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宋陶制人面俑

2014-07-13 21:57 | 李杨森 |

宋陶制人面俑

陶人面:三明市客家博物馆客家祖地展厅陶俑展柜展出。

该陶人面,于1974年福建省三明市莘口镇后池路马道山麓基建时发现的一座小型宋代陪葬砖室墓出土。高11.7cm、宽4.4cm、厚1.9cm、重79.67克。呈梭形,背面平滑。高鼻小眼弯月眉、长睫毛薄唇、露出八颗牙、似笑非笑,圈腮大胡,额头刻一“王”字形符号。

一同出土的还有5件陶戏俑,陶人面与Ⅱ式陶戏俑脸部极为相似。Ⅱ式陶戏俑为一中年男子。高发髻,头戴无脚幞头。素面高鼻小眼,小口厚唇柳叶眉,右眼长睫毛,圈腮大胡。面右倾,头左扭,身右倾。额头亦刻一“王”字。五官粗犷、形态稳重[1]。。

陶人面的胎白中带灰,胎质细腻,僵硬厚实,制作工艺全部采用捏塑手法,以手塑刀削来刻画面部。抽象的几笔刻划,便令人面栩栩如生,可见当时技师的工艺高超。

陶人面在福建善属罕见,又与戏俑一同出土,又有极相似的面部,它要告诉世人什么样的故事呢?

宋代陶瓷器艺术臻于成熟,也是戏曲文化发展重要时期。人们对戏曲的喜爱,更多表现在陶瓷制作的戏俑、戏台等戏曲文物上。宋代也是中国傩戏的形成时期,傩仪渐戏剧化、傩文化与民间信仰相结合。单纯做为祭祀仪式的傩仪,内容发生变化,巫师方相氏,渐被代表神灵和世俗人物的傩戏面具所代替。傩仪逐渐由祭祀活动转为简单的面具戏(傩戏)表演。

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开封禁中的古老傩仪活动中方相氏,十二兽(又为十二神)、侲子这些角色均已消失,代之以教坊伶人扮演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2]。

傩文化以戏剧形式传承于中国南方,与南方民间巫术习俗充分结合,形成具有南方特色傩戏文化。南方地区长年不受战争影响,从东南沿海到西南边陲,傩戏得以稳固传承。原属百越文化的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区,仍看到众多傩文化现象。三明有丰厚傩文化底蕴,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至今还保留着始于南唐,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大源古傩”文化,表演中大量使用面具。

傩文化是一种使用面具的巫术,功能主要是驱鬼逐疫。傩文化在历史流传过程中,面具使用始终不变。鉴别傩文化重要标志是面具,即凡使用面具礼神或驱鬼逐疫,属傩仪范畴:凡戴面具表演戏剧故事,属傩戏范畴。

陶人面和乐舞戏俑额头上的“王”字形图案,究竟有什么含义?是墓主人的姓氏?还是是“王姓”工匠的印记?是戏剧脸谱?还是表演用的面具?是权贵的象征?还是象征神灵的符号?莘口宋墓陶人面是否与傩戏文化有关?还有待探讨。

宋陶制人面俑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