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清流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新考

2012-06-19 16:42 | 刘晓迎 |

说起客家人的房屋,客家土堡(土楼)闻名海内外,其建筑外部的粗犷、朴实、雄伟、壮观之美,内部的“三堂两横”、富于变化的大小天井布局、私密性,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及极为丰富的故事、传说、“一夜成高楼”等人文景观,堪称福建民居之最。

走进清流、宁化、明溪等地乡村,你会发现这里的民居多姿多彩,既奇特精巧,饱含着深邃、博大的客家文化的独特内涵,又浓缩了客家民系的文化意识、生活习惯和建筑技能。从落脚时简易的茅寮、窝棚开始,客家先民最初要解决的是遮风挡雨,有一个落脚的地方,石壁古地区历史上的“三十六窝,七十二寮”说法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只不过初来乍到,住宅多是仿土著民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此后,原分散在山村野岭的住民,为防盗寇入侵及土著的排外,由分散居住而聚族而居,便在开阔地区仿中原小型宫室、士族府第的模式建造住屋,便进入了土墙屋时代,从建筑形式和结构来看,分为两大类,一是厅屋组合式,包括殿堂式、五风楼、府第式、围龙屋、走马楼等;一是土堡,包括方堡、前方后圆堡等。
客家传统民居中的种类主要有土墙屋、椿凿屋、封火屋,其建筑类型又多种多样,如殿堂式、五凤楼、府第式、围龙屋、走马楼、方堡(二点金、三点金)的圆堡等。
土墙屋:以土作墙的土木架构民宅称土墙屋。清流长校、灵地一带建造土墙屋,其筑墙办法有二:一是预制泥砖,也称“土砖墙”,制法为以粘土加入稻草段,浇水踩烂,使之粘糊,再用木模方框(一般尺寸为1.2×0.6×0.4尺)印压成块,晒干即可待用;建筑时以砖长为墙厚,侧卧状成排迭垒,通常在上下层之间加些粘土泥浆,就可垒起二至三层楼高,许多土堡内的子墙常采用这种方法。二是夯土筑,又称“舂墙”,用长约五尺、宽约尺许的厚木板作夹板,一端与长约1.2尺的木板连接制成“墙枷”,当毛石墙基垒好后,即可将墙枷架上,经填充粘而不糊干湿合宜的黄土,用“舂手”分层夯实,中埋“墙绷”(竹片枝条)增强其拉力,填满后退出再舂一“枷”,使其首尾相接,连成一体。之后一道又一道,夯迭而上,层层加高,直至设计高度为止。采用生土板筑和木构架而成的土墙屋大多为两层高,有所谓的“上不过七,下不过八”之说,即上层不宜超过七尺,下层不超过八尺高。
椿凿屋:清流里田、李家一带,还有以木头为主,因地制宜的木结构楼房,即在崎岖不平的山林或丘陵地方,采用立柱支架,在柱上调整“凿”孔“穿”榫的位置,求得水平基准,再架梁铺板为地,架起木屋来。这种根据山区地势条件,灵活布局,宛如空中楼阁的建房方式,在于这片土地上曾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不过,此种木结构建筑最大的缺点是“畏火”。
      封火屋:此建筑方式的产生源于防火,为砖木结构,屋左右两侧采用青砖砌成,其墙体高出瓦面约三尺左右,分成若干段阶梯。所谓“砖墙”,并非实砖体,只是用砖砌墙面,墙内全是天然的砂石,其砌法有两种,一种是砌“斗方砖”,即一道平砖一道侧立砖,平砖伸入墙体,侧立砖面朝外,首尾相间,构成墙面;一种是砌“骑缝砖”,砖块全取侧立式,一块砖面朝外,一块伸入墙体,上下前后的砖缝交错,其横截面组成首尾相间的“T”字花格。内空均以砂石填充。清流赖坊一带较常见。
殿堂式: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建二厅(堂)或三厅,以二厅为多;称前厅为“下廊”,正厅为“上厅”,正厅后还有后厅,宁化称“堂前”;三厅者,为前、中、上三厅。厅为一层;厅两边为次间、稍间,为二层,高度与厅相同;前厅与中厅之间、中厅与上厅之间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整体布局呈方形,为主屋。主屋两侧再建横屋,横屋与主屋的两头平齐,房门均朝向主屋;横屋与主屋之间留有回廊,宁化俗称“马槽”;横屋以若干个“花厅”分成若干生活小区,供子女分用;横屋一般为一层平房,亦有两层的。殿堂式的特点为:规模小,结构简单,整体呈方形,横屋比主屋、后楼低。
五凤楼:其形制与殿堂式围楼相类似,区别在于整体主屋前低后高,逐级升高;若是地基为山地斜坡,则楼内厅堂、横屋均随地势呈阶梯式升高;顶瓦呈会叠式,飞檐多为5层叠,从远处看犹如展翅的凤凰,故名。特点为:前低后高,后侧主楼最高,顶瓦呈层叠式。
府第式:其形制与五凤楼相似,一般为“三堂二横”式结构,且规模较大,各种设施较齐全,楼前设有门坪,以门楼围墙分内外,前有“门口池”,内有庭院作晒坪;主屋后有“后龙树”。特点为:前低后高,主楼高,出檐大,整体呈长方形,加上“门口池”与“后龙树”,整体又呈椭圆形。
围龙屋:其形制与府第式相似,区别于“殿堂”后面再加一弧形楼。特点为:规模大、功能较齐全,整体呈前方后圆。
走马楼:是古石壁地区客家人适应山区生活、克服复杂地形、解决多雨潮湿环境、灵活多样建造房屋的典范;其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形和回字形等;层高一般为两层,一层设为厅堂、厨房、杂物间及畜厩、厕所。二层为卧室、仓库等;因其具有“干栏式”干爽、防洪、通风、避潮等特点,又有对方形土楼“简化”、“开放”后简单易建、省工省料的实用,故受到客家人的青睐,闽西北三明各地均可见到它的身影。
上述建筑特点,一是除走马楼外,讲究坐向,布局严谨,常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观堂皇,美观大方,由空中俯视,乃太极图形。二是虽然民居形式多样,但普遍的民居模式最后演化为“四扇三植”屋,即四扇墙三植屋,一厅配两厢房(次间、稍间),均高二层。三是“椿凿屋”渐渐消亡,原因是木材奇缺;土墙屋占多数,分为土夯板筑和土砖(粘土加稻草做成的方砖)砌成;亦有采用砖木结构的,多为封火屋,如宁化县泉上镇延祥村的明代建筑群。
此外,清流、宁化等地的土堡以方型为多,规模大的土堡,屋宇参差,内有水井、粮仓、猪牛栏等设施齐全,外观雄伟,还有角楼、壕沟等防御工事,易守难攻。

