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建土楼之母”———石壁土堡的渊源与演
历史上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民南迁渐进至闽粤赣三角地区,并到达今三明地域内的宁化石壁等地,便将城堡、坞堡等建筑形式传入了上述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生存条件的改变,城堡、坞堡等经演变而成为堡寨、土堡、土楼。并播及周边地区,一路在本地区承传、演变,形成如今分布在宁化、清流、明溪、将乐、永安、大田、沙县等以防御性为主的三明土堡;另一路伴随着以古石壁地区为中心的客家子孙外迁而传到闽西、闽西南一带,继而演变为如今的“堡宅合一”为主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从历史渊源说,三明石壁土堡乃是“福建土楼之母”。
一、三明石壁土堡的渊源
三明土堡历史悠久,土堡的创建与南迁的客家先民关系密切,其兴盛与客家民系的形成息息相关。“隋大业之季……其时土寇蜂举,黄连人巫罗俊者,年少负殊勇,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1)由《宁化县志》记载可知,三明境内土堡的出现,其时间可追溯到隋朝唐初。而由三明境内记载的资料、土堡遗址和现存的土堡来看,土堡的种类、布局、建筑材料及建筑方法,与两晋时期南迁的中原汉人故地紧密相关,即三明土堡与黄河流域建筑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其演化大体经历了城堡(坞堡)—堡寨—土堡—土楼这一过程。 要了解城堡到土堡的演化过程,先说说客家民居的发展历史。
(一)客家民居
以宁化古石壁地区为中心的本土民居建筑形式,经历了从茅棚到土墙屋,再到砖木结构封火屋的过程,现常见的民居种类主要有土墙屋、椿凿屋、封火屋,其建筑类型又多种多样,如殿堂式、五凤楼、府第式、围龙屋、走马楼、土堡、土楼等。 土墙屋:以土作墙的土木架构民宅称土墙屋。石壁一带建造土墙屋,其筑墙办法有二,一是预制泥砖,也称“土砖墙”,制法为以粘土加入稻草段,浇水踩烂,使之粘糊,再用木模方框(一般尺寸为1.2×0.6×0.4尺)印压成块,晒干即可待用;建筑时以砖长为墙厚,侧卧状成排迭垒,通常在上下层之间加些粘土泥浆,就可垒起二至三层楼高,许多土堡内的子墙常采用这种方法。二是夯土筑,又称“舂墙”,用长约五尺、宽约尺许的厚木板作夹板,一端与长约1.2尺的木板连接制成“墙枷”,当毛石墙基垒好后,即可将墙枷架上,经填充粘而不糊干湿合宜的黄土,用“舂手”分层夯实,中埋“墙绷”(竹片枝条)增强其拉力,填满后退出再舂一“枷”,使其首尾相接,连成一体。之后一道又一道,夯迭而上,层层加高,直至设计高度为止。采用生土板筑和木构架而成的土墙屋大多为两层高,有所谓的“上不过七,下不过八”之说,即上层不宜超过七尺,下层不超过八尺高。 椿凿屋:宁化一带,还有以木头为主,因地制宜的木结构楼房,即在崎岖不平的山林或丘陵地方,采用立柱支架,在柱上调整“凿”孔“穿”榫的位置,求得水平基准,再架梁铺板为地,架起木屋来。这种根据山区地势条件,灵活布局,宛如空中楼阁的建房方式,在于这片土地上曾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不过,此种木结构建筑最大的缺点是“畏火”。 封火屋:此建筑方式的产生源于防火,为砖木结构,屋左右两侧采用青砖砌成,其墙体高出瓦面约三尺左右,分成若干段阶梯。所谓“砖墙”,并非实砖体,只是用砖砌墙面,墙内全是天然的砂石,其砌法有两种,一种是砌“斗方砖”,即一道平砖一道侧立砖,平砖伸入墙体,侧立砖面朝外,首尾相间,构成墙面;一种是砌“骑缝砖”,砖块全取侧立式,一块砖面朝外,一块伸入墙体,上下前后的砖缝交错,其横截面组成首尾相间的“T”字花格。内空均以砂石填充。 从落脚时简易的茅寮、窝棚,解决的是遮风挡雨,有一个落脚的地方,石壁地区历史上的“三十六窝,七十二寮”说法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只不过初来乍到,住宅多是仿土著民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此后,原分散在山村野岭的住民,为防盗寇入侵及土著的排外,由分散居住而聚族而居,便在开阔地区仿中原小型宫室、士族府第的模式建造住屋,便进入了土墙屋时代,从建筑形式和结构来看,分为两大类,一是厅屋组合式,包括殿堂式、五风楼、府第式、围龙屋、走马楼等;一是土堡,包括方堡(以宁化为主)、前方后圆堡等。 殿堂式: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建二厅(堂)或三厅,以二厅为多;宁化称前厅为“下廊”,正厅为“上厅”,正厅后还有后厅,宁化称“堂前”;三厅者,为前、中、上三厅。