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华普照:明代铜鎏金释迦摩尼坐佛
我国的鎏金铜佛像最早出现于汉代,盛行于隋唐,明代诸帝王为了笼络西藏的政治需要,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在中原的传播。朝廷大兴藏传佛教寺庙,并在皇宫中设立造像机构,专门生产鎏金铜佛像用于供奉和赏赐。朝廷的支持,使明代鎏金铜佛像的工艺技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藏传佛像艺术在内地也得以广泛传播。藏传佛像中注重仪轨,讲究造像的量度比例和佛像庄严感的艺术风格,对内地传统造像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汉藏交融共存并趋于统一的明代鎏金铜佛造像艺术。明代鎏金铜佛像题材丰富,较为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度母等。 三明市博物馆藏有一尊明代铜鎏金释迦摩尼坐佛坐佛,国家二级文物。通高7.15cm,底座宽5.05cm,厚36.1cm,重量158.6克。佛像材质为铜胎鎏金,胎体采用黄铜铸造,质地细密,胎壁厚实,佛像外部通体鎏金,金水保存完好。在佛像头顶部的螺发上雕有肉髻珠和顶严,佛像目光下敛,直鼻方唇,双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佛身单袒右肩,左肩斜披袈裟,紧贴全身,袈裟衣纹褶皱线条生动自然,在袈裟边缘处均阴刻有纹饰,图案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佛像左手放于膝上,拇指上翘,结禅定印,为佛陀入于禅定时所结的手印。右臂弯曲下垂结触地印,佛像右脚盘放于左腿上,结跏跌坐于仰覆莲台之上。莲台座上边外沿阴刻有连珠纹。莲瓣圆润,底沿外卷。佛像外形小巧,比例匀称协调,造型端庄,工艺精美。
这尊明代铜鎏金释迦摩尼坐佛虽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但其表面的鎏金工艺历经数百年沧桑为何能保存如此完整,光亮如新?这还得从我国传统鎏金工艺说起。鎏金工艺技术始于战国早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传统鎏金工艺工序较为复杂和讲究,需经过煞金、抹金、开金、压光等多道工序。“煞金”是将成色较好的黄金块锤打成极薄的金片,在将金片洗净,裁成细丝,揉成团放入钳锅中加入汞一起加热、溶解,提炼出银白色的膏泥状金汞合剂,俗称“金泥”。抹金是采用表面沾有水银的紫铜质“抹金棍”将“金泥”涂抹于需要鎏金的胎体之上。然后通过“开金”将涂抹金泥的器物在炭火加热温烤,使金泥中的汞蒸发,使金泥固着于铜器表面上,随着汞的蒸发,器物表面的金泥也由白逐渐转为金黄色。为了使鎏金层与胎体结合的更加致密,也让鎏金层变得更加光亮。必须经过最后一道工序“压光”,先将器物浸泡于皂角水中,并轻轻刷洗鎏金层,在用硬度较高的玛瑙或玉质的“压子”沿着器物表面进行磨压,磨压时的横竖走向顺序和力度掌控都需要工匠很好的把控。而要制作出一件完美的鎏金铜佛需要重复三到五遍甚至更多遍的鎏金工艺,才能使鎏金铜佛历经岁月洗礼,依然耀眼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