以“溪流回环清澈一命名的清流县始建于宋元符茏年(1098年)。距今已有909年的历史。说到清流.人们大都知道是客家县.也有许多人知道清流的沙芜乡洞口村有个狐狸洞。在那里发现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化石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古人类在此生息。如今:狐狸洞景区已成为人们游览观光的好去处.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明代以来,清流境内曾建有大量的土堡建筑,在长校、嵩溪、李家、灵地、邓家等乡村都建有数量不少的土堡..虽然如今只有邓家乡田中村的上土堡保存较完好外.其它的土堡只瘸下遗址或断墙残垣。然而,翻开这历史韵一页,告诉今人豹是,若再不及时保护抢救,那么先人们留下的珍赍遗产不久就会消失予人们的眼中。

      灵地乡位于清流县南部,距县城61公里。东接赖坊乡,南邻李家乡,西与连城县四堡为界,北与邓家乡接壤。下辖7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其中灵地村有灵地、古尚庵、高排3个自然村,土堡就坐落在灵地自然村.分别是老土堡和新±堡,当警人称老土楼和新土楼,稚是村中黄氏族人所建。

老土堡系黄子良所建。追溯黄氏的先祖,出自赢姓.系颛顼高阳氏八世孙陆终之后。公元前2318年.陆终出生,其二子名惠连,因治水有功,尧赐国予参胡(今水西汾阳文水),国号黄,赐姓黄名云,为黄姓之始祖。据载.陆终公的23世孙渊公,官至中州舍人,迁居江夏;至92世侃公,由江夏再迁河南光州;至98世裳公,从光州固始迁福建邵武浮ll8世黄锡移居禾坪(今邵武和平镇);其子蛸山公,初授江夏太守,后迁平章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娶三妻共生二十一子;峭山公八十大寿时,思地窄人稠.诸妻各留长子外,遣十八子外出发展,留下了闻名海内外的遣子诗一首:“信马登程往异方,国家。足离此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遂有十一个儿子进入三明地域安家立韭。其中,第十二子黄福.当年由禾坪徙居福州闽清细村;至第四代孙显公时.又迁徙至永安安砂坊;至第七代满公时,偕泰子迁清洞口水南坊安居;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满公四子少卿又迁至田源村定居;少卿第四子仁杰,于宋理宗淳佑年问再迁灵地,为灵她开基始祖,至今已繁衍至第二十七代。上世纪的l993年,黄予万先生撰文<概说灵地邓家的土楼》中说:“灵地老土楼是黄子良所建,传至今已十五代。”也就是说,费氏定居灵地第十二代簧子良时建起了老土堡.若按每代25年算,老±堡的始建年代约在明末清初(1618年左右),是清流境内早期的土堡之一。

