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统七姓来从固始,镇八闽肇自唐封

2010-03-23 16:49 | 刘晓迎 |

以宁化县石壁为中心的福建省三明市客家祖地区域内,自唐僖宗光启二年以来,由中原南迁最后聚集于三明境域的王姓汉人共有三支,一是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由河南固始随军南下的开闽王王审知族(太原郡);二是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由江西南昌西山迁入宁化县安远洋坊的王姓一族(太原郡);三是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由福建邵武禾坪迁入建宁县富田的王姓一族(太原郡)。其中,王审知族后裔在三明客家祖地境域内繁衍最盛,现分布在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永安、三元、大田、尤溪等县客家乡村,人口近万人。本文仅介绍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龙吴村、黄景山村王姓一族来源及王审知第四十二代后裔王华「万福堂」大腔傀儡戏源流及还愿仪式。

 

一、 入闽来源

 

20世纪80年代初,永安市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唐末梁初开闽王——王审知之衍派族谱《太原王氏族谱》一套二本,族谱确载王氏祖祠「罗兜祠」及其母河涧夫人徐氏墓,由此揭开了鲜为人知的开闽王王审知家族史及青水畲族乡龙吴村、黄景山村王姓的由来。据该谱《太原王氏族谱——入闽建国纪略》载:

 

谨按唐至僖宗朝,黄巢作乱,盗贼纵横。继而朱李争衡,州郡割据。我潮公暨审邦、审知公,兄弟三人,乃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俱材勇,寿春王绪。于光启乙巳年元年,招为前锋,八月奉敕下漳(州)、泉(州)讨廖彦若,时以道险粮少,绪令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唯潮公兄弟,扶其母徐氏以从。绪责曰军行有法,无不法之军。潮等对曰,人皆有母,无无母之人。绪怒欲法之,诸将请免时有望气者谓军中当有暴舆之人。潮怒欲法之,诸将请免有望气者谓军中当有暴舆之人。绪潜视诸将,有勇略魁梧者,因事杀之,众灈。军有刘全行者擒绪,绪自杀于是无主,众推潮公。公辞乃除剑划地。祝曰拜而剑动者,奉以为主。至审知公拜,剑三跃于地,众以为神,罗而称之……潮病,唐以审知权节度,诏审知校刑部尚书节度观察留后。审知让兄审邦不许。十二月潮公卒,诏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为节度留后,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中书令。乾宁四年册记越王无诸传,示诸将吏曰,闽自王,古国也。不王何以镇此地乎。群下遂共尊为大闽国王席先世之余风,猶禀唐正朔未几延翰殂弟延钧立癸正月。闽王延钧称帝……南唐王李景因其乱而乘之,横溃莫支,部将留从效送欵于金陵。李仁达投降于吴越,刘琼尽忠殉国。延政公只一建州之地,势穷蹙乃弃建州,而闽王,唐仍迁我族于金陵,其余子孙散处四方不可胜记。如今邱山岩前等处皆延钧公派,洪坑西溪等处皆延政公派。总计我氏入闽自潮公起于唐景福壬子,传审知公,及延翰、延钧、继鹏、延曦政公,七主五十四年云。         时光绪三十四年岁在戊申三秋上幹裔孙邦基谨志1

 

该族谱衍派世系之“第三代传祖王继成”一条,记载了其为黄景山王氏之祖,由此可证黄景山王姓为王审知之衍传支派,据其<入闽始祖世系图>载之:「第三代   继成(延政长子)字伯立,号龙,掌南郡诸军事道州剌史加平营兵马都监,妣韩氏夫人,生一子。崇襄洪坑黄景山等处祖。」2 至于王姓在永安青水畲族乡的开发情况,近人根据《太原王氏族谱》所载资料,以及缜密的调查,初步弄清其发展轨迹。如永安市《青水乡志》人物篇<开闽王光坑开基始祖的王审知>载: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黄巢起义时,公年二十六岁和兄王审潮加入王绪的起义军,南下入闽,征讨八闽疆界。翌年春月,王审知公偕兄审潮、审邦三人奉命征伐沙县二十七都十八盂蝙蝠洞——毗婆洞(即今永安市青水乡积谷寮村)审知公亲自率征,脱靴于大田东坂洋,迄今仍名有脱靴丘。王审知公昆仲事亲至孝,携其母亲徐氏在光坑(原名昆岗境,今属青水乡龙吴村)罗兜祠居住下来,为时三载。王审知公暨其母徐氏夫人,为光坑罗兜祠王氏开基始祖。母亲徐氏,封为河涧夫人,寿终(890年)亦葬在光坑清坑「梅花落地」。天德元年(943年)王审知之子闽王王延政,偕其子继成继昌复回光坑罗兜。3

 

根据上述资料表明:1、青水乡龙吴村、黄景山村王姓入闽始祖为王审知。于唐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随兄审潮携其母徐氏夫人,参加王绪起义军南下入闽,并于次年随兄奉命征伐沙县廿七都十八盂蝙蝠洞毗婆洞(今永安市青水乡丰田村三百寮自然村),携其母徐氏夫人在光坑(原名昆岗境,今永安市青水乡龙吴村光坑自然村)罗兜祠居住三年。王审知即为光坑罗兜村王氏开基始祖。2、王审知母亲徐氏夫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寿终,葬于光坑清坑「东边挂月」处(今永安市青水乡茶果场部后),墓名「梅花落地」。3、闽王延政天德元年(943年),王审知四子王延政,偕其子继成、继昌复回住光坑,守护徐氏夫人亡灵,并繁衍至今。

 王延政偕其子继成、继昌复回住光坑村以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王姓开基龙吴村之光坑自然村,那么何时又开基黄景山村了呢?据黄景山村王华(族名王承命)先生介绍,其听先辈讲,南宋时,龙吴村光坑的先祖们不知何原因,只剩下一名男丁,无法在光坑生活,遂到青水积谷寮村(今青水乡丰田村三百寮村)上门作婿,繁衍后裔,于族姓「振」字辈时(王审知四子王延政长子王继成支脉),才由三百寮村搬迁至黄景山村居住,故王姓族人开基王景山村较晚(「振」字辈为王姓入闽第三十二代),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之后,王姓族人再迁回光坑祖居地。黄景山村曾有王姓「振」、「日」、「德」、「继」、「文」、「圣」、「正」、「华」、「子」、「长」、「承」、「茂」字辈,已繁衍至入闽第四十三代了。龙吴村光坑王姓族人目前有七百多人,已繁衍至入闽第四十六代了。4

自1981年发现开闽王王审知族谱、祖祠及徐氏墓后,龙吴村、黄景山村王姓后裔鉴于祖祠罗兜祠年久失修,便成立了家族理事会,联系王审知公支派在各地的后裔,准备修缮祖祠。消息传出,立即有安溪、泉州、晋江、永安、三元等地嗣孙献资一万五千余元,当年罗兜祠便焕然一新,由主房、厢房、护厝楼大门和半月池田五部分组成,门联「统七姓来从固始,镇八闽肇自唐封」及横批「开闽第一」点出了王姓由来渊源。每年8月11日家族祭祖日(即三公入闽庆典日),各地王氏后裔代表聚于一堂,敬宗谒祖。

