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从永安贡川陈氏家族发展看客家社会家族制的演

2009-09-17 16:54 | 刘晓迎 |

由移垦而孕育形成的客家民系,充满了艰辛与神奇,客家先人由北而南,秉承中原传统文化,挟先进生产技术,运作于南方荒原之地,为了生存空间,在不断迁移和定居后,千百年来,其家族制形式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即早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体现于举族迁徙,合族迁移;到以地缘为依托的聚族而居,几代同堂,合伙开灶;到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后的大家族小家庭制,修建香火厅、祠堂,修族谱并播迁四方;直至现在为了谋求更广阔的空间,共同进步与富裕,而广联族亲,追本溯源,加强联系,寻求合作等,始终遵循、保持着尊祖敬宗报本这一特征,即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内聚力,以地缘为依托的家族团结,以寻根谒祖为报本的宗族意识,这或许正是客家人不同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特征之一。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陈氏家族从公元741年入闽定居至今所走过的发展历史印证了上述观点。

一、入闽定居

陈氏在中国居十大姓之一,总人口达七千余万,占全国人口6.8%。而陈氏在南方福建,有陈林半天下之称。追溯陈氏的来源,其公认的先祖为胡公满——舜帝后裔。由舜生商均、箕伯,商均生虞思,箕伯生虞遂,当舜帝让位夏禹时,曾封商于虞(今河南虞城县),封虞遂于遂国(今山东宁阳县)。至商时,商汤灭夏后,曾封虞的后裔于陈,即古城丰氏部落,居住在商丘附近陈国故地;周代初,周文王将长女嫁给妫满,受封于陈,从此显赫。

陈姓始自胡公满,从胡公满到闵父传二十世,二十六代君主,历时五百八十八年,亡于楚惠王。春秋中期,陈历公子陈完,为王位斗争避内乱于齐改姓田,有一支改王,另一支轸相于楚封颖川侯,迁回颖川故地复姓陈。其后,子孙繁衍于颖川播迁各地,故天下陈氏后裔以颖川郡为标志。

公元741年,一位叫陈雍的八十高龄老人,举族从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为避即将来临的社会动乱,千里迢迢迁徙到闽宁化石壁,随后留长子陈苏居宁化,又携次子陈野一同到南剑州沙阳西门马坑(今沙县水南),最后选择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定居,贡川遂成为闽西北陈氏家族的发源地。

陈雍,贡川《陈氏宗族谱·雍公传记》载:“雍公字月铭,胡公六十一代孙,汝南令摄公之子,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生,世居吴兴(今浙江长兴县),少好学多才以辨博善文,年二十官拜郡守,以贤良方正被举于朝对策百余人,高宗独善其对。永淳元年(682年)推为中丞。历经武后、中宗之变,闻韦后执政,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弹劾。及玄宗及位,复召赴内阙,命崇政殿赐坐,询以民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携次子野公迁南剑州之沙阳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公年八十岁矣。夫人郑长史女生三子,孟苏迁宁化石壁,仲野居发冲,季运迁闽县(今福州,含长乐、闽清县)。公终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享寿九十有一,同妣葬在发冲罗坑口落地梅花形”。

陈雍不算是陈氏最早入闽者,因为在南朝时,陈氏已是闽中四大姓之一。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也即在雍公入闽之前72年,一支以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武装移民集团就大举入闽,陈政就是后来称之的“开漳圣王”。就雍公家族来说,其入闽历史可追溯到其祖父陈谭,担任过漳州刺史,其父陈摄,担任过汝南县令,后逝于闽,葬于泉州之隔村。正因为祖父辈都曾入闽为官,且父亲葬在闽地的缘故,故有雍公入闽定居之举。

当然,选择入闽,定居何处,合族还是分散居住?雍公都有着非常人可比的深谋远虑,久居官场的雍公深知,家族处于太湖流域的吴兴,太靠近政治中心,一旦发生动荡将祸及家族生存,子孙难保,而闽地远离政治中心,朝廷鞭长莫及,相对中原来说是个“世外桃源”,故雍公追随父辈脚印,作出举族迁闽的选择;其次,定居何处将决定迁徙路线,“百事孝为先”,其父葬在闽地,闽地就是雍公选择的最后目的地,进入闽地当时有两条路线选择,一是进入浙江,翻越仙霞岭进入闽地,一是溯赣江而上,翻越武夷山南脉站岭隘口进入闽地,而由长兴到最后的宁化石壁、固发冲定居点来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雍公是沿鄱阳湖流域及赣江流域,溯江而上由赣南进入闽地宁化石壁的,这也是当时北民南迁走的最多的一条交通道路,这也可从长子留在宁化石壁得到印证,因为长子一般都是留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显然雍公进入闽地第一站是宁化石壁。其次,入闽定居何处?合族还是分散?雍公仍从家族安全、发展考虑,选择了僻静的山区(宁化石壁、沙阳)而不是父亲葬处的较热闹的沿海泉州,并留长子居宁化(八十高龄的雍公,本应与长子同住,然而,雍公长子陈苏也属老者,以二十年为一代,这时约有五六十岁),携次子再迁沙阳,又让小儿子陈运再迁闽县,不再合族居住,上述举措都是雍公深谋远虑之举。

