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浅谈台湾与客家祖地三明的八缘之亲

2009-01-30 16:55 | 刘晓迎 |

地处闽中腹地的客家祖地三明与隔海相望的台湾省,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着地缘近、史缘久、血缘亲、文缘深、语缘通、神缘合、俗缘同、商缘广的八缘之亲。

地缘近。地处闽西北的三明与台湾有着相同的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以及地史时期多次联结一体,使两地的祖先频繁地往返,从旧石器时代起,各自制造了丰富多彩的远古文化,同属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明地处武夷山、戴云山脉之间,其地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台湾海峡相互平行,与台湾地势东北—西南构造大致相同,其基底的地质实体是相互连接的,同属亚洲大陆板块。在第四纪期间,台湾海峡①时而成为陆地,时而被海水淹没,经历了多次的变化。据古气候资料,距今1.8-1.5万年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比今约低12℃,海平面下降140-160米。约在第四纪的末次冰期②台湾海峡曾出现过三次海退、海进,而每一次海退,就使台湾与福建连成一个整体。许多第四纪学者在探讨台湾海峡变化时认为,在第四纪更新世的早、中期③,台湾海峡多为干地,福建与台湾之间无海水阻隔,而且有陆桥可以相通,其陆桥即是东山陆桥。它是大陆人类迁徙台湾的唯一通道。有关专家分析,约在36000至32000年间末次冰期的一次亚冰期间,现今在台湾台南发现的“左镇人”便是从福建迁徙台湾的。

台湾海峡两岸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第四纪地质家研究华南地区远古人类发展的序列及迁徙模式时发现,中新世的古猿地点有云南开远小龙潭、云南禄丰石灰坝;上新世的古猿地点有云南元谋班果盆地的蝴蝶梁两处;更新世早期(相当于直立人)有四川巫山地点,晚期直立人的地点在云南元谋大那乌;更新世中期(晚期直立人)有贵州桐梓地点;更新世晚期早一期段(早期智人)有广东马坝和湖北长阳地点;更新世晚期后一阶段(晚期直立人)有众多的地点,如广西柳州、云南西畴、贵州水城、浙江余杭,以及台湾左镇等,有一条从云南元谋至台湾台南、自西向东、从老到新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地点的密集分布带。

1969年,台湾考古学家宋文薰先生曾在台湾“长滨文化”简报中撰文认为,长滨文化“属于砾石工业,为石片器传统”、“石器群体却以石片占最大多数,砍砸器也都一面打剥而成。”并断言“长滨文化与巴拉望的文化,一定是由华南传进,相信将来总有一天在华南会发现与长滨相像的文化。”

相隔不到二十年,这预言就变成了事实。1988年在三明地区清流县沙芜乡洞口村的狐狸洞发掘出5枚晚期智人牙齿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被称为“清流人”;与台湾台南县左镇乡发现的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一样,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之后,到了1999年,又在三明地区三元区岩前镇万寿岩的灵峰洞和船帆洞,分别发现了距今20万年的旧石器早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和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晚期人工石铺面,这再一次为三明、台湾同根同祖及深远的文化渊源进一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000年11月28日,福建省文化厅与三明市政府联合举行的“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重大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森水教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这次发掘万寿岩,我们在灵峰洞和船帆洞里发现了部分锐棱砸石片和石核。这种石片和石核,我们以前曾在贵州和台湾发现过,贵州的年代早于台湾。因此,作为‘海峡两岸史前文化关系’研究课题成员,我曾撰文认为,台湾史前文化之源在大陆,这种观点得到了两岸许多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第四纪地质家的认同。但贵州、台湾相距甚远,这种锐棱砸击石器技术如何东迁入岛,其线路不明。现在万寿岩遗址里出土了此类石片和石核,且年代大大早于台湾,这就为台湾史前文化之源的研究拉近了空间上的距离。”

狐狸洞位于清流县沙芜乡洞口村东北二公里,东经117°,北纬26°。198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洞内保存很厚的更新世晚期黄土和石灰岩溶胶结堆积中,发掘采集到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及巨貘、剑齿象、熊猫等哺乳动物化石等。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考察、鉴定,该牙齿化石为更新世晚期人类,属晚期智人阶段,距今一万年以前。翌年11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张振标二位专家,又在该洞发掘采集到古人类牙齿化石四枚及犀牛、弥猴、豪猪等十八种动物等牙齿化石、多种鸟类翅膀、腿骨化石及几件小石器,经鉴定,狐狸洞出土的全部人类化石,均同属一种类型的人类,即晚期智人。清流人和左镇人存在着共同起源,并繁衍为今天的闽台居民,可以说,三明、台湾人民有着相通、同一的血统。1991年3月,“狐狸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岩位于三元区岩前镇本点,东经117°29′,北纬26°16′。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间,考古工作者在万寿岩的西南坡、西坡脚下的灵峰洞、船帆洞分别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晚期遗址。其中灵峰洞为旧石器时期早期遗址,船帆洞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两洞共出土八佰余件石制品、少量的骨角器和20余种动物化石,其年代分别为18万年和1-3万年。