王姓家庭理事会每年祭祖日前夕,都派理事到各地王氏后裔处联系谒祖事宜。据黄景山村王华介绍,他于1995年起担任家族理事会理事后,曾外出大田、尤溪、安溪、晋江、泉州、南安等地联络。1998年(农历)8月11日祭祖时,因外地王氏后裔代表有一百多人谒祖,为了热闹凑气氛,由他任「班主」的万福堂傀儡班曾献演傀儡戏《八佰寿》。

 

             二、万福堂大腔傀儡戏班

 

 

黄景山大腔傀儡戏,既是古代流行于闽西北客家地区的宗教性傀儡的遗传形态,也与明中叶以来由赣入闽的地方戏曲弋阳腔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此一剧种缺乏详细的文献记载,但其剧种形式本身即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古代地方戏曲与傀儡戏宝贵的实证资料;万福堂可查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它不失为我们了解近代以来大腔傀儡戏艺术发展与沿革方面很重要的例证。

 

(一)黄景山万福堂大腔傀儡戏源流

 

大腔傀儡戏在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客家社区的流传,是与黄景山村王姓家族祖传有关。据该村「万福堂 」班主王华先生介绍,其祖上相传傀儡于入闽第二十五代「成」字辈起,至今已十九代了。由于代远年湮,远的已难寻追。王华十岁时其父王金备去世 。据其所知仅有两代,即:第四十世:「王子重,法名法新。第四十一世:王金备,族名长忠,法名法存。」而在青水畲族民间,早已认可大腔傀儡戏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如《青水乡志》载:「木偶戏,原名傀儡 ,系用线支持身架,塑以各种面型和着以各种服装,演员以线牵动表演的一种戏剧。据传明末时,曾在大丘演出。清末时,有黄景山王金备演傀儡戏有名。」5

如果,我们从大腔傀儡戏之戏曲生态及傀儡戏本身的资料进行历史的考察的话,它的源流及悠久的历史轨迹还是可以追寻的。

首先是大腔傀儡戏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名称——「金线傀儡」和「金线戏文」在「万福堂」祖传抄本《题关式》所载<谢愿请神文>称:「祷请王封田窦郭三大元帅御前,告许金线傀儡△日,充为良愿,祈保△△因△△呈,果蒙有感,理为营谢,不敢久负前恩。卜取今月△日,命请梨园弟子前来搬演金线戏文完满,虔备香供财仪上答。」6 据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叶明生先生考证,宋代孟元老《东京梦梁录》卷五<京瓦伎艺>有「悬丝傀儡,张金线」的记载,同时于《西湖老人繁胜录》、吴自牧《梦梁录》等宋代笔记中都有以「金线」称艺人名字或以「金线」为傀儡戏行业的。7可见黄景山的傀儡戏称「金线傀儡 」和「金线戏文」应与宋代傀儡有因缘关系。

其次,大腔傀儡戏的声腔为高腔,它源于明代江西的弋阳腔,在永安之青水乡,明代已盛传人戏之大腔戏,傀儡戏之大腔与之系一脉相传。青水的大腔戏历史情况,《中国戏曲志·福建卷》载之甚详。据该志云:「明代中叶,江西弋阳腔分两路传入福建。一路由赣东经闽北传入尤溪县的乾美村,一路由赣南的石城经闽西流入永安市的丰田村。」据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族谱》记载,熊氏家族由江西石城经闽北邵武,于「元朝泰二年乙丑(1325年)岁次丰田居处」。到了明景泰年间,其后裔熊明荣每年赴江西石城祭祖,并跟师傅学戏。熊明荣回丰田村后,平时自唱自娱,逢年过节便邀集族人在村头祠庙搭台演唱。8 黄景山村与丰田村同处青水畲族乡社区,丰田大腔戏的流行,无疑对当地傀儡戏带来影响。黄景山之傀儡戏所演唱的「大腔」及其中的传奇剧目,应是明代弋阳腔在傀儡戏的遗存艺术形态。

其三,黄景山大腔傀儡戏中保留的一些信仰内容及剧目与明代福建闽北地区的民间信仰有着内在联系。如大腔傀儡戏之戏神田公元帅的神咒中有「若有邪魔并恶鬼,木瓜一响啐(碎)微尘」9 的咒语,其中所说的「木瓜」在大腔傀儡戏中还有传说故事(详见下述)。但是,这一木瓜到底是什么,艺人也不得而知。据叶明生先生考证,永安黄景山与福建省南平市虎山两地大腔傀儡戏神田公元帅咒语中的「木瓜」(南平一带称朴瓜),在明刊本《三教搜神大全·风火院田元帅》的插图中得到印证,两地元帅咒语中的「木瓜」即是葫芦,而各地田公元帅信仰中并无「葫芦」之影响,可见永安、南平之大腔戏与明代之戏神信仰相一致10。亦可印证其两地傀儡 与明代戏剧之关系。此外,黄景山大腔傀儡戏陈靖姑收妖之神话戏《海游记》,亦与明嘉靖或万历间在福建建阳麻沙熊氏忠正堂刊行的《海游记》有许多共同之处,而此小说已湮没民间数百年,近时才被学者发现。亦可见黄景山大腔傀儡戏历史悠久之斑。

 

(二)傀儡戏承传与收徒仪式

 

傀儡表演技艺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是家族传承,一是以师带徒,即拜师授徒。不论哪一种,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傀儡艺术相沿不绝,后继有人。黄景山大腔傀儡戏艺人属家族承传,有着一整套的收徒、教徒仪式。首先,学艺之人拜师前,须签订《题关式》,内容为:

 

主拜书子弟本县××都××乡××人,今投拜×××,习古学今××典,共×段。敬奉敬礼花红艮××,共习×日以后谢师艮×元正,临日敬奉送清。自今投拜以后,情同父子 之恩,不得忘恩负义。其列位子弟自今习学以后,闻一知十,举百知千,声音响亮,喉气长存。今欲有凭,立拜书一纸为照。

今将各位子弟名目具后。

××年××月××日  ××拜书  11

 