厅为一层;厅两边为次间、稍间,为二层,高度与厅相同;前厅与中厅之间、中厅与上厅之间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整体布局呈方形,为主屋。主屋两侧再建横屋,横屋与主屋的两头平齐,房门均朝向主屋;横屋与主屋之间留有回廊,宁化俗称“马槽”;横屋以若干个“花厅”分成若干生活小区,供子女分用;横屋一般为一层平房,亦有两层的。殿堂式的特点为:规模小,结构简单,整体呈方形,横屋比主屋、后楼低。 五凤楼:其形制与殿堂式围楼相类似,区别在于整体主屋前低后高,逐级升高;若是地基为山地斜坡,则楼内厅堂、横屋均随地势呈阶梯式升高;顶瓦呈会叠式,飞檐多为5层叠,从远处看犹如展翅的凤凰,故名。特点为:前低后高, 后侧主楼最高,顶瓦呈层叠式。 府第式:其形制与五凤楼相似,一般为“三堂二横”式结构,且规模较大,各种设施较齐全,楼前设有门坪,以门楼围墙分内外,前有“门口池”,内有庭院作晒坪;主屋后有“后龙树”。特点为:前低后高,主楼高,出檐大,整体呈长方形,加上“门口池”与“后龙树”,整体又呈椭圆形。 围龙屋:其形制与府第式相似,区别于“殿堂”后面再加一弧形楼。特点为:规模大、功能较齐全,整体呈前方后圆。 走马楼:是三明客家人适应山区生活、克服复杂地形、解决多雨潮湿环境、灵活多样建造房屋的典范;其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形和回字形等;层高一般为两层,一层设为厅堂、厨房、谷仓及畜厩、厕所,二层为卧室;因其具有“干栏式”干爽、防洪、通风、避潮等特点,又有对方形土楼“简化”、“开放”后简单易建、省工省料的实用,故受到客家人的青睐,闽西北三明各地均可见到它的身影。 上述建筑特点: 1、除走马楼外,讲究坐向,布局严谨,常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观堂皇,美观大方,由空中俯视,乃太极图形。 2、虽然民居形式多样,但普遍的民居模式最后演化为“四扇三植”屋,即四扇墙三植屋,一厅配两厢房(次间、稍间),均高二层。 3、“椿凿屋”渐渐消亡,原因是木材奇缺;土墙屋占多数,分为土夯板筑和土砖(粘土加稻草做成的方砖)砌成;亦有采用砖木结构的,多为封火屋,如宁化县泉上镇延祥村的明代建筑群。
(二)土堡探源
宁化土堡,其“前身”便是土墙屋。当客家人聚族而居,屡受流寇骚扰时,为了便于集体防御,于是建起了全封闭式的“土堡”。土堡是当地人对大型土楼的称呼。在宁化一带,土堡都是方型的,历史上所建数量不是很多,约三百余座,其原因是唐末客家第二次大迁徙时,北方移民蜂拥而来,一时高达四比一的客主比例,使土著不敢轻易冒犯,建土堡主要是防匪寇入侵用作临时避难之所。 西汉时期,在西北边陲还出现了坞堡这一建筑形式,从对出土的坞堡模型及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坞堡乃由城的建筑形式演化而来,其特点是四隅建有角楼。坞堡传入中原约在王莽末年,当时的显贵大族纷纷修坞筑堡,即使是千里之遥的广州受其影响也出现坞堡建筑,如广州市出土的东汉坞堡模型(2)可窥一斑。四周建有角楼,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种小型的城或小型的城堡。明以前,宁化是否建有坞堡已不可考,而始建于1654年的宁化泉上土堡即是坞堡,其墙顶四向筑有‘铳角’。宁化早期的方堡,用黄土(生土)夯起四方形的高大围墙,墙厚是一个房间的纵深加走廊宽度,可达一丈五以上,二层的房间以底墙为地面,走廊朝里,对外开内大外小的射击孔,并建有“二点金”角楼,当由坞堡演化而来,即形制结构上一脉相承,平面均为方形或矩形,外立面为高大坚固的墙;坞堡四周建有角楼,宁化方堡一般建有对角的“二点金”,其位置大多选择在易守难攻、便于进退的安全地带,甚至有的建于小山头上,还在前方扼要处设“寨”,修有战壕等防御工事,这种堡寨结合的形制正是从城堡、坞堡演化而来,此其一;其二,汉代的坞堡内已有“厅堂”,但是其功能不详,而从大量出土的坞堡模型来看,“厅堂”功能之一便是祖先灵魂安息的地方,今日三明各地的土堡,其中间开天井的方堡后向厅堂或是堡内建筑的“厅堂”,乃是安放祖先灵位并从事祭祀祖先活动的场所,亦是一脉相承;其三,东汉六朝时期的坞堡内部,辟有手工业作坊,同时从事家畜家禽的饲养,此种封闭性的自给自足的安居生活方式,与相承至今的三明土堡并无二致。 从用生土板筑和木构架而成的土堡建筑来看,不论是方形土堡,还是围龙屋(前方后圆)、五凤楼(九井十三厅)等,三明土堡都是客家地区早期民居的代表。从土堡来看,采用生土板筑这一建筑工艺便是源于中原,而与古石壁地域当地土著多是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明显不同。