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三明客家祖地
闽学四贤,三贤①出生在三明客家地区,正所谓地灵人杰,造化万世。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一代宗师、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诞生于南剑州尤溪县郑安道馆舍②。七岁随父迁居建州,长大出仕后奔走各地,其间曾多次回三明客家地区,并留下许多胜迹、遗墨和传说。 一、《紫阳朱氏建安谱》之发现 公元1982年,尤溪梅仙镇乾美村朱培光③家,文物工作者惊喜地发现了全国木刻孤本《紫阳朱氏建安谱》。全谱分上下两册,490余页,约9万字,木刻版竖行宣纸印刷,字迹尤为清晰,篇幅完整,为朱熹第十六世宗孙朱莹于明万历庚申年(1620年)组织编纂刊印的。 该谱体例结构严谨,在“谱例解”中道明了修谱原因:至明万历时,朱氏之谱经几纂修,“迄今五百余年”。因为“世渐远,人渐多,族渐繁,或异地而不通昭穆,或同方而莫不识,或儒派而堕凡流,或假借而多所冒滥,则谱之重修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朱熹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威望后,附庸风雅者、同姓攀亲者甚多,故进行重修。并在修谱过程中遵行“与其略而缺遗毋宁详而不漏;与其文而掩真,毋宁朴而有据;与其宽而开插入之嫌,毋宁严而防混淆之路人。”重新修谱原则。 《紫阳朱氏建安谱》通篇分为会元、尚(肖)像、世系、褒典、实录、象贤、丘陇、渊源、留题十个部分,其中以尚像、世系、实录为重点,三部分又以实录篇幅为多。实录分为五篇,首篇《七世祖承事郎退林公行状》、次篇《八世韦斋府君行状》为朱熹于庆元五年(1199年)撰写,文笔流畅,如歌如泣,似行云流水,款款道来,字里行间透出朱熹对其父的无比崇拜;三篇《聘君觉轩蔡先生(元定)作文公年谱大略》、四篇《文公年谱》详述了文公从出生到谢世七十余年的生活轨迹,尤其是四篇突出了朱子求学问道、官职变迁、著书立说、创办书院、开门授徒等方面内容;第五篇《文公行状》为朱熹门人黄干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撰写,详细叙述了恩师不平凡的一生:诞降尤溪、灵童问天、沙洲画卦、金榜题名、延平问道、究究义理、创办书院、宦海沉浮、体恤民情、皇宫侍讲、著书立说等方面内容,其篇幅甚宏大,文字精练,涵盖了恩师辉煌的一生。 通观该谱,不仅在横向上反映了朱熹生活时代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而且从纵向上也描述了朱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发展脉络,也为研究、论证朱熹在三明客家祖地的生活足迹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二、朱子在尤溪的胜迹与留下的墨宝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从政和调任尤溪县尉,因当时金兵南侵,加之杨幺、方腊举义,朱松任满却因道途梗阻,致使有家难回,不得已举家④寄居在挚友郑安道的南溪别墅,设馆教学,聊度时日。四年后夫人祝氏五娘生下朱熹。民国十六年《尤溪县志》载:“紫阳夫子(朱熹)生之辛壬癸甲,野火同时并起,现出文公二字。”预兆一代宗师出世,至今当地人们乃津津乐道此事。 绍兴三年(1133年),朱熹四岁时,一天其父朱松指天示曰:“此天也。”熹即问曰:“天之上何物?”松惊之逐传授《孝经》。六岁时在其父书房观卦本,入迷甚深,每以竹枝为笔,常在溪边的沙洲上画卦,后人称此“画卦洲”。七岁时随父迁居建州(今建瓯)。