随后,班主设神堂供祭,领徒儿焚香叩拜戏神田公元帅,默念《请师父文》并祈签筊,祈保徒儿学艺不读自晓,不教自明,声音响亮,喉气长存等。《请师父文》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主要有:拜且东、南、西、北、中央,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戊已直符,及上界、中界、下界天仙、地仙、水仙真符共赴花台到坐;禀明××府××县××都××坊住,奉道开学、开习子 弟××,供主××合家等上香拜且,今月××日学习××曲数段;有劳五方直符使者拜请九天风火院王封田窦郭三位老郎师父、太白金星陈平师父、李铁拐仙师、南海教主观音佛母、苏州张阔公、杭州正生、苏州正旦、吉州王二、山东兔老、泉州梅香、金花小姐、银花小娘、三百公公、四百婆婆、鸣锣打鼓仙师、招财童子、进宝七郎、顺风耳、千里眼、风火二将、梨园会上一切威灵、合台文武圣贤同降花台到坐;拜且三界神祗、本境人主、土地诸佛金仙、上至溪头下及水尾四山把界神王、扶境神将同赴花台到坐;此间,须上三柱茗香三请,并安师父讳、坐位符,念三位师父咒(焚香奉请田、窦、郭)。毕敬酒三盅,祈保文如下:「初盅米酒意殷勤,奉献师父诸佛金仙酒,初巡愿望师父全传受,聪明智慧记恩深。二盅米酒盅中斟,饮后桃花色紫红,愿望师父且饮二盅酒,弟子喉气凤凰声。三盅米酒 已完适,诸神饮酒莫辞推,伏望众神且饮三盅酒 ,荫庇弟子时运通三旬。」12 之后,再通呈学习弟子××,奉道教曲开场,要学戏几本等。此仪式后,徒儿即可从师学艺。

 

(三)黄景山「万福堂」概况

 

由唱腔的不同划分,万福堂经历了二个时期,即黄景山万福堂班由王氏先祖传至王金备这一时期,乃从事大腔傀儡艺术,至1962年王金备在大田县上京镇演出期间谢世告一段落;之后,王金备之子王华继承父艺,与胞兄钟祝涛(同父异母兄弟)继续以「万福堂」号组班演出,至1966年「文革」止。所有傀儡道具、剧本等上交。

1976年后,王华由青水村迁回黄景山老家安居,在原祖厝地址上重起新厝。1978年后,王华申请复办傀儡戏班,获得本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虽未暂时批准营业,却获旧戏服相赠,逐邀请回长汀师父四人(提线一人,乐师三人),在本地招收子弟15人,并由上杭购入整套24尊傀儡。边教戏边演出。此时唱大腔戏兼唱汉剧。

万福堂班1981年、1985年曾两度散伙,王华分别从福建上杭南阳、南溪黄潭村又购回整套傀儡,其1985年7月又请来黄潭村的龚一珍师父传教其子王茂满、王茂园,对内教戏,对外演出,1986年,外请师父返回上杭。这一时期,仍是唱大腔戏兼唱汉剧,但以唱汉剧为主。

黄景山大腔傀儡戏班「万福堂」成员如下:

班主:王华,族名王承命,法名王法成,1947年生,11岁跟父学艺,小学四年文化,能演唱大腔傀儡十几个剧目,如《海游记》、《度仙记》、《罗帕记》、《四幅锦裙记》等。

王茂满,王华长子,1970年生,初中毕业,前台提线,亦能唱大腔。

王茂园,王华次子,1972年生,初中毕业,前台提线。

王庆振,本家侄儿,1969年生,小学文化,前台提线。

钟金有,王华女婿,1963年生,小学文化,青水三房村人,负责锣鼓。

林应相,男,1945年生,本地三房村人,负责头弦、二胡及演出联系。

钟金煌,男,1968年生,本地三房村人,小学文化,负责扬琴。

林玉秀,女,1978年生,本地三房村人,前台提线。

王春妹,女,1968年生,龙吴村人,后台帮手。

 

(四)演出活动范围

 

青水周边一带方言较多,本地土官话、永安话、大田话、闽南话、长汀话和槐南话这六种语言都有,万福堂戏班演唱时操的是本地的土官话,周边一带区域人们都能听懂,故戏班只能在能听得懂语言的区域内演出。

1、主要活动地区与影响。万福堂傀儡戏班主要在永安市西洋、贵溪,三元区莘口,沙县胡源及大田县的桃源、上京、太华、均溪、梅林、谢洋、屏山、早兴、济阳等乡镇演出。民国期间,建国后至六十年代初,前任班主王金备名声在外,自王华任现班主后,每到一地演出,都有观看过其父王金备演出的老者前来捧场、叙旧。1979年、1980年永安市举办农村文艺会演,万福堂戏班曾获演出优秀奖和组织奖,在当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主要演出活动形式。分两种,一是游动演出,二是还愿戏。游动演出,须做好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万福堂戏班专有一人负责打前站,对外联络。每年春节前个把月,联络人员即外出联系,一般是到以前演过傀儡戏的乡村,随带剧目本供东家挑选,协商好每场价格、时间日期及接送事宜。如2000年7月份,万福堂傀儡戏班联络人员林应相,来到大田县谢洋乡村联络,与谢洋村委定下了演出事宜,即从8月13日至20日演戏七天,每天3场,共演出19场,其挑选的剧目有《红锣纱》(上中下集)、《四幅锦裙》(全本四场)、《海游记》(全本12场),每场价格100元;戏班道具等由戏班自己送达村里,演出完后由村委送达下一个演出地点。之后,林应相又来到大田县梅林村联络,与村委又定下了从8月20日至23日演戏事宜,即演8场(头天1场),其挑选的剧目是《四姐下凡》(全本3场)、《尧请舜》(全本3场),《玉带记》(1场)、《文武魁》(1场);每场价格亦是100元人民币。最后,林应相应大田县太华乡汤泉村委之邀,与村委又定下了8月24日至8月30日演戏事宜,即汤泉村太保公庙太保公「康公侯王」过生日,挑选的剧目有《五星记》、《朱砂记》等,连演7天,每天3场,每场价格100元。以上协议敲定后,万福堂戏班即着手准备,修理道具、戏服、提线等。

与此同时,邀戏的东家们则准备演戏场地的搭台、戏班住宿地点及膳食安排等,工作量较大的是捐款筹戏金。如2OOO年8月26日,笔者前往大田县太华汤泉村,在村中十字路口的公告栏内,见到该村以坊为单位的捐款名单及款额:下保坊1867元,下城坊580元,汤池坊615元,上城坊618元,中城坊599元。其五坊人数不等,自愿捐交,少则2元,多则25元,一船10元左右,共捐有4279元之多,足以应酬戏金及膳食费用,尚不足部分则由村财支出。

若是还愿戏,还愿东家就所许之愿向万福堂班主咨询,并将何年何事许愿、何神保佑及全家人生辰八字告之。班主根据所提供情况,依据《阴阳日表趋避通书》里的「张天师符法」、「六十时局便览」、「六十甲子百岁图」及「选日宜忌注解」,查找是否「正冲」、「偏冲」等,最后选定还愿戏日期相告,经还愿东家首肯后敲定妥当。一般而言,许愿有三种情况,即天灾人祸、山崩地裂、孕妇难产、运气不佳或生病。若许愿者是第一种,则演《度仙记》,第二种则演《海游记》,第三种可演出不同的傀儡戏,没有规定剧目;五行不全者则演《五星记》,不等。还愿东家知晓具体日期后,还需在自家厅堂内搭建戏台,告知亲朋、戚友、族人,请人帮忙采购宴请族人及戏班人员的米、菜等,恭候戏班到来。

