仪。
如宗祠的产业收入,用以维系家族的祭典、修谱,或修桥,或铺路,或奖励家族子弟求学,或用于庆典喜乐等开支。其产业的来源有的是祖宗的遗产,分家时抽出一份作为“蒸尝”,或是专门购置作为祭祀公业,也有的是后裔的捐赠。
修族谱可以说是客家人尤为重视的一件头等大事,客家人常说,族谱如祖宗,如全族人的生命。正是如此,修族谱是全族人的大事,首先要举行各种祀祖仪式,谱中要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族规祠约、全族名单、族人的婚配、生育情况、祠庙墓图、族内名人传记、播迁分衍情况,有的还记载本村建村历史和发生的大事等等。谱修竣后,要择吉日吉时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正所谓“崇先报本,启裕后昆”乃以族谱为依托。
待发谱时,隆重至极,尤如盛大节日一般。清早天尚未透光时,各房各支族人代表已齐聚宗祠前,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发谱时要先杀鸡摆牲;接谱时要敲锣打鼓,抬轿装谱箱;接谱后,要疾走如飞,抢先送至“香火堂”,各户男丁都要到前来迎接,又要举行一番仪式,杀鸡“发彩”,煮“撒粮米”吃,祈求更“发”。
族谱的代代传承、修继,使今天的客家后裔子孙们,即使播迁到了天涯海角,不论时间长短,仍能从族谱中知晓自已从哪里来,根在何处,又怎能不对族谱顶礼默拜、谒祖追宗呢?
作为七大语系之一的客家方言经大量专家、学者的调查核对,形成于宋代。
你知道吗?原始客家话在宁化石壁这里初步整合统一。
已故著名音韵学家、方言家、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典诚先生,生前对客家话情有独踵,三次到宁化,特别对宁化石壁的语言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曾指出:“客话发源在福建宁化……凡普通话讲b、d、g、z,客话就讲p、t、k、c,《康熙字典》前面那个《等韵以音指南》上都是一个全黑的圈子。如‘永定’的定,一定讲tin。这个音的形成,我现在初步认为也许就在石壁。所以现在客话全都有这个特点。西至四川,东至台湾,南到南洋,没有例外。这一口气是从石壁吹出来的。”
河南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崔灿先生多次来到宁化考察,后在《论宁化石壁与客家方言的整合统一》一文中针对“声母”和“声调”两个方面,在论述宁化石壁同中原古代汉语的历史联系中指出:“……因为唐宋时期逃难的客家先民来到石壁,语言存在着分歧,上述两组浊声母(古浊塞音、浊塞擦音)清化以后,也需要在石壁整合统一,否则这种语音现象在客家方言中现在不能如此整齐统一。”
宁化学者张锡电先生认为:石壁话的词汇里保留着许多古汉语……宁化本地人的语言发音,至今尚保留着大量的古“入声”字,约有200个以上,能找出秦、晋、齐、鲁、赵、吴、楚等地的异国原始古音来,这是在客家话整个统一之中沉渍下来的。
宁化石壁的客家话有南北兼容、赣客兼容的特点。
说起客家人的品性或是精神,有人说刻苦耐劳,勤奋创业;有人说团结奋斗,不畏强暴;有人说崇文尚武,保家卫国;有人说解放妇女,渴望自由;有人说自立自强,质朴守信;有人说崇宗孝祖,溯源寻根……等等,其实都不为过,但其民性中最重要、最本质、最具代表性、最具族群的特征,应是冒险进取的精神,即敢于到新的领域去开创新生活、新事业的精神;善于适应新环境,保存旧传统的同时吸纳一切有益的新文化的精神。
说到底,客家人冒险进取的民性,乃是其自身的历史经历所锻铸出来的。
作为汉民族的一支民系,客家先民大多数都是宋以前的中原汉人,他们身上自然存有汉民族的优点,同时也保留有汉民族的弱点。出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一旦要离开故土,背井离乡,乃是社会环境所迫,是不得已而为之。随之迁徙后的颠沛流离,荜路蓝缕,扶老携幼辗转于大江南北,一代一代逐渐适应了“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并扬弃了固有的“安土重迁”的传统弱点;同时,随遇而安的境况,为了生存、发展,只得冒险,去开拓,去奋斗,披荆斩棘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炼就了一种敢于和善于冒险进取的特性,从而又扬弃了安分守常等保守观念。正由于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境遇、新的磨练,终于淘汰了固步自封和不善进取的弱者,而造就了经大浪淘沙后最终进入闽粤赣边的客家先人,故没有客家先人冒险进取的精神和实践,也就没有今天的客家民系,从今天客家后裔在世界各地都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实际来看,客家人的这种冒险进取精神仍在发扬光大,一代一代相传不息。
客家人代代相传至今的“硬颈精神”,也就是硬骨头精神,也就是冒险进取民性的一种表现。客家人硬颈精神的始成,当可追溯到隋大业年间宁化开山祖巫罗俊。巫罗俊,其祖山西平阳夏县人氏,五胡乱华时,巫暹由夏县避乱兖州转徙福建南平,数传后,至隋大业间,巫昭郎率子罗俊迁居黄连峒(今宁化),当时“土寇蜂举”,罗俊“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又聚民众“开山伐木,泛筏于吴,居奇获嬴,因以观占时变,益鸠众辟土。”
泛筏于吴(今扬州),也就是说,由淮土的长溪放筏,须等待山洪来到,才能将木材漂出,而后经贡水,入赣江,再通过长江到达当时的吴地(扬州等长江下游沿岸)。由小溪到江河,千里之遥的航程,若无高超的技能、胆略和大无畏的冒险、进取精神,是难以想象和办到的。可以说,没有硬颈精神,就无法开辟由宁化到吴地的商业航线,无法向外通商打开大门,也就无法打开中原先民进入宁化的通道。
唐宋时期,客家先民在这里完成了由“安分守常”、“安土重迁”到“冒险进取”、“四海为家”的转变,许多氏族聚集而来,又播迁而去,将冒险进取的硬颈精神延续和发扬光大。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这是一首遣子诗,说的是唐僖宗年间,刘氏始祖刘祥为避“黄巢之乱”,携子及孙由浙江金华徙迁至宁化石壁葛藤坳开基后,其十五代裔孙广传在14个儿子长大后,打发他们各奔前程时所作的族诗。此诗的胸襟何等的广阔,充满了开拓进取、四海为家的自信和豪迈。
客家民系孕育形成时,也正是客家硬颈精神的养成之时。代代流传的石壁谚语里,关于硬颈精神的延教就有许多。如:“人争气,火争烟。”、“只有上唔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熬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怕愕(蠢),只怕做。”“竹篙叉,叉对叉,靠来靠去靠自家。”……透过民谣谚语,难道只是语言的相传而已?不正是一种独特的意识和传承吗!