灵峰洞是在福建省及东南沿海地区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文化遗址,把古人类在福建境内生存的历史提前了10多万年,为了解古人类在东南地区的技术发展、生存方式和行为特点,以及探讨中更新世闽台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为台湾史前文化追根溯源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001年6月25日,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位居该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榜首。

 

史缘久。从公元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人,结束了荷兰人对台湾38年侵略统治,将台湾改为东都,设承天府,至清政府1886年在台湾设立巡抚衙门后,这两百多年间,也即明末清初时期,三明籍客家人大量迁徙入台,并有许多杰出的文官武将、学医先生、佛道中人奔赴台湾,他们或任军中把总、千总、守备、游击,或任府学教授、县学教谕、董教,或凭借精通的医术治病救人,或传播佛义,更多的客家人是开垦荒地,建立新家园,为开发台湾、保卫台湾、启迪民智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公元1662年,在郑成功收复台湾领土的军队中,有一员战将叫刘国轩,其属下刘氏人员甚多。据考证,刘国轩先祖刘翔,在唐末黄巢之乱中,携子刘天锡避居于我市宁化石壁葛藤凹,号为“东派”其后裔播迁各地,至裔孙刘国轩时,于明永历十五年随郑成功赴台,为光复台湾立下汗马功劳。

《宁化县志》载④杨良荣选,清时出任台湾诸罗守备,其堂侄杨秀登俊,本为良荣周之子,出继堂叔良荣选为嗣。良荣选阵亡后,得赐世袭云骑尉,由秀登俊以守备题补;曾署理烽火门守备(1820年),补授铜山营守备(1822年),护理南澳左营游击(1824年),福宁三沙左营游击(1825年),补授福建水师营提标营游击(1827年),台湾安平中营府摄左营都阃事、安平协镇(1828年)。秀登俊任南澳左营游击时,海盗猖獗,商旅被害甚多,经他剿抚结合,终于海境平静,商旅安全。任厦门参将期间,协助平息台湾张炳“滋事”,以“三日内赶办军需敏捷”而纪功。

宁化第五辑《文史资料》载:赖日臣,原名泰风,又名羽山。清乾隆末年(1763年)生于招贤里沿口村(今水茜乡),卒于清道光丙申年(1836年),终年84岁。其父赖景山,原任台湾府南路下淡水千总。日臣幼承庭训,兼习武艺,少怀大志,恒以继承父职,保卫祖国疆土为已任。至16岁时入伍,旋受父荫,袭任建镇左营左厅守府,屡建功劳,特授台湾南路中军守府。当时倭寇猖獗,虎势眈眈,时思进犯,皆因日臣随时加以防范,迄未得逞。至道光丙申年(1836年)七月七日,倭寇排成蚁阵,进攻我台南镇,炮火冲天,来势凶猛,日臣亲率所部出击,英勇杀敌,所向披靡,斩获甚多,敌酋授首,残寇匿迹,奏凯而归。上书报提,清廷嘉奖,升任北路葛玛兰兼署都司篆务事。由于年老体衰,积劳成疾而病逝。日臣次子赖运海受父荫补外司员,后授南路镇淡水营守府。日臣父子三代皆为台湾人民安居乐业做出卓著贡献。

《将乐县志》载,熊攀桂(1802-1852年),字圣期,号云台,将乐上衢都增源村人。他幼年进私塾读书,18岁操觚笔墨,颇通文理;19岁开始习武,22岁在武举乡试中案元(第一名)。清道光二年(1822年),科中式第四名守府经魁。清道光四年时,他遵祖父遗嘱,学习中医,为人治病,但仍坚持习练武艺。其臂力过人,使用的铁制长柄大刀,长3.1米,重80公斤(现在县博物馆内)。道光六年,熊任督标。道光九年,补授泉州陆路提标中营二司厅。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台湾南路下淡水营把总。他缉捕外敌有功,次年提任北路彰化县左哨千总(中营守备)。道光二十年,熊辞去官职,在台湾府行医近9载。患病经熊治愈者甚多,台湾人赞他“妙手回春”。

三明各地赴台的文臣武将还有:

赖相,明溪人,字白轩,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中举人,为武德骑尉,赶台任台湾镇标守备。