      老土堡为四方堡,坐北朝南,东西堡墙长4.4米.南北堡墙长40米,外加护堡沟5米宽,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堡墙高11米,内外两面坶为特帮厚砖所砌(34×17×11厘米),每块砖重达l3公斤,用作堡墙材料极为坚固:第一层堡墙高7米,厚2.5米;第二层堡墙高4米。厚0.5米,跑马道宽2米,贯通全堡,1米多高的麓上还开设有内宽外窄的晾望窗。对外可射击。堡门2个,分嗣设于南北堡墙处,为双开木扇门。从土堡建筑特色来看,这是一个拥有护堡沟的四方堡,其防御功髓突出,类戗宁亿的泉上土堡,护堡沟宽5米,深2米,蓄满水更使土堡荔守难攻。堡内为二进单层木构建筑,加上堡楼有I00余间房。可供众多族亲避难安居。

新土堡为黄子良孙黄先鵾所建,始建于雍正末乾隆初(1736年左右);若从土堡规模来说,算得上是清流境内所知最大的土堡。据说黄先鵾:为建薪土堡是十年筹备.从动工建造到竣工完成亦用十年时间,最后黄先鵾只在土堡内住了十年便离世而去。嵇终前还就土堡归属立下遗嘱:“日后本房子孙中如有出卖土楼中的房屋时.不许卖给外房子孙。"据《清流县志·乡行传》有关黄先鵾的记载,有段文字是这样写的:“黄先鵾,灵地人。清监生,性友爱,居乡刚直有威仪,遇有不循理法事,毖严斥之。为未雨绸缪,计曾筑大规模士堡于乡,以备不虞。”

     新土堡坐北朝南,东西堡墙长80米,甫北堡墙宽70米,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与老±堡不同的是。新±堡的堡墙为夯土墙,厚达4米;堡门设于南北堡墙处.堡门均为圆拱石门,高1.8米,宽1.6米,门道长4米,为双开木扇门,门板厚l5厘米,外包5毫米厚的铁皮并上铆钉.异常坚固。堡墙高11米,第一层堡墙高7米,厚4米:第二层堡墙高4米,厚向上减至1米,中间l.2米处开有外窄内宽的嘹望窗,每面9个;堡回廊宽.3米,贯通全堡:堡墙四角均有通往堡圆廊的砖砌楼梯,宽度可容4人并肩而上。堡内建筑结构与老士堡基本相同,只是拥有更多的房同,共有300余问。堡内生活设施齐全,一口数十米深的水井足可解决堡内人员的吃用水问题,更周全的是.堡内还挖有半亩大的池塘,十分方便堡内人员的洗漱用水。从土堡后面所建的花坛看,土堡更象是府第式土堡建筑.因为花坛上还筑有围墙,进出土堡只毙从堡门出入.这也是防御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惜年代久远,现只剩下遗址.今人已看不到新土堡昔日的风采了。

      邓家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东邻赖坊乡,西接长校乡。南界灵地乡,北连田源乡,距县城52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其中的田中村土楼里自然村建有两座土堡。即上土堡和下土堡,堡主分别为邓承部和邓承御两兄弟。说起邓氏家族,田中村《邓氏族谱》“邓家概况”载:“元末明初.千九郎公之十四代孙七秀和八郎从余朋迁徙邓家创业。生息繁衍,至今六百多年历史。……八郎公后裔居住在邓家、田中、|马寨村的马塘、满水塘等,约有2388人。”经考,蹄氏的先极可追溯到885年入闽的崇安镇将邓光布,沙县《邓氏旧谱序》载:“春秋邓吾离之后,以国为氏。世传裔宗得命傅说予版筑,相商中兴,赐封邓国。”“迨汉文景问(前179--前l41年)邓况自楚徙居南阳之新野。况之子孙至元成间(前48年一前7年),邓隧者为剂州刺史……隆之子勋为交趾刺史.勋之子宏为豫章都尉.以子展没南太守……晨之族子禹,杖策北渡,为时元勋天下平定。改侯高密……禹之子十有三,各使守一艺。所可称者,日洪,日训。洪好筹策;永平元年(58年)入议边事…后拜张掖太守……训女为和帝太后(邓骘之妹,后)……邓骘以定策,功拜大将军….”吴魏鼎立,邓艾、邓芝虽弗同仕·朝。即其功业亦各为一时名将。延及唐季。邓侯光布为崇安镇将。捍御浙寇;建鲫禹鲥赖以安。”又<南阳郡邓氏世系表>载:。一世曼(德阳、)至四十七世禹。自太始祖商蜜侯邓禹至海南款毫府党州周始县二十五世邓邵、二十六世邓静。静公生四子:长曰光化,次曰光布,三曰光天。四曰光日。远祖至光布为一百世,亦为人闽第一世。”“邓光布,字明远,号南津。河南光州固始县,邓邵公之孙。邓静次予。唐束昭宗时·蠢…随王入闽。”中和元年(881)淮河上游,有屠者王绪,组织一支农民军,解放了寿光两州.,….光启元年(885年)正月,(王绪)率光寿队伍五千人。并强逼吏民一起渡江。”由以上可知,邓光布入闽为885年。此后。光布公次子邓舜后裔遍布三明各地,并迁徙闽、赣、粤、川、港、台等地,其中一支即第十五世孙千九郎宗元公从荆村(今三元区荆东)迁徙清流县余朋安屠.至第二十九世八郎公时。与兄七秀公又由余朋迁徙邓家乡田中村开基,至第42世邓起祯时。生有三子,长日承郁,即是上土堡的堡主,三日承御,即为下土堡的堡主。 