3、演出收入情况。万福堂戏班每年在外演出3个月左右,通常每年能演出100多场次,一般每场价格在100至120元不等,定金可收可不收。头天到达只演1场,接下来每天3场。其收入分配是,戏班人员按场平均分,班主拿双份,若有法事,另有红包相送,一般归作法者个人。据班主王华介绍,每年演出能收入2000余元,其他人员1000元左右。戏班巡迥各地演出,接送戏班只出一次运费,东家一地接一地,最后回程由戏班自己出运费。

 

        

三、大腔傀儡戏信仰与仪式概况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傀儡戏的产生源于宗教祭祀。宋代朱熹守漳州时即出諭文,禁止民间「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钱物,装弄傀儡。」13 可见福建的傀儡戏自古以来就承传了历史的宗教性。黄景山大腔傀儡戏,不仅保存大量的宗教仪式资料,而且还有许多法事性活动。从其宗教形态分析,它既有历史传承的戏剧宗教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福建道教闾山派的一些宗教特征,无论是艺人的信仰生活空间,还是傀儡戏的演出,其相当大的比重都在于配合民众的祈安还愿活动,故民间又称其为「香火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大腔傀儡戏的宗教信仰形态和仪式活动情况。

 

(一)傀儡艺人社会生活信仰情况

 

万福堂戏班与其他大腔傀儡戏班一样,艺人在家设神龛,供坛神,取坛号,艺人取法号从事村落中的祈安禳灾的法事活动。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之扫荡,艺人的信仰活动一度中止。至1978年傀儡戏恢复演出后,各班也恢复堂号,并供奉家堂的「祖师爷」——风火院戏神田公元帅。每月逢初一、十五,其戏班艺人早晚都需供奉香火、礼拜,平常若有出门远行,也须供奉香火祈保。每年的农历6月24日是戏神田清源生日,这一日若未被请到外村演出,戏班人员须在自家厅堂搭建戏台及傀儡棚,供奉神坛。第二日上午进行「花台」安置,即按规矩挂好众傀儡偶身,将戏神偶田公元帅位挂于中间最高处。并于戏台前设置「神坛」,供奉戏神田公像,配有香炉、烛座,还须摆放三茶五酒(三盅茶、五杯酒)及一盘米、一壶茶。素食者供有花生、瓜子、果品,荤食者需配置三牲祭品,如猪头、雄鸡等。并且演出一本戏,庆贺坛神圣诞。

此外,傀儡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为民众做一些择吉日之类的事,如新屋乔迁,定婚择吉、行商出门、祈香还愿等等之选择日子,也属于傀儡师宗教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原因是信众认为傀儡戏属于神门法事,其功能与寺庙神佛相同,同时也认定傀儡师的宗教职能,故傀儡戏及傀儡师的活动也成为社区民众宗教信仰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傀儡法事宗教属性及形式

 

黄景山大腔傀儡戏除了奉田公为戏神,以戏神立教派之法事活动的一方面外,但它赖以依托的宗教背景却是福建民间道教闾山派(或称「闾山教」)。其法事及科仪内容、形式,有许多直接或间接来自道教闾山派。而其中突出表现于两点,一是供奉闾山派法神,一是其符咒大量套用闾山派道坛之符法资料。

在供奉道教闾山派法神方面,被奉祀的有陈林李三天妃,华光大帝,蕉蟒神王等,其中有最常用的「陈夫人咒」、「林夫人咒」和「李夫人咒」,如其请神科之「陈夫人咒」云:

 

谨请娘娘身出处,娘今宗祖有来因。家在福州闽青(清)县,化在三山古田县,父是天宫陈长者,母是西天葛夫人。甲寅年中正月半,寅时生下母娘身。谨且五龙来吐水,金盆贮水洗浪身,娘是海口飞龙女,教娘水上作扬兵。天上茫茫娘行法,地下冷冷娘行罡。龙角吹时天门开,手执宝剑伏鬼神。破倒南郊五虎庙。庙中救出陈二哥。庙公庙母都斩了,除宗去祖不留传。众位官员来见仰,皇王?赐谢娘恩。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14

 

其次是傀儡坛使用的法器。法器主要有鸣角、笅、三叉铃、手铃、七星剑等五种。这些法器与当地闾山教道师(民间称师公)使用的法器相同,其性能也相一致。

此外,还有每到一村开台演出前的「封台」仪式中的符咒资料,其中的许多都与民间道师的符咒相类似。由此可见黄景山大腔傀儡戏之法事活动与道教闾山派同属一个教派范畴。

 

(三)戏神田公元帅信仰情况

 

在傀儡班内部活动而言,田公元帅信仰无疑是傀儡艺人最具体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有许多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鲜明的宗教独立性,我们可以从田公信仰事象的神像供奉,戏神传说。戏神开光,戏神咒语等方面,领略到傀儡戏神田公信仰文化的方方面面的情况。

1、戏神像。万福堂供奉的祖师爷是风火院戏神田公元帅,平时供于家堂的神坛上,属于傀儡班的镇坛之神。该神像为木雕,高约三十五公分,其神像红脸、额秃、脑后黑发成辫状,其身内穿袍服,外披开胸披袍,均为涂金龙袍状服式,右手高举扬袖,左手下摆甩袖,呈舞蹈状。此神像平常奉祀于高均四十五公分,宽约三十公分大小的木制小神龛内,小神龛装有插入式木板门一片,其中用墨笔书写「答谢鸿恩」、「神功浩浩」及「疏文式」一道。此神像在傀儡班外出演出时,也常随担出游,俗称之「老郎神」、「小戏神」,亦为「看担师爷」,其入箱「宠」最迟,出箱最早。每逢初一、十五日,万福堂艺人早晚都供奉香火,若是艺人出门,也必到戏神前祈祷保佑。每年农历6月24日,戏班则在神龛前祭祀并搬演傀儡戏敬之。

傀儡班中之傀儡36身中,还有1身是戏偶田公元帅,其面部呈略红状,身穿红袍,头插一双雉尾,若傀儡班供弟子习练傀儡戏,则挂于厅堂神坛上,演出时挂于花台之中,并比其他傀儡高出一头,故有教神、镇坛神之称。若有做醮,也有法事「扫台」等表演。在一般每本戏演完后,都用此神偶镇台。平时,此戏偶一般不作其他戏中人物之表演用。

2、戏神符咒。在大腔傀儡戏中,供奉的戏神除田公元帅外,还有窦郭二位老郎、陈平师父,太白金星以及其他各种神祗,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戏神群体。从傀儡师的「请神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神祗群的基本概貌。如其词曰:

 

拜且(请)浙江嵩(省)杭州府、金印山铁板桥头上,拜且九天风火院玉封田清源、窦清期、郭清选三位老郎师父,云头显现太白金仙、陈平师父、李铁拐仙师、南海教主观音佛母、苏州张阔公公、杭州正生、苏州正旦、吉州王二、山东土老、泉州梅香、金花小姐、银花小娘、三百公公、四百婆婆、鸣锣打鼓仙师、招宝童子、进宝七郎、顺风耳、千里眼、风火二将、梨园会上一切威灵、合台文武圣贤、仝时降赴花台。15