谢家树,明溪李沂村人,字阑村,清乾隆元年中举人,为翰林院典薄;三年后任台湾府学教授,著《台湾志》。

陈光远,明溪人,增贡,任台湾凤山县学教谕。

冯溶,明溪人,字秋川,号淡学,乾隆十二年(1747年)赴台,为董教。

柳其春,大田三十二都人,清嘉庆戊午中举人,任台湾府训导。

萧炳馨,泰宁朱口人,号象明,历政和、台湾训导。

陈文海,字圻候,永安城关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考取贡生,曾出任德化县学官,后被推荐到台湾诸罗县(今嘉义县)县学,深受当时台厦道员的器重。

梁钺,明溪人,乾隆时期武生,授台湾千总。

叶时英,明溪人,乾隆时期武生,授台湾营把总。

李思升,清流人,清时任台湾镇左营守备。

    夏有功,明溪人,嘉庆年间(1800年),任台湾中营补委把总。

陈连生,明溪人,嘉庆五年(1796-1800年),任台湾水师营统带,补水师营中军守备。

徐起,建宁人,任台湾千总。

杨顺德,明溪人,咸丰元年(1851年)赴台任职。

罗英芨,沙县人,字思程,乾隆年间,任金门镇总兵兼署厦门水师提督。

陈汝捷,明溪人,嘉庆元年(1796年),任台湾淡水营都司。等等。

 

血缘亲。明末清初,三明籍客家人直接或间接东渡入台甚多,在台建立新家园,繁衍生息。至今在台湾客家人有450多万人,其中有百余个姓氏二百多万人与三明有着至亲的血缘关系。

公元前110年,三明境域内是闽越人的聚居地。元封元年(前110年)闽越国被汉武帝所灭后,曾“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其后,中原汉人或戌边,或躲避战乱,或逃避瘟疫、灾荒,主动或被动南下迁徙,自两晋而唐宋,来到闽粤赣边这块“世外桃源”生息繁衍了数百年,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周边其它族群的独特个性,被今人称之客家民系。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以石壁为中心的三明各地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的客家先民。他们在这里开山伐木,垦荒造田,创建新家园,繁衍生息。在孕育、形成客家民系后,又播衍到国内17个省230余个县和海内外五大洲84个国家和地区。

由三明各地向外迁徙,于明末清初直接或间接东迁台湾的客家人,大都分布在桃园、新竹、苗栗、台中、高雄、屏东等山区聚居。1992年,应邀赴台访问的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在考察了台湾客家人的渊源及文化习俗后,曾在《宁化石壁与台湾客家》一文中写到:“台湾客家与宁化石壁关系密切,不仅他们的祖、根在宁化,就是现在台湾客家的物质文化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特点”、“台湾客家的祖先即在宁化石壁,宁化石壁是台湾客家寻根问祖的地方。”以宁化古石壁地区为中心的三明是台湾客家人的祖籍地,这可以从两地诸多客家姓氏族谱、祠庙等历史资料、建筑中得以佐证。

宁化《巫氏族谱源流序》载:“五胡乱华,巫暹由山西平阳避乱衮州,转入闽之钊津(今南平),隋大业间,昭郎率子罗俊再迁闽之黄连峒(今宁化县),为宁化开山祖……”

台湾《平阳之光》(巫氏宗亲总会十周年会刊)载:“十七世祖仕猷公,字福谦,原居宁化乌村溪,因营潮郡生意,取道潮州府丰顺县汤坑南田都,病故后,其第三子念八郎肇基于此。再传十二世孙乃需,于清乾隆十二年迁台湾开基。”

巫氏后裔现已遍布台北、彰化、桃园、新竹、高雄、南投、台中、苗栗、屏东等地,有二万余人,居台湾大姓之73位。

李氏,居台湾一百大姓之五,分布于台北、嘉义、凤山、台中等地。李氏家族的始祖李崇文,是宋代自宁化石壁迁出的李火德第十一世孙。台湾《崇正系谱》对李火德入闽及其传衍台湾记载甚详:“其南来之祖,则溯始于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即李火德祖父),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梁,继入福建宁化石壁乡。”据史料记载,台湾李登辉是李火德第26代孙。他是火德长子三一郎的系下。其世系是:火德、三一郎、千三郎、三五郎、淑良、千五郎、大六郎、德玉、子华、添禄、成聪、月辉、五富、鉴、选、接山、白春、弘措、维兹、荣仕、崇文、兴发、乾聪、财生、金龙、登辉。