朱熹童年在尤溪生活,后多次返尤,至今留有的胜迹有:半亩方塘、活水亭、溯源处、南溪书院、沈郎樟等;传说有:半亩方塘二度桃、六龄朱熹胜棋王、巧审铁箍树、朱熹进贡、力扳唐仲友、朱熹斩鲤鱼精、朱子话尤溪、三龟头等;遗墨则有:乾道间登尤溪城南莲花山天湖的赋诗《立春大雪游天湖》⑤;乾道四年(1168年)重九日邀友人同游天湖的赋诗《九日登天湖》⑥;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回尤祀父,在其父任所亲书“韦斋旧治”刻石立碑纪念⑦;乾道八年(1172年)尤溪邑令石敦建“传心阁”,朱熹为其撰写《传心阁跋》⑧;乾道九年(1173年)九月,尤溪邑令石敦重修学宫,朱熹为其撰写《重修尤溪庙学记》和《明伦堂铭》,并题书“明伦堂”匾额悬挂在学官正堂⑨。 此外,尤溪县城南门外有“文明桥”,朱熹亲书“溪山第一”四字,立匾挂于桥室上⑩;尤溪县城玉带门外有“玉溪桥”,朱熹为其赋诗《玉溪桥》,有“独抱瑶琴过玉溪”之句⑾。现存尤溪博物馆的朱熹手迹“四个之本”(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乃1984年时,由尤溪县城关建设街85岁居民郑大育捐赠⑿,笔力苍劲,运笔飞逸,雕刻精美;尤溪城关水南处有一“白鹤楼”,又名青晖楼,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祀汉钟离、吕洞宾二仙。《尤溪县志》(民国十六年版)载:“相传邑人赵希参以郡守旧,春三月建丹阳会,忽有道人画一鹤于壁,道人折掌歌舞,鹤亦应节,既而莫知所之,因匾以今名。”历代均有修葺。1991年修缮时,于正厅四壁处发现了朱熹又一四季绝句手迹:“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每幅书法落款均为“晦翁”,并绘制四方大篆印章:“鸢飞鱼跃”,书法有力雄劲,沉稳凝重,为朱熹中年时所书写。⒀ 三、朱子避难泰宁小均坳 朱熹五岁入小学,十九岁登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进士,一生为官九年,余年皆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为官虽为短暂,却多灾多难,期间便有了隐居泰宁小均坳之事。 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赵扩即位,朱熹又被举为侍讲。当时宰相韩佗胄弄权,他上书皇帝,指斥韩窃权害政。皇帝不仅不听,还将其罢官⒁。庆元三年权臣韩佗胄趁太皇太后吴氏薨,光宗皇帝赵淳服齐衰五月,宁宗服丧期间之际,再次发难,命左相京镗奏疏按籍伪学,将宗室右丞赵汝愚、朱熹、留正、蔡正元定、徐谊、彭龟年、陈傅良等五十九人忠直无私的正士,罗织伪字党的罪名⒂。党禁既兴,赵汝愚又被害,伪学派之第二号人物的朱熹愤然离开临安回到建阳,后又雇人挑着经担,沿武夷山南麓经邵武来到泰宁,隐居于水南小均坳。 《泰宁县志》载⒃:“朱熹,字仲晦。庆元间,籍伪学,避居邑南小均坳数年。其居有二匾:额曰‘读书处’、曰‘恂如’。”今小均坳为泰宁杉城镇一自然村。这里山峦环绕,溪涧萦回,乃避世之佳境,朱熹落脚后,初居茅庐后建舍,蹴屋著说,至今留下手迹四季诗碑及许多传说。如村内一溪涧名为“考亭琴涧”⒄,相传朱熹居小均时有一古琴,琴背刻有“渔根”二字,后遗有一琴材。可惜村人不知珍惜,竟将琴材放置于村内一条小溪涧上,当小木桥让小鸭渡涧用。传说小鸭踏过琴板时,会发出叮咚叮的琴音,其共鸣之至山水皆谐,故后人遂称此为“考亭琴涧”。⒅另一掌故至今流传:入夜蛙声聒耳,朱文公恶之,偶置一头于案上,责勿再鸣,旋即放去。自此环里许,蛙声寂然。 朱熹在泰宁遗有的墨宝有:1985年4月在泰宁龙湖童农家发现的以晦翁署名的题对式匾额二块,其一为“读书之乐乐何如”,另一为“绿满室前草不除”;并镌刻印章两方。