据河南安阳后冈遗址龙山文化层考证,在6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了4000年前的38座房基,其房基的台基、土墙、垫土等均采用“夯土法”筑成,即先在地面垫土筑起高于周围地面的台基,然后在台基上挖出建墙的沟槽,再用处理过的纯黄土在槽内筑起土墙(包括土坯墙);屋内垫土亦是先夯打结实,再拍打垫土,最后用白灰抹面;另据河南淮阳县平糧台发现的4500年前的古城墙遗址,其城墙残高3至5米,底宽13米,顶宽8至10米,是采用小板筑堆法筑成的;而在河南郑州的商城遗址发掘的3500年前的古城墙遗址,是采用分段板筑法逐段延伸建筑的。上述板筑建筑法,与宁化石壁为中心的三明客家人夯土板筑法有种种相似之处;墙体内放入竹片杉条,则可追溯到汉代筑造长安城墙时期,那时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建造烽火台或在沼泽地段建造城墙时,为增强土质粘性,常用芦苇充作“絍木”(墙骨)。 殿堂式、五凤楼形式亦源自黄河流域的传统建筑文化。如宁化石壁的九井十三厅“大夫第”,长方形的布局,是以正厅、前厅、后厅及大门、门楼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的,讲究对称、主次;进入门楼,迎面即是一口大池塘,池塘左右各一个花园;大门前有一游坪,其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水池,亦讲究对称。这与3500年前的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商之际的王家宫殿,是由堂、庑、庭、门等组成的主次分明、布局严整的建筑颇为相似的;亦与陕西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村发现的西周初期殿堂式建筑一脉相承。如岐山风雏遗址,是以上门道、前堂、过廊、后室为中轴,前后二进、东西厢房配置,讲究左右对称。 上述种种相承关系显示,历史上西晋“永嘉之乱”后,城堡、坞堡这一建筑形式流入了宁化古石壁地区;而后传及清流、明溪等周边地区;并随着宁化客家人的外迁而传到闽西、闽西南、粤东一带,这与上述两地的客家人其祖先十之八九都由宁化石壁迁出有密切的关系。
二、土堡的建造习俗
高大壮观的土堡令人惊叹不已,而夯筑土堡的工具却简单不过,出乎人们的想象:墙枷一副、舂手两根,大小拍板若干,各种鲁班尺、杨公尺、三角尺、水准尺若干,泥刀、竹刮刀、锄头、铁锺,木铲、铁铲、簸箕若干,及绳线一盘等。这些简单的工具造就了宏伟壮观的客家土堡,除了不断改进的夯筑技术手段之外,有人说亦是高度发达的客家宗族精神所然。 通常,建造土堡所需的程序有:选址、伐木、动土、平基、定磉、驾马、穿扇、封基、夯墙、竖柱、上梁、锯檐檩、钉屋檐等十八道工序,三明各地大同小异,基本一样。永定一带则为选址、开地基、打石脚、筑墙、献架、出水、装修等,工序基本相同。 北宋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曰:“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若按此法,则一座四扇三植的二层土墙屋墙体占宽将达到一丈五尺,几与室内空间等宽,无论占地面积还是工程建造都使经济不发达的客家人难以承受。聪明的石壁人改进“舂墙”的尺寸,用长约五尺、宽约尺许的厚木板作夹板,一端与长约1.2尺的木板连接制成“墙枷”,当毛石墙基垒好后,即可将墙枷架上,中填经过洒水拌和的黄土,即手握成团撒地即散干湿合宜的黄土,用“舂手”分层夯实,中埋“墙绷”(竹片枝条)增强其拉力,填满后退出再舂一“枷”,使其首尾相接,连成一体;如此一道一道,层层加高,直至设计高度;此改进之夯土板筑技术,墙高二丈,墙厚竟不足一尺半,即使再加高一层,也不必增加墙厚。这对宋以后土堡的建造节省了大量的财力与劳力。 宁化一带建造土堡都以粘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并在宋人《营造法式》基础上改进夯土技术,使中原的夯土板筑技术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继而建造起宏伟壮观的土堡,而后在三明各地被普遍采用,直至随着石壁人的外迁而传往闽西、粤东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其建堡习俗多而杂,仅举舂墙为例: 舂墙:墙脚砌成干固后,便可以上墙枷夯筑土墙了。由于墙体宽度大,又是采用生土夯筑,第一步是在墙基两侧各夯一枷板墙,每侧首尾相连,一道又一道,连成一圈,之后在两枷之间再填土夯筑。如此层层加高,中间需停工3-5日,以待墙体干燥结实。