 

若从比较狭义的戏神概念分析,傀儡戏中最具神格意义的戏神应为田窦郭三位老郎师父,因为此三人都具有神咒,如「田公咒」为:「谨请田公,田公显显灵通,威灵威灵田公,舍人本是玉皇亲太子,降下凡间救万民,杭州铁板桥头上,出入兄弟有三人,日间骑马云中看,夜间歌舞助梨园,若有邪魔并恶鬼,木瓜一响啐(碎)微尘,吾奉田公师父敕急急如律令。」16 此外,田公元帅还有一些符灵、讳符等。

3、田公元帅的信仰传说。有关田公元帅的身世来历,傀儡班中有许多传说,并世代相传,笔者于万福堂班王华先生处搜集到一则内容丰富的田公信仰传说,现将其整理并介述如下:

 

话说天上玉皇大帝生有7个女儿,1个儿子,其儿子最小,叫金星太子。有一次金星太子和一个大仙打架,仗势踢痛了大仙之脚,于是大仙向玉皇大帝告状。玉皇大帝听后大怒,声称要责罪于太子。当时,金星太子正准备回宫,闻知父皇大怒,怕责罚他,便下凡人间,来到浙江金印山铁板桥。桥边有块大田地,便取「田」为姓,名清源。于太阳落西时分来到陈顺和百万富翁家投宿。

陈百万接待了田清源,对他说:「小后生,你要在我家住宿,礼当接待,自古道,人来投宿,鸟来投林,理当方便。只是我家今晚有点小事情,很不方便。」面露难色。田清源不由探问道:「什么事情?若能讲我听,看能否帮助你。」陈百万说:「家中小女生病,每晚要准备三牲、酒礼、纸钱在大门外路口设和,方保女儿今晚平安。如果没有及时设和,小女病情就会加重,故今晚不太方便。」田清源见如此说,心中明白,轻松说道:「员外,这个事情我能帮助你。今晚东西不要准备,可叫小姐到别房安睡,把小姐的房间让我睡即可,可保小姐平安无事。」陈百万听此说,十分高兴,热情款待田清源住下。

田清源吃过晚饭,来到小姐房间,变成小姐模样,躺在床上装作生病的样子。三更时分,有36个鬼气势汹汹地来到小姐房,开口大骂:「今晚怎敢不准备东西给我们大家吃,看我们怎么收拾你。」说完即动手拖小姐。田清源变回原人,用宝贝「木瓜」丢于地上,把动手的鬼手都糊在木瓜上,那些鬼不由叫苦连天,请求田清源搭救。田清源问:「你们是哪里来的野鬼,来弄小姐生病,如不从实招来,对你们不客气。」野鬼答:「我们是从杭州、苏州、吉州、山东等地集在一起的36个野鬼,请师父搭救。」「为什么人家拿东西给你们吃后不离开,还要天天来弄小姐生病呢?」田清源不解地盘问,领头的野鬼答:「师父有所不知,她父亲是百万富翁,天天晚上会拿东西和钱财给我们,如果到其它地方贫苦的人家,东西给的少,众鬼不够吃,只好天天如此,又没别的地方去。」田清源便说:「你众野鬼没地方前去,那就随我前往,再不要弄人生病了。」众野鬼忙跪下道:「多谢师父收留。」

田清源虽然解脱了小姐的病因,心下却生忧虑:众野鬼随我前去也是个问题,他们要吃要钱,我从哪里去拿呢?他就到汉高祖刘邦那借来36个傀儡,叫36个野鬼投入傀儡,平常演大腔傀儡戏给观众取乐。上午他叫众野鬼在半空中查看,哪里百姓有灾难,就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百姓自然会答谢,解决了众野鬼的吃用问题。傀儡戏由此产生。

 

当时,田清源向汉高祖刘邦借傀儡时,曾请刘邦写台批,刘邦应诺,叫左右相一同写,左相先写一「风」字,刘邦居中写了「火」字,右相也写了「院」字,待写完一看,风火院的「风」与「院」和刘邦的「火」字相颠倒,因左右相在刘邦前面写所至,故刘邦便拿笔在「火」字圈了一半。左右相说,这样写可以用,直到如今,我们傀儡戏班舞台横批「风火院」还是这样写的。17 至此,田清源师父在浙江省金印山铁板桥开台,用大腔曲演傀儡戏,传教千百万梨园弟子至今。

4、陈平先师的传说。在秘册《谢愿请神文》、《请师父文》中,所请之神常有「陈平师父」之称,且位列太白金星之后,即第三位,这又是为何呢?原来,陈平是造傀儡的先师,并流传有以下传说:「公元二O六年,汉高祖刘邦一次被番军围困于「白登城」,当时情形十分危急,攻城番将乃是胄顿,且志在必得。关键时刻,陈平先生用计,造傀儡美人舞于城上。胄顿之妻于氏见状,虑城破其夫必纳之,疑说退兵。城故外兵马退去,解了被围。陈平先生立下大功,傀儡随用于军中。」18 由以上传说可知,陈平是造傀儡的第一人,当初所造的傀儡美人乃是解城之危所用,并非演戏目的,之后被田清源所借用,逐诞生傀儡戏。不论当初之目的如何,傀儡却是陈平先生所造,这一点却是无疑的,故符咒中有陈平先师之名,位列前三,原是不假的。

5、戏神田公元帅「开光」、「点眼」情况。每当戏班更换一套傀儡时,便需为戏神田公元帅进行「开光」、「点眼」。所谓「开光」,指的是请戏神附儡身及给五官点血之仪式。通常,新傀儡头、身做毕后,便需在当地道观中请道士「开光」。据王华先生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更换傀儡时,仪式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鸣放鞭炮,敲锣打鼓送戏神儡身到一顶山道观接「火」。道士便到一顶峰最高处烧「火」,「火」为油茶籽树、油茶籽饼所烧之焦炭,拾捡焦炭回道观后,焚香上供,将焦炭围绕香火,由道士念「发表文」,内容有初启「花台」、「状坛」,洒清净,五声龙角吹起,东南西北中五方值符上报天宫,请天王、天妃、田公来降赴;再启符宫使者去如飞,桥上过莫看桥下水,桥下过莫看桥上花,看花之时难得转,看水之时难得回,声声龙角一而再,再而三,祷请天王降来赴,直至神公受命毕,回坛安奉。之后,由造傀儡师父将鸡公血与朱砂粉调和,点七窍毕,敲锣打鼓「接火」(焦炭)迎回家,在厅堂摆设神坛,祭供三牲、米茶酒及果点,由傀儡师公祷念「请师父文」,即可。19

 

万福堂戏班目前「开光」仅田公元帅,其余无此仪式。

 

 

四、大腔傀儡戏还愿仪式与演出

 