     邓承郁,田中村《邓氏族谱》载:“起祯长子,字文也,号徒先,生顺治丁酉年(1657年)七月,殁乾隆庚申年(1740年)十一月,八十四寿,功业恢宏。”其所建的上土堡位于村中大片阳田中。坐北朝南,东西堡墙宽40米,南北堡境长56米。加上堡前半圆形池塘.(56x14米),占地面积共2800平方米。整座土堡呈四方堡,堡门2个,堡正门设于南堡墙靠右。为砖石圆拱门,下半部为块石垒砌,上半部为砖;高2.4米,宽1.6米,门道长3.3米。另一门设于北堡墙靠中。不与堡正门处于同一直线,式样与正门同,高2.2米。宽1.5米。由于处于田地中,故堡墙的墙基全部采用块石垒砌。高达l.5米。从堡门的设计来说,正门较为讲究,类似门坊式样。圆拱上方采用向外突出的出檐,门面用白灰抹面。门道上方全部采用大方木做底,两旁立柱支撑:而后堡门不讲究装饰。仅砖面外露。两门均为双扇木板门。厚度l0公分。外包有铁皮,门上方还设有注水1:1,可防火攻。堡墙为生土夯筑,高8.85米,其中一层堡墙高5.8米,厚3.3米;二层堡墙高3.05米,厚0.6米;二层回廊宽1.7米。贯通全堡。墙上共设有22个小圆拱形的嘹望射击窗口.对外可进行有效的防御。

       堡内建筑巾.沿四周堡墙建有数量不等的二层木构屋。设有上堡墙的通道。堡内中间还建有南北堡门中间分界的东西朝向的二进砖木结构屋.其中东向的面积较小,西向的较大。都为单层结构,共有200多间房。从建筑特色来看。虽然布局较杂乱,却十分注重小环境的建造,如东向的砖木建筑,虽然面积小。却设计有较多的天井,共有5处:还因为堡墙的高大。显得堡内生活空阎变小的缘故。堡主在堡内还设计有小池塘及照壁等,显得另有天地。砖雕、木雕件也十分精美,体现出当时匠师的艺术水准。与人的印象是堡主财力雄厚,情调也十分高雅。可惜的蹙。辔习:年久失修,原可居住200多人的土堡现只剩下5户人居住,大部分的木构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西向的砖木结构建筑因为一次火灾。现已塌毁大半,东面堡墙也部分坍塌。整座土堡呈现颓败景象,若再不抢救维修。距离消失的日子不远了。

      距上士堡西南面的下土堡,二者相距不远,堡主邓承御。《邓氏族谱》载:“承御公,起桢公兰子,字乘六,生康熙甲寅(1674年)九月。卒于乾隆癸亥年(1743年)二月,七十寿。生七子。”相传。承御公而立之年开始建造土堡,约在l704年.距今已有303年的历史了。有意思的是,上土堡的始建年代比下土堡早。约在1703年,即承郁先建土堡。历时三年建成;而承御在大哥承郁土堡动工后才开始建造。却比上土堡早竣工,放当地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哥土堡动工时.弟弟参加动工仪式,不意问误会形成,故弟弟为争胜逞能,欲与之比高低,便筹款建造,由乎心切性急,夜以继丑赶造,虽然比哥哥更早建成土堡,但是质量得不到保证。如今上土堡犹在,而下土堡由于l994年的一场火灾后已完全塌毁.这也是对土堡建造规律违背的报应.尽管弟弟所建的土堡比哥哥土堡面积更大。

     下土堡现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其遗址处小池塘仍在,望着不远依然耸立的上土堡.不由感叹万分。本是同宗的两兄弟.同时代建造的相同土堡,结果却是如此的不同。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