另有四季诗手迹碑刻,现珍藏于县博物馆内。四季诗章碑文乃五言古诗,吟咏春、夏、秋、冬四景: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只此是文章,挥毫有余兴。古木被高荫,昼坐不知暑,会得古人心,开襟静无语。蟋蟀鸣床头,夜眠不成寐,起阅案前书,西风拂庭桂。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后,深涵太极理。碑板为黑色砚石,每块长1.42米,宽0.39米,厚0.06米,未有落款,乃避祸也。 《泰宁县志》(乾隆三十四年版)载:“朱子读书处在水南五里之小均坳。”其诠释有:“朱子题壁诗(略)诗板犹存。”“今在庠生丁师儒家,师儒因建贤坛于小均,表以丰碑。”又,光绪二十三年《邵武府志》记载,布政使程含章镌朱子题诗撰跋说:朱子隐居小均时作也。时禁伪学,故不书名,以避祸也。版存邑诸生丁燄处,伊祖买自小均田家,累世珍藏,不轻与人捶拓。教揄李开,官泰宁时,拓有四帖呈送,字画苍劲,如见夫人道模,不胜肃然起敬。因行泰宁,刻石以垂不朽。据传,丁师儒发现这四块诗版时,其父丁开五曾梦见朱熹赠《梅雪太极图》⒆,正与诗中之瑞雪、梅花、太极相吻合,始认定乃朱子手笔,因而将诗版购回珍藏。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然据考,四季碑刻的书法风格与朱熹其它手迹相同。传世的朱熹手迹,有墨迹,亦有碑刻,常见的都是行草书体,运笔结构属于传统的二王书法体系,技巧娴熟,毫无张狂之态,无意求工却具有独特的风韵。此四块碑文,都是阴刻行书,字径整体匀称,细看却有长短宽窄的参差变化,字距密集而行距疏朗,一行之中笔势连绵,行气充沛,体现朱子书法一贯的温文尔雅,内藏深沉的旋律。再与现藏泰宁博物馆的“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尤溪博物馆的“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等木匾相比较,字体都与四季诗碑文一致,并有“晦翁”落款,确系出自朱熹手笔。 另考,朱熹隐居小均坳时,曾为居住在泰宁城关西门叶家窠的商人富户吴龙云所修《吴氏族谱》写过序,时在庆元四年中秋日⒇。其序文字里行间对客家人重本敬宗深有感慨:“熹闻上古言,有叶必有枝,有枝必有根,根不培而枝叶替,源不疏而河水涸。是故谱不由其鼻祖而修,若有叶无而根,水之无源者也。……然观吴氏之盛,有贤祖宗,重本敬宗于前,则必有贤子孙,世代重本敬宗于后也。谨序。”查肖逊、杨孔修《朱熹隐居泰宁小均坳小考》(21)得知,朱子隐居泰宁是有政治和经济原因。从政治上讲,避祸隐居光有适合的地理环境是不够的,仍需地方官保护方能久居。而庆元年间,恰逢宋宗室子赵时馆在泰宁任知县,又有赵汝愚的曾孙赵良淳任泰宁县的主薄,无疑是政治上的保护伞;而在经济方面,由于结交了西门叶家窠的富户吴龙云,经济上亦得到有力支持,从朱熹为其撰写序文便可知交情甚厚。本可以在泰宁久住些,后因蔡元定贬谪湖南道州后,于庆元四年冬(1198年)亡故,其灵柩从湖南运回建阳,朱熹闻讯便勿勿离泰前去吊唁,此后竟未再回小均,并于庆元六年三月亡故。 四、朱子在大田魁城村的遗墨 魁城,现为大田县太华镇一行政村,唐至元皆属尤溪县管辖,明嘉清十四年大田设县后属大田,称三十六都魁城乡。魁城原名蓬屋村,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连氏始祖连仲英入居,见其山川季丽云蒸雾翁、若浮光状常有群鹿聚伏其间,是年又是开成元年,因开成与魁城音相近,故改称魁城。 据《大田文史资料》(22)载:“唐末,中原及长江中下游人又因避乱再次南迁,较早的有魁城连氏。”“唐中叶后期,连仲英中进士,官拜制置侯,为太华有史可查的第一位进士。其子连罕也中进士,授六军都统之帅。”