流传甚广的“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难道彰显的也仅仅只是一句民谣而已?客家人不仅在国内十数省立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且在世界各地也能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始靠的正是这种硬颈精神。翻开中国近代史,有大批漂洋过海在各地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打出一片新天地,创立了辉煌业绩的客家杰出先贤:罗伯芳、叶亚莱、胡文虎、谢枢泗……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三次重大革命运动,无不闪烁着大批客家人的身影:洪秀全…孙中山…朱德…
说起客家人的房屋,客家土堡(土楼)闻名海内外,其建筑外部的粗犷、朴实、雄伟、壮观之美,内部的“三堂两横”、富于变化的大小天井布局、私密性,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及极为丰富的故事、传说、“一夜成高楼”等人文景观,堪称福建民居之最。
走进宁化、清流、明溪等地乡村,你会发现这里的民居多姿多彩,既奇特精巧,饱含着深邃、博大的客家文化的独特内涵,又浓缩了客家民系的文化意识、生活习惯和建筑技能。
客家传统民居中的种类主要有土墙屋、椿凿屋、封火屋,其建筑类型又多种多样,如殿堂式、五凤楼、府第式、围龙屋、走马楼、方堡(二点金、三点金)、圆堡等。
土墙屋:以土作墙的土木架构民宅称土墙屋。石壁一带建造土墙屋,其筑墙办法有二,一是预制泥砖,也称“土砖墙”,制法为以粘土加入稻草段,浇水踩烂,使之粘糊,再用木模方框(一般尺寸为1.2×0.6×0.4尺)印压成块,晒干即可待用;建筑时以砖长为墙厚,侧卧状成排迭垒,通常在上下层之间加些粘土泥浆,就可垒起二至三层楼高,许多土堡内的子墙常采用这种方法。二是夯土筑,又称“舂墙”,用长约五尺、宽约尺许的厚木板作夹板,一端与长约1.2尺的木板连接制成“墙枷”,当毛石墙基垒好后,即可将墙枷架上,经填充粘而不糊干湿合宜的黄土,用“舂手”分层夯实,中埋“墙绷”(竹片枝条)增强其拉力,填满后退出再舂一“枷”,使其首尾相接,连成一体。之后一道又一道,夯迭而上,层层加高,直至设计高度为止。采用生土板筑和木构架而成的土墙屋大多为两层高,有所谓的“上不过七,下不过八”之说,即上层不宜超过七尺,下层不超过八尺高。
椿凿屋:宁化一带,还有以木头为主,因地制宜的木结构楼房,即在崎岖不平的山林或丘陵地方,采用立柱支架,在柱上调整“凿”孔“穿”榫的位置,求得水平基准,再架梁铺板为地,架起木屋来。这种根据山区地势条件,灵活布局,宛如空中楼阁的建房方式,在于这片土地上曾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不过,此种木结构建筑最大的缺点是“畏火”。
封火屋:此建筑方式的产生源于防火,为砖木结构,屋左右两侧采用青砖砌成,其墙体高出瓦面约三尺左右,分成若干段阶梯。所谓“砖墙”,并非实砖体,只是用砖砌墙面,墙内全是天然的砂石,其砌法有两种,一种是砌“斗方砖”,即一道平砖一道侧立砖,平砖伸入墙体,侧立砖面朝外,首尾相间,构成墙面;一种是砌“骑缝砖”,砖块全取侧立式,一块砖面朝外,一块伸入墙体,上下前后的砖缝交错,其横截面组成首尾相间的“T”字花格。内空均以砂石填充。
从落脚时简易的茅寮、窝棚,解决的是遮风挡雨,有一个落脚的地方,石壁地区历史上的“三十六窝,七十二寮”说法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只不过初来乍到,住宅多是仿土著民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此后,原分散在山村野岭的住民,为防盗寇入侵及土著的排外,由分散居住而聚族而居,便在开阔地区仿中原小型宫室、士族府第的模式建造住屋,便进入了土墙屋时代,从建筑形式和结构来看,分为两大类,一是厅屋组合式,包括殿堂式、五风楼、府第式、围龙屋、走马楼等;一是土堡,包括方堡(以宁化为主)、前方后圆堡等。
殿堂式: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建二厅(堂)或三厅,以二厅为多;宁化称前厅为“下廊”,正厅为“上厅”,正厅后还有后厅,宁化称“堂前”;三厅者,为前、中、上三厅。厅为一层;厅两边为次间、稍间,为二层,高度与厅相同;前厅与中厅之间、中厅与上厅之间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整体布局呈方形,为主屋。主屋两侧再建横屋,横屋与主屋的两头平齐,房门均朝向主屋;横屋与主屋之间留有回廊,宁化俗称“马槽”;横屋以若干个“花厅”分成若干生活小区,供子女分用;横屋一般为一层平房,亦有两层的。殿堂式的特点为:规模小,结构简单,整体呈方形,横屋比主屋、后楼低。
五凤楼:其形制与殿堂式围楼相类似,区别在于整体主屋前低后高,逐级升高;若是地基为山地斜坡,则楼内厅堂、横屋均随地势呈阶梯式升高;顶瓦呈会叠式,飞檐多为5层叠,从远处看犹如展翅的凤凰,故名。特点为:前低后高, 后侧主楼最高,顶瓦呈层叠式。
府第式:其形制与五凤楼相似,一般为“三堂二横”式结构,且规模较大,各种设施较齐全,楼前设有门坪,以门楼围墙分内外,前有“门口池”,内有庭院作晒坪;主屋后有“后龙树”。特点为:前低后高,主楼高,出檐大,整体呈长方形,加上“门口池”与“后龙树”,整体又呈椭圆形。
围龙屋:其形制与府第式相似,区别于“殿堂”后面再加一弧形楼。特点为:规模大、功能较齐全,整体呈前方后圆。
走马楼:是三明客家人适应山区生活、克服复杂地形、解决多雨潮湿环境、灵活多样建造房屋的典范;其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形和回字形等;层高一般为两层,一层设为厅堂、厨房、杂物间及畜厩、厕所,二层为卧室、仓库等;因其具有“干栏式”干爽、防洪、通风、避潮等特点,又有对方形土楼“简化”、“开放”后简单易建、省工省料的实用,故受到客家人的青睐,闽西北三明各地均可见到它的身影。