每枷夯筑填土,分4-5伏土不等,每两伏土时需放入竹片木条,俗称“墙棚”,起拉结作用,以防开裂;堡墙转角处的“墙棚”要选较粗的条木, 固扎成L形,以增强拉力,使土墙不易倾斜变形。夯筑土墙看似简单,其实有许多讲究,如用“舂手”分层夯实时,需每伏土沿宽度、长度两个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舂一个窝,此窝需重杵,即连续舂两下,使土相互黏结。此外,行墙一周后要反方向进行,即轮流夯筑,求得墙体更加牢固;在墙体还未被风干之前,需要采用大、小拍板对墙体进行修补,使墙面平整、光滑、结实;墙体的下宽上窄也有讲究,每层收分自下而上,只收墙的内面;若是向阳的一面,其墙体要有意识地倒向背阴一侧,让向阳的墙体经过收缩后自然回正;通常一层墙体夯筑后要停工半年时间,使墙体干固坚硬。所以说土堡的建设工期较长,需3-5年时间。 舂墙者在建堡期间,与堡主一样有许多的忌讳,如不得说“跌死”、“倒塌”之类的不吉之词;工匠的工具如尺、墨斗、木架等不得被妇女踩踏或跨越,否则不吉利,尺寸将会出现误差等现象,当然这具有迷信色彩,却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建堡者的心理定势,以祈建堡顺吉。此外,堡楼层的棚桁以单数为吉,如7、9根为宜;瓦桁(承载屋顶)亦是一样,以11、13根为宜;承载瓦片的桷子,则以双数方吉利,桷子间的距离以6.2寸至6.5寸之间,而不得6.1寸或6.6寸;当放置和钉住桷子时,匠人要边念“天、地、人、富、贵、贫”,边依序放置桷子,最后要合天、地、富、贵四字方吉,忌于人、贫二字,俗谓:“钉天钉地莫钉人,钉富钉贵莫钉贫”;再有,桁木的放法也有讲究,即头尾朝向不一样,一般说,桁木应桁头朝左,桁尾朝右,对着厅堂的桁木,则应全是桁头,桁尾一律朝外,以示堡主对祖先的敬重,以祈合族兴旺发达;上厅堂承瓦的桷子料,讲究的一根到底用料,中间不对接,取自同一根杉木,一根锯成四片使用,不能多也不可少,取“和合”意,中央桷子若是用同一根杉木所锯,不掺入其它杉木桷子的,堡主更喜,取“千年和合”之意。
三、三明土堡的演变
作为一种空间体量较大,以防御为主,对外实行封闭、对内又可提供族人(村民)生活一段时间的天井式民居,从隋末唐初始,历经宋元时期,经过明代的早、中期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期,并一直延续至今。其演变经历了城堡(坞堡)、堡寨、土堡(土楼)等阶段。
(一)城堡(坞堡)
1、最早的淮土城堡。位于今宁化县淮土乡淮土村的城堡遗址,始建于隋末唐初:“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这是三明境内所知最早的城堡。 2、宁化泉上城堡。始建于公元1654年,位于泉上村东北部,原地名麻布岗。据载:“土堡为四方堡,长、宽各130 米,板筑土墙高达10余米,厚6.7米;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墙顶四向构筑‘铳角’;土堡内有南北方向7条街道,东西方向2条街道,每条街道贯通;堡内住有120余户人家,有水井2口;堡墙外四周有深水沟防护。”(3)当年李世熊先生在所著的《寒支集·堡城记》记载为我们留下了一窥土堡真实面貌的记叙:
四周于一百六十丈畸。城厚一丈,城外马道一丈,道外浚濠广二丈。即运濠土 以筑城,城垒石为址,石址出土者二尺,城当高一丈七尺畸,末杀于本十之一。女 墙高可隐人,厚杀墙基十之七。城上马路广七尺有咫。正西城门广一丈六尺,卷石 为瓮,高九尺。上有城楼建万事,可合众坐议也。城门连接为铳城,广四丈二尺, 深二丈八尺。下三面列铳眼,附城监楹架板为马道,周栏面垛,可了可坐守也。转 南角开门出口,砖为柱者,厚三尺,……正南之午开一门,挹南峰之秀,广丈有二 尺,高九尺,上盖巨木三层然后载土,亦覆以楼齐如墙城。南之亥,北之巳,各虚 地一丈,为井方六尺,汲路三尺,井深九尺。汲道中弄达铳城,便街居者赴警也…… 各覆以楼,监楹架板,与大城齐,三面皆垛,亦可了可守也。城内区分五进为正屋, 以居本宗。每进纵四丈六尺。横二十九丈三尺,宽隘惟居人自定。
3、大田县广平万筹村上筹堡遗址(俗称假城)。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4年),由村内宗谱记载的“上筹堡形图”(4)来看,上筹堡为椭圆形土堡,且占地面积广,“周围丈数百有二十,内六街三堂。”该堡坐北朝南,于堡前、堡左(朝东)开二门。堡内三堂坐北朝南建筑,故堡内有六条东西向街巷。堡内三堂建筑,分上、中、下堂。后堡楼为圆弧形,盖有二层堡楼,其余三面为堡墙,墙脚为块石垒砌,高度占堡墙的三分之二,上为夯土,远眺土堡甚为雄伟,故当地人称为“假城”。 上述城堡(坞堡)中,淮土城堡与上筹土堡为城堡,面积宽广;而泉上土堡为坞堡,墙顶四向构筑‘铳角’。
(二)堡寨