“五代,连胤中进士,任闽忠懿王银青光禄大夫”、“北宋末年,连玠、连献臣、连鼎臣、连正臣一门三太学三进士。”《魁城村史·历代宦官录》(23)载:“连玠宗,北宋官拜吏部侍郎,侍讲侍读摄理文渊阁事;连献臣,北宋哲宗元佑年间赐广文馆进士出身登太学;连鼎臣,入太学不仕;连正臣,北宋哲宗戊辰科进士及第,官至朝奉。”魁城当时仍属尤溪管辖,朱熹一生无意仕途,倡办书院,著书讲学,广收门徒,自然对地属故乡的魁城情有独锺,回尤期间对魁城连玠宗一门三进士,邑学明伦堂科甲匾额之首连正臣之故里早有所闻,一次遂取道逆水上文江,过花桥,来到魁城。 魁城素有山高路隘之称,古传顺口溜曰:“下雨路干布鞋拖,出外下岭又爬坡”,村中古道是尤溪通往漳泉的必经之地。魁城还有三鼓四旗、金牌玉印之称,境内蛟龙奇井、石树飞瀑、明月沉江、龙潭滔浪、牛栏秀水等景色迷人。朱熹在魁城期间,游览名胜,静思文彩,留下了“诵诗知国政,读易见天心”的对联一幅及“梅竹”横批。 此联木制镀金,长1.3米,宽0.3米;横披长0.7米,宽0.35米,落款“晦翁”二字,并有篆书章:“朱子”,另一印不清。据《魁城村史》记载,此联原在魁城上洋坂头“楼仔角”书馆厅堂上,民间年间书馆易主移建。对联板毁于“文革”,今只存横披,字迹较模糊,唯“晦翁”二字清晰可见。 查朱熹字号,初名沋郎、沈郎、沈溪;字元晦,后改字仲晦;小字季延、五二、五二郎;自号晦翁、洞主晦翁、晦庵、仲晦父、仲晦甫、晦庵通叟、白鹿洞主、云壑老人、仁智堂主、牧斋、拙斋、茶仙、云谷壑吏、云台真逸、云谷老人、紫阳云谷老人、云谷晦庵老人、晦庵病叟、云台外史、云台子、乙巳台子、云台隐吏、嵩高隐吏、鸿台外史、鸿庆外史、沧洲病叟、沧洲钓叟、遯翁、遯翁云台隐吏、空同道士邹诉等,可知“晦翁”是在淳熙元年(1174年)始署,时年45岁,故知朱熹当是此后来到魁城。 朱熹何年到魁城?现今已无确切记载可考,朱熹曾于乾道间多次回尤溪,民国十六年《尤溪县志》记载的朱熹最后一次回尤溪是在乾道七年(1171年),这一年朱熹只41岁,尚未使用“晦翁”字号。查尤溪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朱熹访永春》(24),朱熹一生六次到永春:“淳熙十一年(1184年)朱熹年已55岁,还利用闲暇之际,又来到阔别27年的永春,探访陈知柔。……翌年春,朱熹最后一次来永春,凭吊好友陈知柔亡故。”而得知,朱熹第四次到永春,当是28岁时,此时若到过魁城,也无“晦翁”落款之说。最有可能的,是第五、六次赴永春路径魁城之时,也就是朱熹55-56岁之际,可以推测为在淳熙十一年至十二年间(1184-1185年)。 结束语 春秋出孔丘,南宋有朱熹。如果说孔子是中国早期儒学的权威代表者,那么朱熹就是中国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作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五十多载都在潜心研究孔孟之道,推明至贤遗志,其理学思想体系源于孔子、孟子之遗言,综集秦、汉、唐之儒学,他的《四书集注》被元、明、清三朝定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书,其学说影响之深远,日本樵川时代时曾一度形成朱学热,延至今日,仍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在哲学、教育学、伦理学、民族学等方面对朱子学说展开研究。朱熹在客家祖地诞生,其学说精华,客家人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其倡办书院、著书立说等尤对客家人重教崇文影响甚大,一时文风甚兴,人才辈出,各地办学设馆蔚然成风。本文仅以朱熹在客家祖地的活动足迹为引子,在于求教方家学者,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