上述建筑特点,一是除走马楼外,讲究坐向,布局严谨,常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观堂皇,美观大方,由空中俯视,乃太极图形。
二是虽然民居形式多样,但普遍的民居模式最后演化为“四扇三植”屋,即四扇墙三植屋,一厅配两厢房(次间、稍间),均高二层。三是“椿凿屋”渐渐消亡,原因是木材奇缺;土墙屋占多数,分为土夯板筑和土砖(粘土加稻草做成的方砖)砌成;亦有采用砖木结构的,多为封火屋,如宁化县泉上镇延祥村的明代建筑群。
宁化等地的土堡以方型为多,规模大的土堡,屋宇参差,内有水井、粮仓、猪牛栏等设施齐全,外观雄伟,还有角楼、壕沟等防御工事,易守难攻。
永安市的安贞堡,又名池贵城,建于清光绪11年(1885年),历时16年竣工。占地15亩,大小房间350间,正堂、下堂18处,厨房12间,水井5口,练兵场可容数千人。环堡走廊宽3米、长数百米,墙上布满枪眼和泻水管,屋檐上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人物主体浮雕,还有飞禽走兽、牡丹吐艳、腊梅迎春等壁画,并设有客厅、卧室、书房、粮仓、天井、下水道等。整个建筑前方后圆,符合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土堡前方两侧有“炮楼”。象两只眼睛环视周围,这是典型的客家建筑。到此参观者无不为其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别具一格的巧妙布局叹为观止。天津大学高级建筑师陈瑜等经过长期考察和比较,在他们编著的《福建民居》一书中称:“安贞堡是福建最罕见、规模极其雄伟的大土堡。”
说起客家人多元化的饮食习惯也是多姿多彩的,有南北兼容,以南为主的特点,可以用粗、野、肥、清、陈来形容。粗指不讲究加工、精制;野指采集的食物以野生的为多;肥指用油重,肉食多选肥;清指清淡,喜欢清炖、清蒸,原汁原味;陈指喜吃干、腌食品,如腊肉、腌菜等。
在宁化、清流等地做客,你会发现这里的主食以米饭为主,番薯为次,其米饭的制作方法却多种多样。最普遍的是笊饭,也有草包饭或席袋饭、焖饭等。
在客家人的日常饮食中,大米除做饭之外,还加工成粉干或碾成米粉制作各种糕点。粉干不常吃,到了节庆日或客人来到才熟;糕点也是一样,逢年过节、四季时令才做,如“花朝日”吃花朝丸,“观音九”即吃郎菇果,“四月八”吃苎叶果等。其做工极为讲究,如“花朝日”,即二月十五日,用半熟的饭做丸子,炒成赤色,再加芋子、竹笋等一起煮吃。
在客家人的传统菜肴和小吃中,也可以窥见中原汉人—即客家先人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对吃的理解和习惯。如饮食不求精,只讲实,重味轻形;力求吃饱吃腻,导致现今的客家传统菜肴中一般都有“八大四小”(八大盘、四小碟)。
对吃的变通,则是客家人对中原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如传统名菜中的“烧卖”、“韭菜包”等,这类小吃,是自北方沿袭而来又有变通,中原人习惯吃水饺,迁徙到南方后,没有小麦,面粉奇缺,为了过瘾,权用米粉代替。另一类的传统名菜,如鱼生、田鼠干,则是接受了当地土著一些吃生习惯而成为客家名菜。
客家人四海为家,几乎没有不能吃的东西,如狗肉、蛇肉等,其实用性十分突出,腌制很多腊味,也是从当地土著学来的,尤适合山区的生存。
说到饮食,不能不提到饮料,客家人的饮料是最有特色的,因为是从当地土著人那里学来后变通的。如糯米酒,亦叫酒酿、水酒。
在宁化、清流等地乡村,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有客人来到,无酒不成招待。
客家擂茶也是一道不可少的敬品。说起擂茶,它不是客家人的“专利”,起源于中原地区,三国时就有了,唐代时风靡各地。但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地区等地逐渐消失,只客家地区和个别少数民族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故而今日客家擂茶声名远播。
现今在宁化的淮土等地发现的唐代陶窑,其规模相当地大,是专制擂钵的,说明在唐代时客家先人就十分喜欢喝擂茶。在现今的客家妇女随身携带的“牙牌”中,除了银制的耳耙、牙签外,还有一根专门为饮食擂茶用的“银勺”,二寸多长,柄端有一个半园的勺子,供耙茶中食物之用。
客家先民以南下的中原汉人为主,多是衣冠士族,虽然在辗转迁徙南方不同地域时,分别受到不同区域文化影响,但其正统观念仍比较根深蒂固,定居宁化等地后,表现在服饰上,一方面长期穿用中原汉族的传统服装,却也身在异地,入乡随俗,在某些方面融合了当地土著的服装特点,从而变通为现在的客家服饰,只求方便、实用、耐穿而不尚浮华,具有朴素、节俭的特点、性格,色彩较单调,造型也较单一。
在风俗方面,客家先人既传承了中原古风,同时也融合了闽赣边地区的土著风俗,形成了客家风俗。
客家婚娶用的“轿封”或“轿联”也是古老的婚俗之一,前者显示家族的声望,标明迎亲者的姓氏,以官位镇邪,保迎亲的顺利;后者表现本族人才和门当户对的佳成,引出一段段的婚姻佳话。
丰富的时令、节庆及各种祭祀活动,不仅表现了客家人对未来安定与幸福、健康与丰收的祈盼,同时也表现他们对理想中的超自然力的敬畏、抗争与无奈。当然,透过五花八门的民俗事象,可以窥看到客家人一面用种种手段,企图驱鬼逐邪、消灾避难;另一面又通过祭祀、供奉,以图娱神、贿神,实现吉祥平安的自相矛盾的复杂心态。
如过春节,除夕要到厅堂、社公等处杀鸡祀神;炆鸡时,要洗一大把芥菜和一块猪肉与鸡一起炆煮,芥菜不可切碎,整片煮,熟后称为“长命菜”;正月初一,家中所用过的污水不可倾倒门外,必须用陶缸或木桶等容器装起来,待明天方可倾倒于户外;同样,这一天也不可扫地,若非扫不可时,只能从外往里扫,防止把家中的财富、好运无端的驱走。