 

在客家祖地山区乡村中,如永安、大田、沙县、明溪一带,社区民众的文化生活中,似乎对戏曲情有独钟,遇逢年过节或神祗生日等,常邀请戏团(班)演出,以示热闹,显得重视。故无论是戏剧(指人戏),还是傀儡戏都有着广阔的市场,这是戏团(班)得以生存的原因之一,究其实,另一更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客家社区民众中的许愿、还愿情结,自古以来根深蒂固。如遇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山崩地裂等,束手无策外,只能在心中寄寓着消灾的祈盼;再如妇女难产或平时运气不佳、生病、五行不全等,都是如此祈盼。而这种种的祈盼,许愿、还愿之种种民俗活动,尤其给傀儡戏的生存,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机会及土壤。本章所记述的是发生在大田县上京镇黄城村厚德自然村、村民陈其桔还愿上演傀儡戏的仪式活动,以及傀儡戏演出的一些情况。

 

(一)还愿东家之情况

 

与黄景山相距约25公里的邻县大田县一带山村,是近年来万福堂傀儡班经常演出的地方,当地的民俗活动与还愿活动与万福堂关系密切,2OOO年12月上旬,万福堂再次来到这里,为一个叫陈其桔的农民作还愿仪式及演出。

陈其桔,大田县上京镇黄城村厚德自然村人,1958年出生,1985年与其叔伯上山垦荒,烧荒时不慎引发山火,一时扑灭不及,只有仰天长叹。其时,叔伯知晓许愿俗行,遂叫其桔快快许愿,山火灭,许演《度仙记》3天。后,恰逢天下雨,山火自灭,心安。这年其桔27岁,已娶妻生有一男四女,因抚养子女,家境不佳,还愿之事一直未能践诺。到了2OOO年,其二女已长大成人,并外出打工挣钱,积累了一定的财力。见家境好转,其桔向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黄景山村王华咨询,讲明还愿事由,报上自己及家人的生辰八字,请选择黄道吉日上演傀儡戏。王华遂根据所报生辰八字(陈其桔主命戊戌年,其妻曾美容主命辛丑年,孩儿分别为乙丑年、辛酉年、戊辰年、辛未年),参照民间星华堂董珍辉编著的《阴阳日表趋避通书》,推算出2OOO年12月3日起至10日为「众佛下降」之「修斋吉日」(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乙亥、庚子、辛丑),这8天可供选择。经与陈其桔商议,定下阳历2OOO年十12月4日、阴历11月初九日,即已未日巳卯时(早5点15分至7点之间)为举行还愿仪式之良辰,并连演3天傀儡戏《度仙记》剧目。

良辰吉日敲定后,陈其桔即采购菜食,通知亲朋好友届时上门,并在3日前搭好舞台。笔者亦于3日前往永安青水黄景山村王华家会合,4日一早,王华雇用一辆农用车,与戏班其它艺员一道(包括道具等)来到大田上京厚德村。

 

(二)「封台」仪式及请「蕉蟒神」

 

傀儡戏演出舞台,不论是庙宇架台,十里无人家山岩架台,还是祖祠、新台,其「封台」内容、程序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舞台上请出的傀儡、戏神视许愿、还愿形式而不同,其秘诀符法也不相同。下面对发生在还愿戏东陈其桔家厅堂新台所进行的「封台」仪式及请「蕉蟒神」略述如下:

戏东陈其桔家位于大田厚德村东南角,傍山面田,为一栋坐北朝南二层木结构建筑,一楼正中为厅堂,进深四米,宽三点五米,戏班来到之前,其桔已搭建好进深三米,高一点二米的傀儡舞台。万福堂戏班按时到达后,各司其职,设置花台、神案,随即举行 「封台」仪式:首先请出戏神田公元帅、《度仙记》主角蕉蟒天王安坐于舞台上,并有左黄猴、右白兔二将侍奉,此为还愿戏《度仙记》之舞台配置;神案设于舞台前右边,上供戏神田公像,供奉有茶、酒、香烛、香火、米果、糕点等,因《度仙记》为斋戏,并不需要晕品,故没有雄鸡等牲品。一切妥当后,傀儡师于神案前焚香奉请田窦郭三位老郎师父、陈林李三位皇君、玉封蕉蟒天王等降赴花台。其中傀儡师还用黄纸为陈其桔通呈「还愿疏」,内容为:

 

今据

福建省延平府大田县上京乡黄城村厚德坊住奉

道谢愿供主信土陈其桔,自于2OOO年12月4日于家中祷请:玉封田窦郭三大元帅御前告许金戏傀儡3日,充为良愿。祈保平安,因山火事,果蒙有感,理当答谢,不敢久负前恩。卜取今月5、6、7日,命请梨园弟子前来搬演金系戏文,完满处备香供财仪上答。……

伏惟    昭格乞保供主届今向去喜谢以后,合家清吉,男女平安,星辰顺度,禄马光华,凡有所求,各从心头,灾随电扫,福逐云臻

奉道谢恩保安供主信士陈其桔合家等百拜疏上合封 20

 

随后祈笅,运作如下曰:「伏望田公元帅圣杯落场求领受,领受良愿保安康,谢蒙领受已适完。使祈:金筶详查薄书,红笔上薄,黑笔勾消,黑笔上薄,红笔勾消。勾消薄书,一还百了,永古分明,祈求勾消薄书以后,再祈圣杯……」21 验笅获准,将「还愿疏」与纸帛一起烧于台前。此后,傀儡师按「封台」科仪程序,一一行持。如「谢愿请神」、「炼身」、「纸讳封台」、「安锣鼓」、「祝保」等。对此新台,傀儡师为防身制之,需在封台前、后,要启用「万人掌」、将锣打三下百无禁忌等形式。确保艺人身心无虞,庇佑台前、台后弟子及乡间观众平安。而在诸科法完成后,傀儡师还需行「脱身法」,自身从科法中解脱,其「脱身文」内容如下:「天还天,地还地,左还左,右还右,本职各为本宫(命宫亥)天灵即荣愿保长生太玄之一守祈真形收弟子△△△五藏神君各保安宁急急如律令……」除上述科法外,「讳」、「咒」、「诀」等各有不同,因其复杂,不作赘述。

最后,傀儡师祈圣筶祝保供主合乡大小男女平安、吉利后,需祈筶回转庇佑台前弟子台后弟子声音响亮、喉气长存、胡言乱语百无禁忌,在家出来之时招得千家万财、万家之宝、东家且西家迎,回家夫妻母子得团圆。并焚香化财奉送诸 佛金仙归本位。至此,封台仪式结束。

请「蕉蟒神」是还愿仪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论是傀儡师还是本地道士行持,都需「炼身」进入角色,以便请神。傀儡师身披道服袍,手执七星宝剑,于神案前焚香「炼身」,其内容有:

 