陈氏,居台湾一百大姓榜首,由开漳王、太傅、南朝三大支派组成。《崇正同人系谱》陈氏条载:陈氏郡望称颖川,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迁,陈魁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宁化石壁。魁公妣刘氏生子五,曰昆、仑、嵩、岳、峰。昆仑之裔迁闽南;嵩之裔迁永定、大埔;岳之裔迁蕉岭、梅县,成为“南朝派”。明、清二代,其裔孙渡海入台。

黄氏,江夏郡谱载,台湾黄姓“粤香派”和“浦西派”的始祖是宁化的黄宁。公元九五一年,黄宁由邵武禾坪来宁化龙上里开基立业,传至十八世念八郎的第十五世裔孙黄开懋,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渡海去台,定居在台中市西屯区,成为粤香派在台湾的开派台祖。“浦西派”的开基世祖黄天从,是黄宁的第六世裔孙,其第十三世孙黄国成、国仪、国勇等移居台湾。

丘氏居台湾一百大姓之十八位。台湾北浦《邱氏族谱》载,三郎公丘法言宗派为丘姓家族重要系统,于宋太祖真宗年间到宁化石壁丘家坊开基。据台北市丘邱氏宗亲会所编《丘邱氏会刊》载:丘法言有子:三四郎、三五郎和三六郎,其中三五郎有十子,从伯一郎到伯十郎,其后裔在金兵之乱时分迁闽西、广东,继而迁繁台湾,分布于新竹、屏东、桃园等地,爱国志士丘逢甲,便是这支派的后裔。

张氏,台湾许多张氏族谱,均以开基宁化石壁的张端为始祖。张端玄孙扬德,生子三:化孙、化龙、化凤。化孙生十八子,派衍十八大房,化孙第十五世裔志达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移居台湾嘉义大排行;第十六世裔赞能移居台中;十七世裔振禹、振牙再移居丰原大雅西员宝。今日台中杨梅张芳杰世代相袭的辈序排行为:“清河衍派祖德锦长,青线志庆金鉴流芳,凤徽永式宁化名扬。”台中张金鉴排行为:“清河衍泽,谟弼有唐,青线志庆,金鉴留芳;凤徽永式,世德锦长,曲江源远,宁化名扬;文章蔚起,诗书垂香,祁云奕骥,古绍炽昌。”

刘氏,过台湾开基的刘氏,有“东派”刘翔(祥)和“西派”刘翱的后裔。据台湾刘氏诸谱载:黄巢乱起,刘翔携子刘天赐,避居宁化石壁葛藤凹,号为“东派”,子孙传衍分支,播居各地,于明、清二代分别从广东和闽南东渡入台,裔孙刘国轩于明永历十五年随民族英雄郑成功赴台,其部下刘氏官员甚多。

罗氏,居台湾一百大姓之二十八位。祖罗景新开基宁化石壁葛藤村,后裔日繁,裔孙彦邦、彦章各派,于清代去台开基,今日台湾罗氏,多是罗景新的第45-46代孙。

徐氏,台湾《蓝田徐氏族谱》载:先祖诰升于宋时自建昌开基宁化石壁澳内村,传至明洪武后,裔孙迁居广东揭阳县蓝田都,续衍平远、卫华,后衍台湾。

赖氏,台北县《西盛赖氏谱》载:始祖出自颖川郡,至宋,徙居宁化石壁开基。经过三个朝代,至1369年转居闽南,其后裔由平和县葛竹社,再向东开基台湾。台湾《新浦赖氏族谱》记载:康熙六十年,新浦赖氏开基祖赖天经《台北板桥》传自平和县葛竹社,始于宁化石壁。

卢氏,孟坚公第八世孙三六郎,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举人,迁宁化石壁。三六郎曾孙衍宗,是台湾卢氏家族所奉的“唐山”一世祖。

魏氏,魏祯北宋年间自建昌府迁居石壁,后裔迁广东并过台湾开基。永定县黄竹烟村《魏氏族谱》载:开基祖四一郎公,于八百多年前从宁化石壁迁来,生三子:长子进福,留居本村,后传八、九代,有裔孙迁往台湾。

曾氏,台湾《曾氏总谱客家曾氏源流》载:曾氏一世祖曾参二十六世裔孙曾织椁,于宋政和壬辰年徙宁化石壁,其裔孙衍兴宁、梅县及台湾各地。

简氏,祖会益公宋时避乱南渡,开基于宁化石壁,宋乾道二年移居上杭,传至九世,于至正元年分居南靖永丰里,传至清代,其后裔自南靖入台开基,居住基隆、宜兰、新竹、台中、草屯、南投、嘉义、凤山、屏东等处。