元宵闹花灯,家家点香烛、放鞭炮、拜神祈福。其扎制的花灯愈高愈大,带来的好运也愈多,如宁化县淮土乡淮阳村的高棚灯,其高度可达十几米;有的将花灯的托架做成“T”字型,与“丁”谐音,祈盼人丁兴旺,家族繁盛,如将乐县万全乡、大田县太华乡汤泉村、梅列区陈大镇大源村等皆是如此。
宁化新编县志“民俗篇”记载:“宁化属纯客县,先民系中原汉族后裔。他们历经战乱,辗转迁徙,不断在新的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从而既承袭了中原文化,又接受了当地居民的影响。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意识,养成了克勤克俭、开拓进取精神,形成强烈浓厚的祖宗观念,以及尊师重教、纯朴正直、热情好客等民风。具有性刚毅、重道德、守礼节、讲信义、刻苦耐劳、发奋图强等民俗特色。”
宁化、清流一带的好客非常有特色,尤其是山里人尤甚。只要是经过门口的人,主人都打招呼:“进来坐!”、“放下肩吧!”等;客人进屋后,主人即让坐、敬茶或请吃擂茶,并且还请客人“洗澡”。这洗澡是一种礼节,所以在客家人的居所,都可以看到一个个虽然简陋却清洁的洗澡间。究其由来,是客家先民饱尝流离之苦,特别体会到相待的重要。至于敬茶等是从少数民族那里学来的。
其次是重礼,亦是由古礼沿袭而来,与当地习俗磨合后又有些许变化。总的看,客家人的婚丧喜庆礼俗基本沿袭古礼,但在具体活动程序和内容上却千姿百态。如“接亲”时,就有“哭嫁”、“吵嫁”、“拦嫁”等等不同“节目”。
再如婚、丧、寿等,在“请”、“贺”时是不同的。“婚嫁”要先请后贺,不请不贺;寿筵和新迁要先贺后请,不贺不请;丧葬祭奠,要先送“烛礼”,后做“拆封”(谢客宴)。“烛礼”不宜太多,认为多了下辈要还。
丧塟出殡前有一种习俗,叫“偷青”,就是偷别人家的青菜。孝子孝孙可披麻戴孝带人到田间,明火执丈偷别人地里的瓜果蔬菜,毫无顾忌,不管何人的菜地,碰上就拔、就摘、就挖。被偷的人家越多、骂的人越多越好,有“越骂越发”风习。
尊老爱幼方面,要长幼有序,老人要严于律已,为人表率。宴席座位排列亦有严格规定,若“拘席”(指安排不好),客人可离席而走,主人得赔礼道歉,加以挽留。
尊师重教方面,客家人发扬儒家思想更加突出,各姓氏都把兴教之事写入族谱之中;各姓宗祠都设有专门的“学田”,或奖励上进,或资助无力求学者。
在绿树掩映的客家村落中,静穆的祠堂前,经常可看到过一支又一支的石笔,高达八九丈,从平地拔起,直冲云天,它象征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呢?在过去的年代里,各家族为振家声,扬族望,规定凡中了举,就可以在自己家庭的祠堂前竖立一对石笔,或叫石楣杆。石笔做工极为讲究,透雕浮饰,“双龙盘柱”、“鱼跃龙门”“莲花卷云”形态活现,出神入化,这自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彰显。
按说,家贫读不起书,客家人却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福份,在客家村落,各个姓氏宗族都留有一份学田,学田的收入为贫家子弟读书提供了保证,所以客家人可以做到“家贫子读书”。
因为崇文重教,三明客家地域古代人才辈出。
沙县历史上曾有“五步一塾,十步一庠”之盛况,仅宋朝一代,全县考取进士的达129人,并出现了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以及以直谏和诗文名闻朝野的陈瓘、邓肃等一批学者名臣。
弹丸之地的永安贡川镇,历史上就出过2名探花、16名进士、13名举人、24名贡生;仅在两宋三百年间,贡川陈氏就为朝廷输送了12名进士,受赐“大儒里”牌坊,博得“九子十登科”的美名。
据三明贡川陈氏族谱载:“陈雍世居浙江吴兴,官拜唐代中丞,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携次男野迁沙阳固发冲(今贡川新发冲)定居。“唐总章二年,陈政带兵入闽,将军开漳居之,子孙和族人散居福建各地,沙县历史名人陈瓘、陈渊等皆为陈家之后。
又《将乐县志》载,将乐杨时(1053-1135),字行可,犯友人父讳,改中立,号龟山,为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宋大儒,闽学鼻祖。其“程门立雪”的典故流传千载。其高祖杨宋,字子江,唐末进士,授镛州司户,迁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之麓龙池团松田建宅落户。
宁化更是人才济济:有钦点状元张显宗、有诗书画三绝的“扬州八怪”之一黄慎、有时称“南伊北邓”的书法家伊秉绶、有与司马迁齐名的志书巨匠李世熊以及宋代福建第一位历史学家郑文宝等。
端午节门旁“挂青”习俗在客家祖地一带很普遍。“挂青”就是挂葛藤,这是客家人特有的习俗,从这里传至广东等客家地区。
此习俗与黄巢起义军经过宁化石壁传说有关:说的是起义军在路上遇见一妇人带二个孩子逃难,妇人背着大的,牵着小的,不解就问何故?妇人就说:“黄巢造反,到处杀人。大的孩子是我侄儿,父母已不在人世,惟恐闪失断了香火。小的是亲生儿,现顾不了许多了。”黄巢听后感动,告知妇人不必再逃难,回家后在门上挂葛藤就可保平安。于是妇人回村告知全村人,家家户户都挂葛藤,于是一村人平安无事。在三明各县乡村都流传此传说。据说广东大埔、兴宁也有类似传说,并流传至台湾等地。
客家人的信仰非常广泛,崇拜也多。如天地崇拜、自然崇拜、神明崇拜、祖宗崇拜等等。表现为寺庙多(宁化曾有三百多所),祀神众。尤其是比较重視与祖宗、当地和唐以来的历史有关人物。如“双忠庙”(平唐有功之臣张巡与许远)、“三圣庙”(祀奉唐、葛、周三将军,为天山三镇将)、“汉帝庙”(祀奉刘邦和张良)、“武侯庙”、“关帝庙”等。
俗语说,有庙就有菩萨,有菩萨就有庙会。而庙会,客家祖地称“过样”或“样期”、“会期”。“样”是方言,热闹之意;“会期”,即庙会之期。
客家人赶庙会分两种,一种是古历正月的“过年期会”,是为了聚集亲朋好友所兴的“样期”,赶“样期”的大多数人除探亲访友的人外,还有做小生意的;一种是“庙会”,以菩萨过生日所定的庙会,“赶样”的多是香客,亦有兼探亲访友者,而做买卖的人较多。上述两种庙会,以正月的庙会为热闹,通常还伴有民艺活动,如“铁杆故事”、武术表演、闹花灯和演戏等。隆重的庙会自然还属菩萨过生日,时间虽较短,但规模大,内容也丰富多彩。