堡寨,堡寨,是先有堡后有寨,还是先有寨后有堡,已不可考。但在出现大量土堡时,同时也出现大量的山寨,却是有迹可循。 以宁化县泉上镇为例。泉上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地处宁化县东部,东临明溪县盖洋,西靠湖村、水茜,南接清流县嵩溪,北连明溪县枫溪、夏坊,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自唐至五代,泉上镇境内人口稀少。宋代,大批中原汉人迁入泉上,至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温泉团时,有人口3000余人。明成化七年(1471年),改团称里,泉而上称泉上里,泉而下称泉下里。明末清初,天灾人祸,社会动荡,全境建有山寨17处,有名的有九龙寨、仁和寨。九龙寨位于延祥村口,距泉上镇约35里,与清流县嵩溪交界处,海拔816米,四周悬崖峭壁,唯一路进寨,地势险要,山顶有九个小山如“九龙”盘旋而得名,寨内宽阔可容万人,并有天池、水井和农田几亩;山寨围墙系毛石砌成,高1.5米,宽1米许,为明代所建。清顺治五年(1648年)一月,南明永宁王妃彭氏,率领范从寰、廖必明二将,由石城经禾口、中沙、乌村进驻延祥九龙寨,聚2000余众抗清。二月,清廷派重兵围困,彭妃率众突围前往归化,后遭清军围追堵截,彭妃被捉,不久被杀于汀州灵官庙。史料记载(5),清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农民军建昌四营溃军进入泉上,烧毁邱坊民房数十间,又攻罗坊、官衙坊,打破三寨,烧毁民房1000多间,绑架男女肉票500多名,都批票索赎,有的诸生、闺女,富家送了钱,仍被杀害。正是人祸动乱时期,泉上山寨如雨后竹笋般耸立,土堡这一防御性建筑亦应运而生,境内出现泉上上土堡、泉上坞堡、豪亨土堡、延祥土堡、谌家地土堡、铁罗坑土堡等。 又如大田魁城村,开村于唐朝开元元年(836年),自明初至清代同治年间,修建起了许多山寨及土堡,山寨有牛头寨、龙门寨、莲花寨等,土堡有太平楼、步云楼、镇中堡、聚星堡和后城堡。 说起山寨,比较有名的是莲花寨。莲花寨位于水尾处,因地形奇险,寨内又有清泉供给,具有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可长久安居的特点。据载:“明朝嘉靖戊子年(1528年)天下大乱,有十九都陈友谅在延平称王,劫掠各处,人们自相谋害,不敢外出。至庚寅年(1530年)本乡人民聚莲花寨,住居达十八年之久,干戈宁静,始得归耕。” (6)而处于魁城村东面的岩坑龙门寨亦有不解之谜:相传,龙门寨始建于明末清初,方圆近百亩,寨内有奇井一口,水不流亦不沽;清时为强人所占,建国前此寨仅剩寨堂一座,现只存残墙、石拱门等。20世纪50年代初,因山下不慎失火,殃及寨内。山火烧了三日,众人见寨内仍浓烟滚滚,逐进寨内查看,发现烟起处乃是稻谷在焚烧,一时称奇。寨内早已无人居住,村中七八十岁老翁更是记不得有人入住寨上,何来稻谷?有人将谷扒开,只见颗粒分明,虽年代久远,却色泽如鲜;估计是先人避难存放至今的,不知几多年代了。 再如永安市的小陶镇的大陶洋片区,明朝以来割图不割地等原因,造成明、清(清沿明制)时期小陶境域紊乱,遇有社会动荡,寇匪横行,官军救护不及,导致小陶境内的山寨和土堡耸立,成为永安境内山寨、土堡较多的乡镇之一。相传,清乾隆前并无小陶这个地名,传说乾隆年间,有一年乾隆帝下江南微服私访,由漳州进入宁洋境内,在孔党这地方不料碰到强盗,由于是微服私访,就是堂堂的天子也摆不了威风,而且被强盗追杀。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乾隆帝一行人只得东躲西藏,直到躲进冯氏祠堂才幸免一难。在祠堂隐藏三天后,乾隆帝才出得祠堂不久,却又被强盗发现,于是乎赶紧逃命,一直逃到十多里外的石头峡石头寨,方保住性命。这石头寨就是当地乡民防匪寇修建的,寨内储有粮食、水等物质,乾隆帝安安稳稳地在寨内度过了七天。终于,由于强盗攻不下山寨且没有吃的,只得退去。乾隆帝这一趟十分狼狈,临走时对乡民说:“这寨要改名,就叫皇城寨吧!”年代一久,“皇”“黄”谐音,乡民称其为黄城寨,对乾隆帝在冯氏祠堂躲避三天的这个地方称之为“小逃”,而对躲避七天的山寨地方称之为“大逃”。后来嫌“逃”字不雅,用“陶”字取代至今。
(三)土堡(土楼)