连氏,我市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连氏麟山宗谱》载:“大唐开成元年(836年),分支三山之连江迁延郡尤溪魁城。”魁城连氏先祖连广川,其子连仲英,同朝为官,后谢爵离朝南迁来到魁城,见这里“山川秀丽,云蒸雾翕若浮光状,常有群鹿聚伏其间”,便卜居此地,垦荒种地,建屋营生。连广川第十代裔孙连小六迁龙岩和睦里白泉乡(现漳平市新桥白泉村),为该地连氏始祖。其后裔连法进又迁长泰江都,法进孙佛保又迁龙海步文乡马崎村(原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二十七都)。明末,后裔连兴位移居台湾台南马兵营。现台湾政界要人连战为连兴位第九代孙。

谢氏,台湾大多数谢姓家族元祖为宋末名士谢枋得。元兵东下,信州失守,知州谢枋得隐于我市建宁县唐石山,元初绝食殉义,后人称叠山先生。台湾谢鸿轩的《谢氏渊源简述》载,其祖为宋末忠贞殉节的枋得叠山公。这支谢姓乃枋得三子谢寄孝之后。另据台湾客家《谢氏族谱》正德十三年序称,始祖因黄巢之乱,居宁化石壁。升平之后,再迁江西粤都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后裔传衍台湾。

范氏,唐龙图阁大学士范坤(俊祥),于唐乾符元年(874年)迁居沙县,后转迁宁化攀龙里黄竹迳,为宁化范姓始祖、闽粤范姓一世祖。台湾《范氏族谱》载:一世祖范仲淹(范坤曾孙)第四世祖衍公,宋高宗时为翰林学士,自清流迁居宁化石壁,孙孙徙上杭、永定、潮州海阳、饶平、大埔、梅县等,后裔过台湾开基。

吴氏,清流县沙芜乡铁石村《吴氏族谱》载,唐初,吴锦祥由江苏梅里入闽,隐居清流沙芜铁石。其孙吴仕全为“唐检校祭酒国子柱”,普封光禄大夫,其后裔辗转南迁台湾。

除上述诸姓外,有谱牒记载的尚有数十姓之多。

 

文缘深。一般说,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乃至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孕育形成的文化,是这一地区(族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它左右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传统习俗,虽然说,文化之表征易受到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其特质仍不易改变,就如三明的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根基的一样,台湾的客家文化,包括其它文化形态亦如此,都继承着中原古风,共同受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浸润,仍然以中国传统的“家”为单位,家庭经济的儒家道德教化,传统的家庭习俗、宗教信仰等,都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体现于民族传统上,则有着学礼节、讲伦理、敦亲族、敬祖先、重道义、尚教育、好学问等特点。

自古以来,台湾省的住民大都源自大陆。除远古的人类同祖、同根之外,据人类学家考证,台湾北部一带的原住民之一——泰雅族亦来自大陆。其祖先于公元前1600多年(商朝时期)即渡海入台。三国时期也有汉民陆续飘洋过海抵台生息。公元1206年,即南宋时期,台湾就已纳入中国版图。四百多年后,即1684年台湾已是福建的一个县。据记载,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全台有241217户、2003861人,其中原籍福建的占六七成;1943年台湾人口统计,原籍福建的占全台人口的81%。至今客家人为在台第二大族,占全台人口的五分之一。在这五分之一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姓氏人口与三明有着至亲的血统关系。由此可知两地同胞从地缘、史缘、血缘,又到文缘,自然一脉相传。

如两晋、唐宋南下迁徙的客家先人,大都因战乱、灾荒而主动或被动地举族南迁,由于艰苦环境的逼迫的考验,使其在离乱、缺衣少食、战火交迫的环境中,养成了一种坚忍卓绝、刻苦耐劳、独立自强、冒险犯难、进取创造、不满现实、追求理想和百折不挠的客家特质,定居闽、粤、赣边山区后,在偏僻贫瘠、山多田少、交通不便的地区建立新的家园,在这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又养成了朴素节俭、勤劳洁净、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勇毅不屈、敬业乐群、尚武自卫、刻苦好学等客家性格,尤其是客家妇女,她们的坚强和聪颖,及勇挑重担、勤俭持家、刻苦耐劳、崇敬丈夫、热爱儿女、任劳任怨、牺牲自我、维护家庭等优良品格,在全世界妇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形成客家民系后,经过三次迁移,始遍及南方及西南、四川,一路抵达台湾。迁徙台湾的客家人因较漳、泉福老人较迟,故大都定居荒蛮地带的山区县,一切便与他们的客家先人一样,开垦荒山,伐木造田,聚族而居,练武自卫;同样承袭着祖辈们优良的客家性格;同样讲求礼节,尊祖敬宗;同样重教兴学,耕读传家;同样沿袭着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等。如客家人建房做屋,讲究“风水”、“龙势”,迁移台湾的客家人亦一样,特别注意屋址与山水走向和地形的关系,并有着许多相同的忌讳。如屋址要取顺势,忌逆势;要坐北朝南,忌坐南朝北;要前低后高,忌前高后低,等。台湾客家人的爱国爱乡情绪格外强烈,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忘祖宗、故土,还在昭穆中嵌进故乡地名,使其永不铭忘。如迁徙台湾嘉义、台中等地的张氏族人,其“应良公派”的昭穆就有故乡“宁化”之名:“清河衍派祖德绵长,青线志庆金鉴传芳,风徽永式宁化名扬。”其清河堂的昭穆亦有:“清河衍泽,谟弼有唐,青线志庆,金鉴留芳,风徽永式,世德绵长,曲江源远,宁化名扬。”台湾南投县的巫氏的昭穆亦有:“永建乃家基宁化,大唐初祖民基草,脉之衍台昌于世,立业有德则可喜。”至今在台湾的桃园县龙潭镇云凌村,有一兴隆新村,这里聚居着25户宁化籍乡亲,平日衣、食、住、行、言等均沿袭故乡风俗,被称为“宁化村”。