如宁化的天后宫庙会,“样期”从古历八月十三开始,至十七日,一连五天为“样期”;十八日才是庙会的正日。赶庙会的善男信女、访亲探友者、做生意商人等常常达二、三万人,连远至外省的江西、浙江、广东一带等人也来赴会进香。
当然,客家人最热闹、最隆重的活动数祖宗祭祀了。在宁化石壁有一座气势恢宏的世界客家公祠,1992年奠基,总体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由公祠、文渊阁、广场、牌楼、客家之路、碑亭、碑林和姓氏园林组成。
1995年11月28日,客家人众望所归的世界独一无二的客家公祠,在客家祖地中国福建宁化石壁建峻。上午9点,随着24响金铳齐鸣,客家公祠落成典礼正式拉开序幕。作为世界客属祭祖大典的主祭人、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太平绅士姚美良先生,在典礼上致词说:“世界各民族、各大宗教都有自己的朝圣地,客家许多姓氏都有自己的家庙、宗祠。石壁客家公祠的落成,使客家一百多姓祖先英灵聚于一堂,成了客家人的总家庙。”
前来参加这一盛典的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代表140多人,国内各省市的领导及当地客家人达6万余人。同时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6个客属团体和个人发来贺电、贺信。至上个世纪末,前来宁化石壁客家公祠寻根谒祖的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美国、巴西、巴拉圭、英国、法国、荷兰、和台湾、香港、澳门等17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人次。
由过春节始到年尾的除夕,客家人在每个节令里的习俗,大体沿袭中原汉族的传统,在与当地土著融合后产生了些许变化,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习俗:
春节俗称“做年”或“过年”,家门、窗有贴“年纸(画)”,出门放鞭炮、焚香点烛敬拜天地和祖宗等习俗;立春叫“交春”、“接春”或“咬春”,有“鞭春牛”、“贴春花”、“吃春卷”之习俗;
元宵称“上元日”,家家户户门前悬挂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并有自发举行大型民艺活动,如舞龙、舞狮、踩旱船、走高跷、跑马灯、游龙灯、吃元宵等习俗。
“花朝节”,亦称“女儿节”、“百花节”,客家老人会嘱咐少女此日独守闺阁,足不出户,有在家朝拜观音吃“花朝丸子”的习俗;清明节,称“三月节”,客家人在“踏青”、“祭祖”、“扫墓”时,有吃“清明粿”(用野生的“龙菇草”的嫩叶和花蕊,揉在粿米做成的米粿之中,内包豆粉或腌菜等)、“上丁基”(此日填报子孙出生日期,以继承修族谱)、“送清吉”(乡人以竹为筋,裱七色纸制成一个3只脚的纸人,淋上公鸡血,另用米粿捏制成狗、兔、蛇、鼠等形状,清明之夜送到岔路口用火烧掉,以图一家吉利、平安)等习俗。
立夏,又称“咬夏”,家家户户做“立夏丸子”,做米粿:以猪肉、青菜、笋丁为馅,曰“夏粿”,亦吃青梅;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菖蒲枝,饮雄黄酒,尤其客家人在自家门前要挂葛藤,有吃粽子和龙舟竞渡的习俗;七夕,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儿童和年青女子有制作“巧姐鞋”、“绘彩画”、“剪纸花”、读“乞巧诗”等习俗,18岁的姑娘还要举行“谢巧”或“卸巧”仪式;至初六晚, 家长于庭院中结好彩棚,下设案焚香,陈列果品,教幼儿跪诵:“儿年少,志气高,乞赐巧,姓名标。”之类的“巧书”,此为拜巧之俗。
天贶节,此日有曝晒全家衣服、棉被之俗,此日还是乡村的“尝新日”,有吃新禾、庆丰收、“送新”等习俗;中元节,称“七月半”、“鬼节”,此日有烧纸船、金箔等习俗,一些客家山村儿童有玩“茄子灯”的习俗。
立秋,又叫“设秋”,是日,有打糍粑、祀土地公,做“韭菜糍”祀“五谷仙”等习俗;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有“拜月”、“走月”等习俗,宁化石壁有独特的“拜筷子神”、“扁担神”之举,三元本地一带,则有“偷南瓜”习俗;重阳日,有登高、饮菊花酒等习俗及放纸鸽、点孔明灯等民艺活动;立冬,俗称“送冬”,有打糍粑分赠亲友等习俗;冬至,亦称“冬节”此日有酿酒、补冬的习俗,客家人还有吃狗肉的爱好。
除夕,称“年三十”,客家人称“入元甲”,有“扫尘”、祭神敬祖、贴“门神”、贴春联、红纸条、吃“年夜饭”、守岁等习俗。
几百年来的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民间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沿袭中原传统,又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生存的社会土壤。今天,许多中原民间艺术、戏剧已变化或消失,然而在这里却是经久不变,始终绽放盛开。
如傩舞:公元937年,泰宁县大源村由严氏入闽始祖严续公开辟,傩舞也由此传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毎年正月十五元宵期间,上大源村由五户值首做东,举行跳傩活动。跳傩队伍前头开路的有:二面大锣由四人抬,二人持戒尺,二人扮“彌勒佛”,手拿木鱼,后面便是带傩面的八位山神(雷公、电母、龟、蛇、四大金刚),中间是家族恩人(五代人)赵公(元德)的塑像,其后是民乐队,有唢呐、大小锣、钹、二胡、京胡、笛子等。