“先有客家人,后有客家土堡;先有客家土堡,后有福建土楼。”这一句话足以涵盖了土堡土楼的演变发展历程。 唐宋时期,三明境内所建土堡不多,其原因主要是南迁汉人反客为主,客主比例悬殊。今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的方云寺堡遗址,就是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夏阳乡志》“风云寺堡”载:“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兵侵犯中原,宋室江山已失大半,端宗赵昰在右丞相文天祥的护驾下出巡南剑(今南平市)路过御帘,突然轿帘被风卷落地上,本地张幼厚发觉拾还,帝喜赐誉村名‘御帘’。同时又感御帘村西北的风云寺甚能风化民俗,随即许诺寺始大兴土木,且附选在寺后右侧高处筑一土堡,三层,高三十余丈,可供了望四野,以备退却此寺,防元兵袭击。” 直至十七世纪中叶后,三明境内各地又纷纷建起土堡,历史上大约建有3万多座。 从境内最早的四方堡(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将乐县),到四方堡、前方后圆堡、椭圆形堡、不规则形堡、圆堡(永安市),到四方堡、前方后圆堡、琵琶形堡、不规则形堡、圆堡、土楼(大田县),到四方堡、前方后圆堡(三元区、梅列区),到四方堡、前方后圆堡(沙县),不难看出: 一是延续宁化方堡式样,中间开天井,如宁化城郊乡的社背土堡(始建于1937年)和俞坊土堡,永安小陶寨中村的永盛楼(建于1652年)、新寨村永峙楼(建于1862年)、五一村固吾圉堡(建于清道光年间)、洪田镇黄坑村的黄坑土堡(1855年),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的步云楼(清同治年间)、武陵乡上岩村的聚星楼(清嘉庆年间)、太华镇小华村的泰安堡等。 二是规模较大,堡中套楼。如清流县邓家乡田中村的殿堂式上土堡(始建于1773年);永安小陶镇大陶洋的殿堂式正远堡(1873年),洪田镇忠洛村的殿堂式洋尾土堡(1855年)、殿堂式东山土堡(1857年),燕西街道文龙村的殿堂式复兴堡(清代,具体时间不详)、吉山村的上吉山土堡(清代,下廊上厅式,无厢房,类似殿堂式)、永安市洪田镇忠洛村畔溪自然村的“堡中堡”易安楼(内堡中间为天井,外堡内建筑为殿堂式);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的五凤楼式芳联堡(建于清道光年间),广平镇万筹村的五凤楼式光裕堡(建于1850年)、广平镇广平村的龙会堡等。 三是围龙屋堡(前方后圆式)。如梅列区陈大镇长溪村的茂安堡(建于1857年);三元区莘口镇曹源村的曹源土堡(建于1857年);沙县凤岗街道水美村的双元土堡(建于1862年)、双兴土堡(建于1848年)、双吉土堡(建于1847年);沙县凤岗街道井后村水美土堡(清晚期);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曲尺丘村的敦仁堡(建于清嘉庆年间)、龙吴村的岗陵堡(建于清乾隆年间);大田县均溪镇福塘村的聚福堡(建于1723年)、许思坑村的芳联堡(建于1821—1850年间),桃源镇东板村的安良堡(建于清代,具体不详),广平镇万宅村的绍恢堡(建于1850年,实为土楼)、广平村的鸿禧堡(建于1893年,实为土楼)、丰庄村的延庆堡(建于1736—1795年间)等。 四是圆堡、椭圆形堡和不规则堡。圆堡如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的允升楼(建于1864年),大田县广平镇栋仁村的潭城堡(建于清代,具体不详);椭圆形堡如永安市小陶镇五爱村的黄城寨(建于清代,具体不详);不规则堡如永安市洪田镇忠洛村的易安楼(系堡中堡,建于1844—1847年),西洋镇福庄村的殿堂式会清堡(清嘉庆年间,建筑平面如官印),大田县建设镇建爱村的琵琶堡(建于1628—1644年间,殿堂式,无厢房)等。 这一时期,土堡的结构基本稳定,如宁化土堡的一般结构,四方形的墙体系用黄土(生土)夯成,底层全为墙体,通常只设有一门供出入;二、三层高的墙体,一层墙厚通常为一个房间的纵深加走廊宽度,约一丈五尺;二层墙厚约三尺,房间建在底墙之上;三层与二层相同。走廊朝里,连通全堡上下;墙上设有外小内大的窗口,作为防御射击、瞭望与通风之用;土堡四角对角设碉楼,即是所谓的“二点金”,它可去除火力死角,互相呼应。堡内结构四周封闭等高,个别后向高于其余三向,中间开天井。其功能十分齐全,设有厅堂、卧室、厨房、杂间等,还有水井、粮仓、柴火间、猪栏牛圈配套设施,可容纳整个家族(村民)入住,成为防犯匪寇、抵御外族入侵的堡垒居所。 上述除大田县演变出现的数量较少的部分土楼及部分土堡清后期采用熟土夯筑外,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生土夯筑和设有角楼(炮楼),其中不论是不规则堡还是椭圆形堡、圆形土堡都设置角楼,防御性极强。总体说,是防御性为主的大型民居。
四、三明土堡价值