 

语缘通。台湾的客家话与三明(大陆)的客家话一脉相承,属同缘关系。

近年来,随着回乡谒祖祀宗、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台湾同胞日益频繁,台湾客家人发现,他们祖祖辈辈所操的客家话与三明客家祖地话是相通的,彼此说话都能听得明白。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至今已有台湾组团60多个1800余人次回到三明故乡寻根谒祖或观光旅游。他们在宁化石壁等处,与祖地客家人亲切地交谈,方言互通,通过无虞的交谈,彼此询问,了解了故乡的许多风土人情,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1999年,宁化学者、客研会会长刘善群先生赴诏安迎接—台湾摄制组回祖地,返回时途经平和、上杭等地,发现台湾客家话与上述各地客家话均沟通无隙,通过交流与了解,还发现台湾客家人都具有浓厚的客语情结,他们每到一地,主动用客语与当地人交谈,一下消除了两地陌生人隔阂,正所谓:亲不亲,故乡人,亲切之感犹然而生。由此可知,台湾与三明的客家话源同音近。

居台湾第二大族、占全台人口20%的客家人,对故乡的客家话可谓情有独钟。虽然说,台岛盛行闽南语,客家后裔操客家话的比例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也是海外客家人格外关注的热点之一,需要客家人中的有识之士、精英分子来大力提倡与推动。可贵的是,当今台湾及海外的许多客属团体及广大的客籍子民已意识到这一危机,正通过各种手段来继承、弘扬客家话,继而继承、发扬客家精神、客家文化。如1991年,台湾几千位客家同胞走上台北街头,提出“还我客家话”的强烈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海峡两岸客家人的往来增多,各种客家现代流行曲、客家山歌、客家戏剧、客家电视片、甚至客家电影等的提倡与发展,客家话仍有广阔的前景。尽管台湾客家话的发声与语调受语音历时变化的冲击与影响,但语言特质依旧大体不变,即共同具有亲代的某些重要性状,又各自具有差异的个体性状而已。

 

神缘合。三明籍客家人由地缘上的接近,明、清时期大量迁台,一度成为开发台湾的主体力量。这一时期的三明籍客家人,不仅为台湾带去了客家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客家文化传统、方言、生活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一些地方神灵也成为台湾民间的主要信仰对象,成为台湾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惭愧祖师信仰。三明籍惭愧祖师姓潘名了拳,唐元和十二年(871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降生于我市沙县夏茂镇洋元村粉干曲一大户家。潘氏先祖,乃唐时为躲避战乱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先人。到了了拳父辈时,因创业有成,家中成为村中首富。无奈年近五十,膝下无子,常到村旁崇圣庵烧香祈子。次年春,喜得一子,却天生怪疾,左拳卷曲,无论如何伸展不开,昼夜啼苦不止。一日,一化缘老僧来到,不求钱与米,却向潘夫人怀抱中的婴儿双手合十,一声:“阿弥陀佛”,婴儿哭声立止;并在婴儿手背上划了一“了”字,口诵偈语:“不张不了,不了不张;一张即了,一了即张。”话音刚落,婴儿便拳松手张。老僧临走时,抚摸婴儿头顶说道:“既结佛缘,宜名了拳。”便取此名,小名阿了。