谨请东斗星君盖我身,南斗星君盖我形,西斗星君盖我体,北斗星君盖我魂,中斗星君盖我相,吾今只在云中藏,千神齐降伏万鬼自灭亡,急急如律令。

谨且五雷使者下来开天门 ,闭地户,留人门,塞鬼路,横金梁,直玉柱,穿鬼心,破鬼肚,罗四山,塞五海。

谨且祖七本仙师发火发起天火、发起地火、年火、月火、日火、时火、瑜珈三昧太阳真火、庐山正殿真火,烧却弟子身前火、后火、左火、右火,一切恶秽立便消亡,急急如律令。22

 

之后,傀儡师持诵「发表文」,在状坛 花台前祷请净身净口大天尊、安人阜物大天尊,清洒坛中花台、香筵供筵、财代米果、合坛大小男女恶秽、炉前弟子身中恶秽洒清净。并吹起五声龙角,开天门、塞地户、通三界、塞鬼路、应五方,祷且三天铜马、符官帅将赴状坛;敬酒三盅求领受。此时,傀儡师需含水一口,步三台,再吹龙角,祷且赤壁洞蕉蟒天王、天妃及田公来降赴。

随后进行「接火」请神。先用油茶籽放在陈其桔家附近最近的一丛芭蕉树下焚烧,留下炭火。此时,傀儡师诗诵「发表文」后,率接火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吹唢呐放鞭炮,来到赤壁洞(芭蕉树)下,拾捡炭火,请蕉蟒神(挖一芭蕉)回坛安奉,将炭火放于炉内,将芭蕉树直立于神案旁。在安放时,傀儡师叫道「蕉蟒天王」到,这时,傀儡舞台上其他傀儡师需牵动蕉蟒偶身,口中应答:「到」,意神已到身。黄猴、白兔亦需如此。以后才能演傀儡戏。安放芭蕉树时,傀儡师还需神坛神前焚香奉请,其「蕉蟒天王咒」如下:「谨请天王,天王护民有功,原是巳官之神兽,观音点化得成人,赤壁洞中现身处,刘家招婿结姻缘,沧海仙师传正法,法力无边救万民,黄猴白兔是我将,杨通李石是我兵,有人急难来祷请,亲身迅降到凡间。吾奉天王大圣勅急急律令……」23 至此,请神结束,只等晚上开演《度仙记》。

 

(三)《度仙记》演出及安神仪式

 

该剧为连台本戏,共六本,每天演2场,其科仪、演出情况如下表:神话剧目《度仙记》是还愿者陈其桔当初许愿时定下的剧目,故2OOO年12月4日举行还愿科仪后,当晚即在家中厅堂上演此剧。

1、演出情况。4日傍晚,陈其桔所邀亲朋好友从各地乡村相继来到,其桔家大摆筵席,为的是当初所之愿实现,答谢神恩。戏班人员与其桔家及亲朋好友七八十人举酒祝保,气氛热烈,不大的空坪摆满八仙桌,人声鼎沸,小山村沉浸在一派喜气氛围中。待酒足饭饱,演戏的时辰已到,土铳三响之后,正式演出开始。村中居民平日少有娱乐活动,对看戏极有兴趣,早早就坐于台,只等锣鼓一响,过足戏瘾。

陈其桔之亲朋戚友,参加还愿谢恩活动,需表达自己的一番心意,有的送物,如自家产的水果、粉干等,也有直接送现金的,数额不是很大,二三十元、五六十元不等,若是家住附近的,每天看戏之后就回家,第二日再来;稍远的亲戚便借住下来,需等全部戏演完,东家吃请后再离去。

2、师公送神。送神是由傀儡师(或道士)在演完戏后,作「变献科」、「保乡民得平安」、「赏军退将」、「化财」、「送火」、送芭蕉树的送神仪式。

以往,举行该仪式时,还愿者一家大小均需到场,上供品,有猪头、雄鸡、鱼等牲品,还有茶、酒、果点等。傀儡师与还愿者家人焚香祷告,答谢谢恩。现摘录傀儡师敬酒祷文如下:

 

今则有酒此,谨当初献,初盅米酒意殷勤,奉献田公酒初巡。伏望公诸佛金仙且饮。初盅酒赛还良愿保安康。

初盅献毕再斟,二盅米酒再甚清,奇松琥珀对金鸡。伏望田公诸佛且饮二盅酒,勾消薄书永分明。

二盅献毕再斟,三奠三盅米酒。大道通,注在盅中艳艳红。伏望田公诸佛金仙且饮三盅酒,赛还良愿甚分明。

三巡米酒奉献毕,口将词意起通呈,今据福建大田县厚德村住奉,道赛愿保安其桔因山火事在于家中祷请玉封田窦郭三大元帅案前告许金系傀儡三日充为良愿,祈保信士其桔身,田请源早赐平安。果蒙有感,理当答谢,不敢久负前恩。卜取今月四至七日命且梨园弟子引唱金系戏文三日完满。现备香烛供财仪答谢前恩。伏望田公元帅圣杯落场求领受,视保供主合家男女老者安、少者怀、家必富、业必昌,男同彭祖年寿,女同麻姑百千春,春夏秋冬常吉庆,一年四季总平安……24

 

除上述祷文外,还有许多祷文,如祝保供主谢愿以后出入平安,常遇紫微星、家中所养六畜兴旺、招得千家之财等,还庇佑供主合乡人等四方耕种山场、水田或在高土乾;祝保供主合乡大小男女来往去客一行人等,来时头巾端正,回去母子团圆,人人身上求清吉,个个男女保平安等等。

傀儡师在运作「变献」科仪时,需将神案上的供品、纸帛变为百千万倍,以答谢神恩广大。其变献文内容如下:「全变供筵米为玉粒,酒为洋江大海水,肉为徐州大家陀,币钱为七宝大山,一分为十分,十分化为百分,百分化为千分,千分化为万分,万分为亿分,亿分为恒河沙数数分,供养天王、田公皇君一切英灵。」25

傀儡师在动作「保乡民得平安」科仪时,要吹龙角禀神,告禀的众师尊有三元三教主、灵宝三天尊、王母七仙圣众、庐茅金金宫九郎神、四山教主众师父、太上三元李老君等,还需拜且观音佛、功曹师父、田窦郭三师父、陈林李三皇君,及一切诸佛诸金仙,上花台金炉殿宝座就坐,安坐毕,由傀儡师「开碗」:「吾发殿前赏设官、监设官、唤赏使,不许空瓶弄盏神兵火,急急如律令……」26 发赏之对象,乃是演戏酬谢、还愿仪式所请诸神之手下兵,如三元教主手下兵,太上老君手下兵、张公法主手下兵、田、窦、郭三位师父手下兵等,还包括皇王教主差来兵、拨来兵、争来兵、接来兵、夺来兵、场前落位失名兵、失姓兵,甚至是吾兵也赏,不是吾兵也赏。发赏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不许下道野鬼扰乱害民,借神赏赐,保乡民平安。如「吾发赏,神如赏,所有地界五道将军把在五路头,不许下道野鬼相到漏,五道将军把在吾路口,不许下道野鬼相到走,五道将军把在吾路中,不许下道野鬼相到冲,犒赏大朝大毛王兵马保乡民」。27 最后,傀儡师大声问道,场前赏设官、监设官,赏酒得意未得意?这时,其他傀儡师需接白:「得意」。以诸佛军兵马祈保乡邦宁静梓里和平保人民得平安结束。