1、作为宁化古石壁地区早期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土堡的产生直至延续至今,的确令人震撼!然而,透过这种集堡、家、祠于一体的建筑模式,不难发现蕴藏其内的种种特色,主要特点有: 一是突出的防御性;二是求实的经济性;三是讲究的坚固性;四是良好的物理性;五是和谐的独创性。 2、客家土堡与永定土楼的异同点。 一是早期客家土堡很少命名称“某某楼”,由宁化传及永安、大田的土堡与永定一样,基本都有命名。 二是宁化包括清流、永安、大田、沙县等地的土堡采用“生土”夯筑墙体,属继承中原夯土板筑技术的早期传统夯土工艺,故土堡的墙体厚大且裂缝较多,因生土墙体较怕水,故三明客家土堡的墙基都有“小脚”墙基,高度1米以上;而永定的土楼采用“熟土”夯筑,即“三合土”(分湿、干两种,湿夯黄土、石灰、河沙比例为1:2:3;干夯黄土、石灰、河沙比例为4:3:3,也可以5:3:2),故墙体较薄,较不怕水,墙体石基较矮,通常在1米以下,有的设计在洪水线上即可。 三是宁化的方堡大都建有“两点金”炮楼,呈对角分布;由宁化传及清流、永安、大田、沙县等地的土堡建筑,呈“三点金”分布,或前“二点金”,后“一点金”;其特点是防卫视野更宽广、无射击死角,总体防御性较强。而永定一带的土楼大都没有角楼,总体防御性减弱。 四是后起之秀的圆楼,三明的永安、大田亦有,只是数量少,但圆楼门边都设有角楼,防御性更强;而永定的圆楼并无角楼设置。 五是三明各地土堡内建筑厅堂,如正厅(或后厅、上厅)都会设置神龛,上置祖先神位、灵牌或画像等,常年供有香火;而永定一带土楼建筑厅堂内,平常并无放置祖先画像或灵牌,只在祭祀或年节日里才设置。 六是宁化堡、寨的建造,直至土堡的出现,是三明客家人将城堡、坞堡与南方山区气候、地理和环境的要求加以改造的结果;永定土楼的建造,直至圆楼的出现,是永定客家人将堡、寨按“堡宅合一”要求加以脱胎换骨的改造结果。故三明极具军事防御建筑的土堡,在永定演进为具有显著防卫功能的宏伟民居。 3、三明客家土堡与闽南漳州土楼的异同点 由永定县湖坑镇往南十多公里,便是漳州市南靖县的书洋镇,二者相邻。南靖人操闽南语,方言不同,虽然相距不远,祖先大多是由宁化石壁迁移而来,然而遍布各村的土楼与永定土楼总体相似,如熟土夯筑、合家居住等。林嘉书在《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说:“南靖县17姓四类(圆、方、长方、半圆)土楼占有的家族来源中,有魏、林、赖、刘、丘、董、吴、萧、黄、王、詹、邓共12姓,占三分之二强。其中9姓讲客方言,3姓讲闽南方言。”除南靖外,这里要说的闽南土楼,如华安、漳浦、龙溪、海澄等县与三明土堡有以下的不同点: 一是除华安县有纯生土夯筑之外,闽南土楼的外墙,大多数采用泥土、贝灰、沙混成的“三合土”夯筑,而不同于三明土堡外墙用生土及埋入“墙筋”的夯筑。 二是闽南土楼的墙石基较高,与三明客家土堡类似;许多土楼与三明土堡一样平时并不住人,遇到盗匪外敌入侵时,合家入住,共同抵御、避难。 三是闽南土楼内部布局,无位于中轴线上的公共厅堂(指祖堂),而设有位于一边的公共神坛,即祭神多。 四是闽南土楼的楼层大都分为独立单元,每单元自设楼梯,只顶层走廊各单元设门,门开时可以相通;这与三明客家土堡各层均相通、开放不同。 4、三明客家土堡的价值: 一是历史文化价值。它作为七世纪以来各个时代大量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的载体,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自七世纪至今这种奇特的生土建筑艺术的产生、创新和发展,也为特定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客家民俗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 二是“三明土堡”实为“土楼之母”。 其一,永定的堡、寨源自宁化堡、寨;宋末是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移,正如北民南迁进入宁化石壁为传入坞堡建筑形式一样,随着石壁移民向闽西、粤东等地不断地迁徙,由城堡、坞堡发展而来的宁化堡、寨又传入上述地区。永定县城温家的‘郎官第’,占地2千平方米,在纵向轴线上依次排列前厅、中厅、后厅,两侧为对称的横屋,这简直就是宁化石壁‘九井十三厅’的翻版。”应当说,宁化石壁由于人口饱和、耕地供给不足等原因,向外迁移而定居永定,为防御盗贼匪寇、虎狼野猪的骚扰及当地土著民的排外摩擦,为达到长期聚族而居的要求,家乡宁化的土堡与寨居处形式自然成为首选对象,这就是永定许多堡寨的来由。 其二,宁化日益成熟的土墙屋夯筑技术,为永定“堡(寨)宅合一”土楼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化的土堡(寨),主要用于防御匪寇入侵,是由于高达4:1的客主比例,入住只是暂时性的;而定居永定的客家后裔,首要考虑的是能长期为生产生活和防卫需要的居所,即适应当地生存就要对堡寨进行改造。