由早期的长远打算,才有了绵延世族,科甲联登,派衍支藩,遍及海内外,终成为闽西北的一大望族。

 

二、家族制的演变

 

人类的延续和发展,亦在于不断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客家人的崛起播迁,客家人不断演变的家族制,都与适应当地环境有关,即朝廷的改朝换代、战乱,地理环境的改变,居住地的生产、生活承载量,播迁的起始等都有直接的关系,直至演变为现在的客家社会家族制。

早期,家族制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依托的,雍公家族的举族迁徙、定居正是如此,其他异姓亦同样。雍公入闽后,本着家族安全的考虑,分散居住不再合族,是迫于无奈。然而一旦定居下来,遵循的仍是中原传统的家族制,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仍要象迁徙时一样,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举合族之力,方能克服诸般困难,求得在异地落根生存,故靠的是血缘关系,强化家族的内聚力。从雍公公元741 年定居贡川起,至北宋末,雍公第十三代后裔麟公,陈氏家族都在贡川生息繁衍。雍公以孝悌修家,忠信交友,礼义处邻,廉耻存身,蹈中守常,陈氏家族迅即崛起,后裔科甲蝉联,先后登进士第达十多人,尤其是八世祖文余公生九子,俱登进士,女婿也同登进士。闽理学四贤之首杨时曾赠联曰:“半璧宫花春晏罢,满床牙笏早朝归”,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亦赠联曰:“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陈氏家族遂成为远近闻名的“士大夫之家”,奠定了闽西北人文鼎盛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家族制,以合族居住为主,家族紧密团结,其社会声望和影响都达到了一个顶峰阶段。

其后,由于家族的繁衍及外姓的不断迁入,小小的贡川已容不下众多陈氏子孙在此生息发展,故从第十四代起,南宋末元初,陈氏子孙为避战乱,开始向周边播迁,范围涉及本县乡村,周边大田、尤溪、清流、明溪、泰宁、将乐,乃至永春、德化、漳平、漳州、龙溪等县。这一时期,陈氏族人以贡川大本营为依托,四处播迁,寻找适合生存发展的定居点,形成了四面开花的局面。反映在家族制上,既有向外播迁以血缘为纽带的周而复始的家族制,也有大本营以地缘为依托的家族制,其特征是大本营内大家族小家庭,外迁者以血缘为纽带合族居住。

其后,明清时期,外迁者再播迁,家族制由合族—大家族小家庭,周而复始。后裔子孙遍及八闽大地,播及邻省及海外。如宋末元初时,陈五八公由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其后建置宗祠,祠宇相传,约有十余辈。据《蓝田始祖履历实据序录》载:“五八公,号云峰,文音公之子,本延郡沙县华族人也。当南宋时人。宋鼎衰微,至理宗、度宗、端宗、恭宗之季,元兴蒙古,宋鼎将倾。我祖被元兵侵逼,寇宋避乱,与二三兄弟同避处于漳郡焉。先人记云:五四郎居忙恫洋,五八郎居永福,五七、五九郎居安仁、感化二里……大约吾宗自始祖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生于元,自七世以后俱生于明……”之后,到了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后裔陈时由蓝田再迁播四川三台县(今绵阳市三台县)定居。三台《陈氏族谱·序言》载:“吾族自闽省以来,未暇悉载,但即延平府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族衍人繁,蜚声黉序,柱石国朝。”

上述与大本营客家人外迁时间大体一致,即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或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期,都为避乱而播迁外地。截至同治四年《陈氏族谱》载,迁入四川的7口人,近百年的繁衍后已达700余人,现今约在万人左右。

1999年9月19日,贡川陈氏子孙为了纪念唐中丞陈雍入闽1260周年,在贡川陈氏大宗祠举行了隆重的秋季祭祖典礼,来自永安、沙县、尤溪、大田、明溪、将乐、宁化、上杭、漳平、龙岩、顺昌、永春、莆田、南安等地的2000多名后裔子孙,齐聚追远堂谒祖祭奠,表追源报本之情。此后,每年都举办秋季祭祖大典,除本省以外的陈氏子孙,又有来自江西、河南、四川和台湾地区,及分布在加拿大、印尼等国外的陈氏子孙,据不完全统计,雍公后裔子孙约有近千万之数。

由以血缘为纽带的合族迁徙、定居,到现在的分衍四方、大家族小家庭,每年裔孙代表回祖地参加祭祖大典,历史已跨越了一千二百多年,其家族制完成了合族、分散、大家族小家庭的历史使命。由初始的合聚到现在的每年一次大合聚,又让我们窥视到了客家人不同于其他汉民系的特征之一,即宗祠的普遍建立,对祖宗的隆重祭拜。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