接下来,由傀儡师行持「赏军退将」,拜且祖师、本师全变,七祖仙师全变,旨变此席,变为千年屯军寨,万年屯军营,平平如掌、阔如海,千军坐不土定,万军坐不满。全变此酒、米、肉、纸钱等,意为千军吃不尽,万军吃不空。借太上老君令,准奉结束。

最后,傀儡师行持「送火」、「送神」,将香炉之「火」(炭火)、「蕉蟒神」(芭蕉树)送回原处归位。傀儡师需在神案前焚香?送,其内容如下:「一声龙角散华筵,言无再祝语无宣,请来圣像回笑马,田公具我表银钱。银钱丙丁烘火来,烧化结付南方火车轮,一阵强风来吹散,吹去蕉蟒佛库中藏。再声龙角散筵闻,奉送诸佛各皈宫,上界神仙归仙境,中界圣象各归宫,庐茅教主归洞府,各殿神祗复为坛。家先安所止,土地镇坊隅。田公师父且上花台登宝座,王营仙兵随弟子出游行,?送云车凤辇。」28 拜且完毕,由傀儡师手持七星宝剑,口吹龙角送「火」、「蕉蟒神」回原处安放,结束仪式。

 

 

五、有关大腔傀儡戏的探讨

 

 

永安黄景山大腔傀儡戏,是客家祖地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大腔傀儡戏,其历史之久远,承传科仪之多,剧本(演唱本)之古老,至今仍能演唱大腔曲调,演出活动频繁,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迹。它的发现,为研究客家祖地所承传的傀儡戏,提供了宝贵资料。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又遭遇各种运动的冲击,许多科仪本、剧本或上缴、或丢失,所存极少,给全面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如渊源何处?几代传承?都不甚清楚,故有必要作以下说明,供方家参考。

 

(一)大腔傀儡戏的源流之迷。

 

万福堂大腔傀儡戏的源流,究竟何代从何而来?笔者一直找寻不到答案,引为憾事。然查明代中叶由江西传入客家祖地的大腔戏(人戏)有两条线路,一路是由江西赣南经闽北传到尤溪县的乾美村,另一路由赣东的石城经闽西传到永安的丰田村。据丰田村《熊氏族谱》记载,熊氏先祖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因避战乱从江西石城经闽北迁徙至永安县丰田洋定居的:「太祖江西石壁(即石城)掘花开枝,蒙来邵武府建宁县小地名早溪开来。元泰定二年乙丑岁次丰田居住,基布七闽游猎来于南山寻龙。」29  另据丰田洋至今健在的86岁高龄的大腔戏老师父邢振根和54岁的熊德树艺人口述,元朝泰定二年,其祖由于战乱从江西石城游猎逃难,前来青水丰田南山定居。后裔熊明荣在江西石城老家时,曾自小跟江西大腔戏班学戏,到丰田洋定居后,便带来了戏本,平日闲聊或逢年过节,与自家兄弟相聚,你一句,我一句地自唱消遣。之后便自立大腔戏「丰田戏班」。到了明末清初,丰田大腔戏非常盛行,逢年过节便在村中庙宇历演数天不衰,盛况空前。当时流传有这样一道民谣:「正月立春竖竹杆,竹曝家小保平安;初二、初三祠堂边,搭台上演大腔班;初四开始扎花灯,十二、十五迎桥灯;福门全家上笋山,劈路养竹做笋干;初九天公生日饮一饮,初十走亲即返乡。」这一时期,丰田戏班常应邀在外演出,足迹遍及邻村三百寮、青水池及大田县的上京、太华、石牌、洪湖、德安,永安市的上坪、九龙、贵溪、大后溪、西洋,三元区的龙安、莘口、水口等乡村。

恰是这一时期,由南宋时期在青水龙吴村定居繁衍的王审知后裔因家道衰落(全村男丁只剩一人)到距丰田洋村十余里的三百寮村上门为婿,并在此繁衍生息。丰田洋的大腔戏班常到此村演出,是否受其影响,王氏后人引入大腔傀儡戏,由于没有记载,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分析明末清初丰田洋大腔戏及三百寮(王华先祖由三百寮迁黄景山村繁衍)大腔傀儡戏,显然二者互为影响。如下表:

 

 统七姓来从固始,镇八闽肇自唐封

另外,万福堂戏班的戏神传说里,有田清源用「木瓜」一词之说,而闽西的「戏神」传说中未见此说,应该不是源于闽西之路;又据万福堂的光绪癸未玖年由「子桂」抄集「皇君记」的手抄本《白蛇记》(又叫《海游记》剧本)情况分析,《海游记》为闽北的首创,不由使人联想这其中的联系,是否万福堂源于这路,因缺少佐证,只得留与方家考证。

 

(二)大腔傀儡戏与民俗的关系

 

承传几百年的大腔傀儡戏,伴随着客家社区的民俗习惯生存下来,直至清末「乱弹」班的出现,受到了生存的挑战,这是历史的进步,如观众普遍接受新鲜的伴奏乐器、唱调曲调等,使得大腔傀儡戏面临着消亡的境界,但汉剧(祁剧)傀儡戏仍顽强地得以生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客家祖地社区根深蒂固的民俗使然。如当地的神祗信仰,社区民众的消灾、祈福心理,永久性的戏台设置等等。傀儡戏相比于人戏,具有人员少、道具新奇(木刻的人也能端茶喝酒等),报酬少等特点,从这一角度而言,演出市场也更广阔,故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按照传统的父传子、子传孙的收徒学艺方式,又有着不易分割的亲缘、血缘关系,极具持久性,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延续下去,这是无疑的。

 

(三)剧情融入当地传说、特色。

 

万福堂承传之剧目,戏里部分情节有所增删及更改,几乎各本剧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改,或融入当地大众知晓的故事、传说、谚语,或改换人物名称,这恰是戏班为生存或增加戏曲吸引力、可看性所作的努力,也正是同一剧目而各地内容、情节不尽相同的原因所在,对于傀儡戏渊流、剧目承传方式,各地风土民情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如《度仙记》剧情里,有「蕉广利破水仓」之情节,说的是蕉广利为解救福清县旱情而打破北海龙王的水仓一事。而当地有一说法,即北方闪电,南方不下雨,原由就是因为蕉广利已将北海龙王的水仓打破了,闪电归闪电,却是没有水下的。再如《度仙记》里的「唐朝末年,时值黄巢起义造反」这一情节,这是剧目流传以来即有的情节,而万福堂已将其改为「唐朝末年,时值番邦造反」,原由就是建国后赞黄巢起义有功,戏班为生存不宜说「造反」之词而改。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