再如永安古老的大腔戏:《中国戏剧志·福建卷》载:“明代中叶,江西弋阳腔分两路传入福建(三明)。一路由赣东经闽北传入尤溪县的乾美村;一路由赣南的石城经闽西传入永安的丰田村。”20世纪80年代初,有“弋阳腔的活化石”之称的大腔戏在丰田村被发现,同时发现了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手抄本剧本《白兔记》,属福建省内至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个古抄本。1984年3月省戏曲编辑部在永安观摩大腔戏《白兔记》并召开座谈会;1987年还曾录制过一套全本的《白兔记》音像资料。
还有大腔傀儡戏:最早传入的傀儡戏就是永安青水的大腔傀儡戏班,据考,始于明末清初,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此外,明溪、将乐、建宁、宁化等地都有傀儡戏班,大多是清末民初传入,源于江西、上杭一带,早期既有布袋傀儡,也有提线傀儡,唱腔既有大腔,也有汉剧、祁剧、京剧等。至今仍在演出生存的有永安青水和宁化水茜的傀儡戏班。
在清流县的李家村,每年农历正月期间也有“舞大鬼”(傩舞)的习俗。据考,“舞大鬼”(当地叫“五经魁”)始于明正德年间末叶或嘉靖初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建宁县溪源乡大岭村亦有傩舞,相传于清道光年间(1882年)由江西传入。其面具由双、福、寿、禄、喜、全组成。“福”,面具呈红色描金,身着红色花裙,肩挑担子,代表福神;“禄”,面具呈黄色描红,身着红衣花裙,肩挑担子,代 表富贵神;“寿”,面具呈禄色描黄,身着红衣花裙,肩挑担子,代表老寿星;“喜”,面具呈蓝色描金,身着红衣 花裙,肩挑担子,代表双喜仙;“双”,面具呈白色,全身素白,手执木鱼、禅杖,代表观音菩萨;“全”,面具呈黑色描金,身着黑衣裙,手执两根圆木棍,代表二郎神。每年正月期间或“五谷节”(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就组织傩舞表演,或祭神、驱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泰宁的梅林戏,系清乾隆年间(徽调)传入泰宁县的梅林村,至清光绪年间,梅林十八坊“四季班”改用当地的土官话,演唱中揉进民歌小调,成为“土戏”。每年节假日或婚丧喜庆,梅林戏团不光在当地演出,还在本省和江西黎川、广昌、石城等地演出。1979年冬,原文化部长黄镇观看过梅林戏《连升三级》演出;199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南方“天下第一团”调演,其剧目《贬官记》荣获优秀剧目奖,同时获演出奖员奖多项。
客家山歌:是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互相融合的产物,已流传千年之久,尤以宁化、清流等客家县一带为盛。
宁化石壁的山歌,由唐末传入,在这里生根、发芽;又从这里传出,一路传唱至现今的客家世界每一个角角落落。
南词:原起源于江苏苏州,是一种坐唱曲艺。清代中叶从浙江传入将乐县,开始组建班、社坐唱戏文,演唱者5-10人不等,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吸收民歌小调之精华,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南词剧种。
将乐南词现今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句;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乐器有扬琴、三弦、琵琶、苏笛、京胡、钹、渔鼓等;曲会讲究,挂桌帘,摆香案,掌鼓板者坐上正中,主唱者依次分坐两边,各执乐器,按生、旦、净、丑行当扮唱;演唱内容多为折子戏或戏剧片断。如《花魁袖吐》、《疯僧扫秦》、《花亭相会》、《昭君和番》、《杨雄醉酒》、《断桥相会》、《借衣劝友》选段和《姑嫂打漁》、《卖草垫》、《花子过关》、《烟花自叹》、《放风筝》等小戏剧目。
客家民系播迁于斯
“在历史车轮的轨迹中,宁化石壁创奠了客家祖地的特有地位,这是由于客家先民辗转流迁中,宁化石壁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自东汉开始,尤在唐、宋期间,先后接纳了数以万计的来自中原的不同地域,不同姓氏的南迁汉民留居于此,繁衍生息,孕育成客家民系。然后分支转迁闽西上杭,永定等地,再衍广东和其他各地乃至东渡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宁化学者余兆廷先生如是说。
1991年秋,梅州客家历史文化考察团出访中原一带,足迹遍及9省15个县市,其后坦言:从开封南下进入赣南,一路上所见所闻都感到异乡情调。进入赣南的广昌时,开始有亲切感,到了石城以后,却有回到了家乡的强烈感觉。在石城县的东边,穿过武夷山东麓山口二十五公里就是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是粤东地区许多客家人都念念不忘的祖居地。
“因唐代发生‘黄巢起义’,战火燃及了整个赣南地区和闽北直到福州沿海地区,惟有宁化未受战火波及,从中原南迁的客家先民就沿着江西石城这条通道进入宁化石壁……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了共有五代人。之后,先民们再往别的地方迁移,经考证,主要从宁化—长汀—连城—永定—上杭—武平—粤东及至海外……据不完全统计,现已知200多个姓氏当中,有60—70%都是从宁化迁出的……宁化是不折不扣的客家祖地。”丘权政先生说。
客家民系是移民运动造就的民系,其迁徙、定居,再迁徙、再定居,似乎一直就这样,千年前是这样,五百年前也是这样,今天仍然是这样,由石壁祖地走出的客家人,其后裔子孙遍及海内外。所以有这样一句话:“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对于石壁的认识,不妨摘引些许: “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先祖系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按诸事实,每一姓的第一祖先离开宁化而至广东时,族谱上必登著他的名字,这种大迁徙运动自始至终皆在十四世纪。”