于是,一方面运用宁化土墙屋埋“墙筋”等技术经验来改进土墙夯筑工艺,使墙体厚度大幅度降低,省出底层房间的宽度,墙体高度得以提升且固;另一方面,吸纳宁化“凿空屋”木构架简易轻灵的架筑方法,用立柱横梁偕同外墙来一起架造房间,让立柱分担外墙的承重,同时所有房间墙面,以及二层以上门窗、栏杆、地板等均用木料,又减轻外墙的负载。经过如此的改造,使生活区与防卫区合为一体,增加一层的房间数量,层数亦增加,中间辟为天井,用作采光、通风及公共活动场所,早期的“堡宅合一”模式得以诞生。六百多年前永定湖雷下寨“馥馨楼”的出现,当为这一时期“堡宅合一”的“活化石”。 其三,宁化的“九井十三厅”建筑形式,伴随着永定客家人根基渐稳、经济实力渐强及对居宅质量的追求,翻版成为永定雍容华贵的“五凤楼”,并冠以“某某第”的称号。明成化十五年,永定从上杭县分出,正式建县,其政治地位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永定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后文化方面“人文鹊起,甲第巍科为数郡冠”崇尚读书之风盛行;经济方面,明代引进优质高产的烟草极适宜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其大量的种植面积及烟草加工业的发达,给永定人带来了滚滚财源,亦造就了一批大小富翁。于是,功名显赫或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追崇“高贵门第”的等级观念、尊卑秩序及富丽堂皇的气派,将来自宁化的“九井十三厅”演变为高贵豪华的“五凤楼”。如永定县城温家的“郎官第”五凤楼,高陂、坎市、湖雷等地也有数量不少的五凤楼。 其四,漳州南靖人祖先大多是由宁化石壁迁移而来,遍布各村的土楼与永定土楼总体相似,如熟土夯筑、合家居住等;林嘉书(漳州市台办)在《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指出:“极少数独立于闽南方言区中的零星土楼,如漳浦县锦江楼(圆楼)的林姓家族,则出于石壁;华安县沙建乡岱山村的齐云楼(椭圆形)的郭氏家族、诏安县李氏弧形土楼群(亦称半月楼)的李氏家族、平和县安厚乡梧坑社弧形土楼的曹氏家族等,他们的家族都根源于宁化石壁。” 三是“三明土堡”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之一。由历史上3万余座到目前只剩下不足100座,弥足珍贵。尤其是三明客家土堡的独创性、历经发展演变而保存的完整性(堡寨、方堡、前方后圆堡、椭圆形堡、圆堡、琵琶形堡、土楼),集福建土堡、土楼大全,将有观“三明土堡”而知“福建土楼”的优势,必将成为三明、福建,乃至国内外文化遗产的特色品牌之一。 四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4年8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罗哲文组长视察大田县芳联堡后赞道:“建筑结构奇特、科学,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安安贞堡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对大田县的琵琶堡也说道:“巧用地形,形状奇特!”厦门大学秦长安教授、南京大学地理系包浩生教授考察芳联堡后亦赞道:“福建古建筑一大特色!”“奇异建筑,艺术之彩!”1997年10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乾朗教授、台湾《汉声》杂志社吴美云总编率“中国民居考察团”考察安贞堡后题词:“固若金汤,美不胜收!”等。2007年8月,联合国科教卫委法国专家菲力普先生来北京,见到“三明客家土堡”的照片时感到“陌生又意外”,并十分高兴地说:“跟土楼不是‘同日而言’的东西,很有特色。”他说:“与土楼是一拨的,也是申遗的一部分。”
注释: (1)康熙《宁化县志·建邑志》。 (2)《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章第七节。 (3)《泉上镇志》1989年版,P284。 (4)《荥阳郑氏上筹宗谱》上册,P85。 (5)《泉上镇志》1989年版,P225。 (6)魁城村《麟山志》。
作者:刘晓迎 福建省三明市博物馆馆长 福建省海峡文化研究会理事 福建省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副秘书长 福建省三明市客家文化与华侨研究会副会长 福建省三明学院客座副研究员 联系电话:13850808719 0598-8213796 地址:三明市列西富华新村30栋 邮编:36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