阿了自幼常在崇圣庵听经观法事,平日常在村头大石板上盘脚端坐,招引村童前来参拜。迄今,此块“拜佛石”历千余年风雨,仍在村旁“香火不断”。阿了12岁时,父母相继过世,便来到崇圣庵出家;16岁来到沙县城西三公里的淘金山,见一洞穴有异光闪动,心有所动。自此在洞中面壁悟道一年有余。一日忽闻有人呼叫:“了拳!了拳!”,循声抬望,见一老僧十分面熟,口诵熟语:“不张不了,不了不张;一张即了,一了即张。”顿时大澈大悟,随老僧不知去向。

许多年过去了,家乡人方知潘了拳去了广东梅县,在阴那山结庐,独辟门派,讲经弘法,成为广东四大名寺之一“灵光寺”的开山祖师。三十来年弹指一挥间,他的信徙遍及海峡两岸,留下许多佛踪圣迹及济世传奇。现在台湾的台中、南投等县即有数十座惭愧祖师庙,香火极盛。如林兴宫、云天宫、福顺宫、灵地宫、龙凤宫、加德宫、养龙宫、灵山宫、受福宫、三元宫、灵光宫、凤凰山寺、祝生庙、灵凤庙、长兴寺、鹤山庙、福兴庙等。

在台湾高雄凤山县镇北里,有一座北辰宫,俗称“巫王爷庙”,庙里供奉的是当地众多姓氏的守护神——巫罗俊公。庙前楹联写到:“北山临福地,巍巍庙貌昭千古;辰宿列中央,赫赫神威护万民。”巫罗俊,号青州,隋末迁闽之黄连峒(今宁化县),他智勇俱全,率乡人辟蒿草造农田,伐林木经水路运往江苏扬州,繁荣了地方经济,开拓了广大的地界,是开发宁化的先驱者,唐高宗时准建黄连镇,后又追封巫罗俊为“黄连镇将”。唐同光二年在今宁化城关旧天兴观建“巫青州祠”,永享香火。清康熙年多间,巫氏后裔从宁化启程,背上巫祖公的小神像渡海入台,加入到客家人开发台湾的队伍里。抵台定居凤山楠仔坑后,在此开垦创业,奉巫公祖像为开基的守护神。随着新家园的建立,创业有成,邻村的其他姓氏也来参拜,以祈平安兴旺。逢诞辰日便会招神像出巡保安康,也由各村轮流供奉,保一方安宁。几百年后,至1969年,几个村联合集资建起了“北辰宫”,悬挂起“威武侯”大匾,并冠以“千岁”头衔,巫公逐成为民间真正的人神而受到敬仰、拜祭。

无独有偶,本由莆田湄州祖庙传到台湾的妈祖娘娘海上保护神,随着我市建宁驻台兵员的归里,又在三明立庙享祀,香火鼎盛。海上保护神妈祖,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祖籍在兴化军莆田屿,是目前大陆及台湾广泛流传的救苦救难海上保护神。台湾的妈祖信仰是由莆田湄洲湾祖庙传过去的,至今在台湾主祀妈祖的宫或庙多达500余座,算得上是民间拥有最多信徒的信仰神。三明籍的客家人迁徙台湾,虽然在故乡主祀妈祖的庙不多,但面对波涛汹涌之海峡,仍奉祀妈祖的神像渡台,抵台安居后常怀感激之心,建祠奉祀,回转故乡探亲或归里,亦求妈祖庇佑平安。现我市建宁县城关北门的“天后宫”妈祖神像正是由建宁籍驻台兵员归里时带回奉祀的,内中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清末甲午中日之战前,驻守台湾的兵员由福建各县抽派,三年一轮换。当时,有2个建宁籍兵员到期退役,归里时将一妈祖神像偕带,希望保佑一路平安。不想,乘坐的海船遇上狂风骇浪,危急中忙捧出妈祖神像叩拜,祈求拯救。祷告后果然十分灵验,不久风平浪静,平安渡海返回故里。妈祖娘娘海上现灵保平安之事迅即在建宁传为流传,一时轰动,许多善男信女们便自动解囊捐资,于民国癸亥十二年在城关北门拱长坊建起了这座“天后宫”。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当地人们都举行“迎妈祖”朝拜活动。可见三明、台湾两地宗教信仰相同相通。对于现代的三明籍台胞来说,奉祀他们祖先漂洋过海、开基创立保平安的故乡神灵,已不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更多的是他们缅怀先祖、思念故土、表达恋乡之情的一种精神寄托。

 

俗缘同。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三明民俗,由中原汉民到客家先民,有着一个跨越千年的形成过程,在保留祖籍中原地区的风俗礼仪的同时,自然受到迁徙沿途及定居地原住民的碰撞、磨合、改造,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客家民间风俗。同样,由三明迁徙各地最终在台岛定居的客家人,亦经历同一过程,在保留客家民俗礼仪的同时,与本岛原住民一道融合、接受而产生具有台岛特色的民间礼仪风俗。故三明与中原的风俗相近,台湾客家与三明的风俗同样相近。主要表现于下面几个方面:

在岁时节俗方面,两地过传统节日大体相同。如正月新正过春节,都讲究祀神祭祖、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吉祥拜年。初一早,全家穿戴一新,于堂厅中点香摆供,祭祀先祖及谒拜天地神灵;出行拜年口称“高升”;客人来临,热情接待等。立春日,两地均有点烛焚香、放炮接春和“迎春牛”之习俗。正月十五闹花灯,吃元宵,观看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等。三月十五日前后过清明节,各姓宗族、各家各户,备祭品,扫祖坟,晚餐会聚颂祖德。四月立夏日,做“立夏丸”吃,使腰板脚骨硬朗好务农。五月初五端午节,讲究“辟邪”,包粽子吃,观龙舟赛。六月初六,家家户户洗刷寒衣、曝晒书籍,入库收藏。七月十五中元节,做米果,焚纸钱,在自家门前或路口摆三牲酒醴祭祀亲人鬼魂。八月中秋日,互赠月饼,品茗赏月,欢庆团圆佳节。九月九重阳节,呼朋唤友登高赏菊。十月圆冬日,亦称下元节,台湾称“三界公生”,是日做糍粑分送亲友。十一月冬至日,兴吃补品。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上天;二十五日“入年家”,洗尘扫屋做卫生,杀鸡宰鸭备年货;三十除夕日,敬神祭祖,贴春联与年画;入夜点岁火“守岁”,迎接过年。上述节俗内涵相同,世代沿袭至今。

在嫁娶婚俗方面,两地均循“六礼”,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三明由中原古“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衍至当今的出庚贴、开礼贴、接未来新娘做客、拣日子、报日子、结婚;而台湾客家婚俗亦由三明客家婚俗进而衍化为提亲、订亲、行聘、择日子、娶亲,整个程序大体相同,习俗相近,如带路鸡、挂尾蔗、泼面盆水等;自然也有因原住民及物产、气候不同导致的差异,如台湾饮茶之风盛行,延及男女婚嫁也习以茶礼,地产槟榔有吉祥如意之象征,便作为男方行聘的特色,等等。

在其它方面,如民居建筑、丧葬、民间崇拜、禁忌等方面莫不如此,都是对原居地及迁徙地所继承和吸收的民间风俗的传承与延伸,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商缘广。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兴起,对客家源流的追溯,台湾客家人回三明故土寻根谒祖、观光旅游者日益增多,割不断的亲缘、血缘及乡情、友情,尤在祭祖活动中得到释放,激发起在台湾客家祭祖人报效故土、建设家乡的热情,两地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亦逐年增多,从1985年第一个台商到三明投资发展以来,至今已有171家台资企业“落户”三明,总投资1.5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9000多万美元。

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两地之间都有了更深的了解,经贸合作领域亦不断拓宽,在明投资台商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如在宁化投资的台湾昱星股份有限公司,自1992年4月8日兴办“振兴竹制品有限公司”以来,前期投资60万美元,至今年产值已逼进1500万元大关,创利润210万元,年吸纳毛竹约40万根,主产品竹凉席、竹扁条、香竹枝70%外销。何以有如此之厚利?从该公司总经理陈秋圳先生的一席话中就能清楚其中奥秘:“这几年办企业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得益于宁化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客家乡亲的关心,客家人的热情好客,使我增强了办好企业的信心,今后,我将扎根宁化,乐此不去。”正是如此,三明有8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79种,探明储量并可开发利用的有钨、锰、红宝石、红榴石、铅、重晶石等49种;境内沙溪、尤溪、金溪三大河流年迳流量达21亿立方米,水力资源可开发装机170万千瓦,已开发83.8万千瓦;经济作物品种多、品质上乘,如建宁莲子、黄花梨,尤溪金桔,沙县花奈,宁化牛角椒、烤烟、老鼠干,明溪肉脯干等久负盛名;全市更拥有森林面积24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7%,居全国之首。

商,以心交友,大力推进明台经贸合作,陆续出台了鼓励台商、外商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简化手续,不断加大改善投资软环境力度,设立口岸、保税仓库,建立提供比较发达的现代化交通、通讯网络和能源供应体系;贯彻执行《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一如既往地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已形成了两地经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

水有源,木有本。三明与台湾的历史渊源关系并非这八缘之亲所能涵盖。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两地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台湾客家人会愈来愈多地回到三明故土,寻根谒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同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台湾海峡宽度不及200公里,狭窄处也仅130公里,深约100米,多数不及50米。

距今70000-10000年间。

约距今12000年。

1992年版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