宁化及其石壁是客家迁徙的中转站。或者换句话说,凡是客家人,其先世几乎都有人流居宁化甚至石壁。中原移民在历史上几次丁迁徙的背景中,凡流居过宁化石壁的一般都成为客家人及其后裔。从客家各氏本身的潜意识中,也认为自己流居宁化之后就是“客家人了”。宁化石壁—客家迁徙的中转站与中原移民所以成为客家的里程碑。
经过两宋三百余年的繁荣稳定,石壁地区的人口渐成为人满为患之势,再加上元兵在江南的全面推进,亦打破了闽西的平静,客家人于是迅速外迁……除返赣南外,一是顺汀江而韩江,前往闽南潮汕;二是在三河坝上岸,入粤东……大部分经闽西南部的上杭、永定迁向粤东,至清代再陆续迁往湘桂及西南各省乃至港台国外,成为客家人孕育成熟后,走向更大发展的集散地。所以后世世界各地许多客家人均认他们当年定居于石壁的一代为始祖。
在客家的主要姓氏中,据族谱和相关资料表明,有150种以上姓氏的祖先是石壁人氏,或经石壁播衍各地的:
李氏,“闽开基大始祖火德公……”
刘氏,刘祥,“祖为唐李闽粤之中代始祖”
丘(邱)氏,“我始祖三五郎公”、“三”郎(法言)从河南固始迁居宁化石壁,是广东发祥之始祖。
陈氏,“一世祖文公,原居福建汀州宁化,宦游广东,徙居循州石成乡。”
伍氏,“我远祖宋由闽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据其居于潮府程乡县松口,即嘉应松口溪南为始祖。”
张氏,“张氏一一七世张瑞是入闽始祖,从宁化石壁迁居上杭,成为上杭的开基始祖。”
吴氏,“吴纶次子吴宥,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是闽粤吴氏始祖。”
范氏,“六十一世,坤,移福建宁化开基为始祖。”
蓝氏,“万一郎由崇善场迁居宁化石壁。二十一世念郎迁程乡,开基创业,为梅县蓝氏开基始祖。”
邓氏,“裔孙志斋(95世)于宋庆元五年,自宁化石壁移居潮州府程乡,为邓氏一世祖。”
巫氏,“一世罗俊。入粤各地世系、英德高坎世系:一世仕聪,宁化十七世大一郎长子。惠州一世仕政,大一郎三子……。潮州一世仕宗,大一郎四子。丰顺汤坑一世仕敬,大一郎六子……。”
罗氏,“于晋永嘉年间始入赣南,唐僖宗时迁宁都,不久入宁化石壁乡。五代以后,分迁各地,支派甚众。闽系罗氏,均出自汀州宁化石壁。”
温氏,“四十三世,南皋由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乡。生子三,次子瑾,讳同保,其裔孙分布闽、粤、赣各地,故闽、粤、赣之温氏均奉同保为大始祖。”
谢氏,“开书,宋末元初,由浙江始宁迁居宁化石壁村,传二世孙逢春,迁居大埔,其子朴六任梅州尉令,迁居梅县。后衍平远、惠州、蕉岭、潮州、河源、兴宁、五华以及江西。”
……
中原汉人迁入宁化石壁后又从石壁迁出的时间,始自东晋末年,为个别姓氏;唐末也仅是数姓,直到北宋后逐渐增多,二十余姓;南宋是高峰,有三十二姓。自南宋后外迁六十姓,即进入宁化的客家先民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是在形成客家民系之后外迁的。
播迁闽西长汀的姓氏有石、孙、邢、吴、钟、夏、温、蔡、阙、詹、李、姚、曾、邹、董、谭、马、上官、孔、包、华、陈、沈、卓、胡、赵、骆、赖、柯、翁、莫、康、谌、游等数十姓。
迁往上杭的姓氏有:丘、江、朱、伍、官、陈、袁、范、张、黄、曾、詹、谢、严、罗、龚等十七姓。
另有包、伊、汤、吕、巫、李、吴、沈、高、温、傅、阙、简、黎、冯、梁、廖、薛等姓也由宁化迁去的。
播迁广东:黄遵楷所撰《先兄公度事实述略》载:“嘉应一属,所自来者皆出于汀州宁化石壁,征诸各姓,如出一辙。”
梅州客联会1989年编《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收集了34姓,其中载明由宁化或石壁迁出的有30种姓氏;第二集收集35姓,宁化迁出的有18姓,未载明是由宁化迁出的17姓中,也有资料表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也是由宁化迁出的,如杨、余、宋、郑、洪、胡、唐、彭、雷等。共达27姓以上。
播衍赣南:宋代之前,主要由赣南迁往闽西、粤东北。宋代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则由广东、闽西迁往赣南。就宁化而言,自江西迁入宁化的38姓,而宁化仅迁往石城一县的就在25姓以上。如滕氏、高氏、卢氏、池氏、吴氏、邹氏、罗氏、温氏等。
从中原到闽粤赣边区,奔腾咆哮的闽江、汀江、赣江,哺育了客家儿女,地理位置特殊的石壁区域成了客家人的“摇篮”与“中转站”;又把他(她)们送出山门,走向江南数省与五洲四海,形成了特立卓行的客家民系。
怀着“树叶”对“根”的思念,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客家人怀揣族谱,循着祖辈留下的足迹,走进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宁化石壁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和不可不到的朝圣中心。自1993年以来,已经举行了十五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已有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余万人前来朝圣谒祖。
一次又一次的隆重的祭祖仪式:无论怎样漂洋过海,怎么跋山涉水,再苦再累,他们也都要重返故土,去寻找自己的生命之根,文明之根。
当他们步入石壁家庙大殿看到本姓本族的祖宗牌神位时,无不为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所感染,或跪拜在地,叩不完的响头;或热泪盈眶,表不完的孝心;或站立良久,默默祈祷,此情此景让人回想起客家先辈千里迁徙、艰苦创业的往事,把来自不同国度和地区的客家人的心紧紧相连。
对于客家人来说,“根”的意识一直是精神的支柱,不管走到哪里,爱国爱乡的炽热情怀依然不变;不论迁徙到祖国的哪一方土地上,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早就深深地渗透进整个客家民系的精神世界中了。
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总执行长、会长黄石华先生在85岁高龄时,看到郑州美丽的街景和热情的市民,黄老先生象个孩子似的表示,“如果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在郑州买所房子。我经常告诉我的孩子们,虽然他们已经旅居国外多年,但是根在河洛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正是这“根”的意识,使留居海外的客家人身上迸发出一种特别强烈的爱国爱乡精神,这些客籍华人大多深切关心祖居地故土的社会发展和家乡建设,往往慷慨出资赞助家乡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体现出游子的爱乡情怀。
姚美良先生祖籍广东大埔。青少年期间曾在马来西亚与中国广东及香港等地接受教育。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经营实业,在其父亲与长兄的支持下在香港创办南源永芳集团公司,经营布匹业、进出口贸易及永芳系列化妆品。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姚先生的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他独具胆识,在广东、上海、北京、吉林、武汉、沈阳、扬州、山西、哈尔滨等地投资数十项,投资额超过十亿人民币。在致力于发展实业的同时,姚美良先生十分热心地赞助中国的文化与教育及公益事业,数度捐出巨资。自一九八七年以来,已捐助中国大陆各地的文化、教育、体育及社会公益事业近二百项,捐资总额达一亿多元人民币。
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今年90岁高龄的黄石华老先生,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他一生十分热爱文学,一生共发表了近800万字的文章。自1968年,他接任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至今。他把火热的爱国爱乡之心倾注在无私的奉献之中,1988年11月6日,云南地震,他提请香港崇正总会率先捐款,并呼吁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赈灾。近年来,为使闽、粤、赣三省客家聚居市、县早日脱贫致富,黄老极力为这些地区引进外资建电厂,并在云南丽江、陕西丹凤、福建宁化等地捐建有希望小学。为家乡龙川县进一步兴旺发达。他拟投资龙川老隆镇京九、广梅铁路交会处开发区,创办循州国际大学,以崇正总会名义捐资人民币200多万元支持新城中学建设。
客家名人曾宪梓创办的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不但占领了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建立了分公司,经营范围也从领带发展到男士系列用品。随着金利来领带声誉日隆,曾宪梓先生摘取了亚洲领带大王之桂冠。他说:“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的公司不倒闭,我就要为祖国为家乡多作贡献。”到目前为止,曾宪梓博士在国内的捐资总额已逾4亿元人民币。
李金松赖以发家的钧帝国集团多年来为推进中国和世界贸易,在内地先后建立了30多个实体企业和生产基地,遍布中国北京、辽宁、福建、广东、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等省市,起到了综合性的企业集团公司积极的先驱者作用,在国际上获得了极佳评价。去年,李金松还宣布七星集团拿出20个亿投资我国西部。
一个民系拥有共同的精神财富,这是何等巨大的文化力量。它能排山倒海,能战胜一切闲难:它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共同拥抱未来!
独特的迁徙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坚韧的进取精神,执着的寻根意识,使客家人,在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中,一步步握紧了命运的缰绳,在中华文明的圣殿上,点燃起文化的千年圣火!,使客家人,在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拼搏中,谱写出大写的客家魂,谱写出豪迈的中华民族之魂
两千年,一条路,回首望,黄河水患,血影刀光;瞻前程,重峦叠嶂,千古洪荒。从中原到石壁,多少华夏子孙,以汗血铺就求生路,慷慨悲壮。
客家民系形成,石壁生光,客家人从此迈出坚实第一步,走遍南国,奔向五洲四大洋,开拓进取,业绩辉煌。?
客家后裔,情牵故园,渡重洋,归故里,客家公祠祀先祖,石壁祖地探灵源。慎终追远不忘本,立志图强再向前。
是的,从千年迁徙中崛起的客家人,懂得今天来之不易,更懂得前程雄关如铁。他们永远不会止步不前,根系中原,情怀天下,他们正扬鞭催马,跨越千条莽流,踏平万座大山。走向理想的明天!创造与世瞩目的辉煌!
|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
三博动态
文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