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槐南村”淮阳村
宁化石碧村,不仅是客家大部分姓氏的祖居地、客家继续外徙的中转站,更因为这里有客家公祠,使该村成了海内外客家子民魂牵梦绕的圣地,犹如天上之北斗,众村成星拱围着它,在众村中,有一颗耀眼明亮的星,它就是淮阳村。 淮阳村,位于宁化西部,距县城27公里,是淮土乡的一个行政村。 淮阳村,古代为龙上上里辖区,也属古石碧的范围,隋朝末年开始开发,巫罗俊在此“开山伐木,泛筏于吴”,距石壁村仅7公里许。 淮阳村名起自公社化时期(《宁化县地名录》),之前的村名来历却有种种传说。 一说原名“怀土”。据明崇祯八年《宁化县志》载:“怀土圩”。顾名思义,指的是在这里居住的中原南下避乱的汉人,在此定居远离故乡,取此名有怀念故土之意。 一说原名“淮阳”。据载,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为同姓九国之一,惠帝后时为郡,时为国,取名“淮阳”,是因为开发此地的汉人来自淮阳郡、国辖地人(平帝时辖地有个河南淮阳、鹿邑、太康、拓城、扶沟等县地),为怀故而取,标示此村人的来历。 一说原名“槐土”。“槐”指山西洪同县大槐树。客家民谣中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之说,正是指此,亦是怀念故土之意。定居石壁的后人以为土需要水,将来会更兴旺发达,便更名为“淮土”。 以上传说各有其理,虽说法不一,然怀念故乡之情深入骨髓,不难窥见客家人热爱怀念故乡重视根之所在、源于何方根深蒂固的家乡观念。 不论明崇祯《宁化县志》载:“怀土圩”、清《宁化县志》载:“淮土”具体是何名,古时的淮阳便是长汀、连城等闽西地区往赣东北的重要陆上通道之一,长汀的纸、烟叶等地产大部分从这里运往赣东北。淮阳不仅有重要的陆地通道优势,还有得天独厚的两条溪流(一是淮土溪,发源于磜下,经桥头、水东、禾口汇入宁化西溪,是闽江的源头之一;一是长溪,为横江溪的上游,亦是江西贡水的源头之一,流入赣州,汇为赣江。)使得古淮阳在隋朝末年便得到开发,经济较繁荣。 隋朝末年巫罗俊“开山伐木,泛筏于吴”的“开山伐木”之处便是长溪流域,“泛筏于吴”亦是通过长溪下赣州达“吴地”扬州。清康熙李元仲《宁化县志·山川志》曰:“三峰寨,嵯峨列立,木石同坛,蟋虬攫猛,特殊甚也。”此文注脚:“上有三官庙,寨左之村曰坑田;右之村曰淮土,曰小王坑;寨背曰榨下,木商运木入石城境必由此。”三峰寨即位于淮阳村边,亦位长溪岸边。民国《宁化县志》载:“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0年)宁化木商谢祥昌“尽废余产变资为生,累致千金,货巨木于扬州之瓜步,所运木筏首尾互衔,蔽江极望,每筏役丁壮三四十人,合三百许众,阴以兵法部勒之,以巨贾雄长江淮间者十余年。”清康熙《宁化县志》载: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四月“邑故多木贾,其上流淮土徽商所窟,骄逸为人侧目。值霪雨河溢,商木蔽流而下,悉坏民居,并损桥梁。”从以上记载可知,自古至今,长溪流域航运的开辟,不仅引来了大批南迁的中原汉人,沟通了扬州商业、经济、文化之往来,使淮阳经济较早繁荣起来,还促进了当地陶瓷业的发展。 1988年三明市文管会和宁化博物馆在淮阳村考古时发现唐代窑址——赤下窑。该窑址分布在几座连绵的山丘上,系圆形窟炉,主要产品有:执壶、罐、盖、擂钵等,釉有青绿、青黄、酱褐等颜色。窑具主要是高矮不一的桶状支座,器物多为支烧,器物底刻有窟工姓:程。由此可知,淮阳村在唐代时已有相当规模的陶瓷生产。此窟当地人称程家窑,在淮阳村范围内,距村约2公里。此地相传,明朝初期村里住有程、蔡两家富翁,他们各有10万家产。程氏有四个儿子在外为官,育有众多子孙,然四个儿媳妇却长年厮守空房,寂寞难耐,请教风水先生,问如何才能使丈夫们回来,风水先生教之,只要将村口上的两棵大松树放倒即可。此家女人们头发长见识短,思夫心切顾不上许多,便叫家里长工动手砍树。因树大难砍,进展甚慢,一天里竟砍不完,第二天想接着砍时,却发现砍开的斧口又长回去了,数天如此,甚是纳闷。原来此是风水宝树,不怕干刀万斧凿,只惧悉悉索索锯子响。长工请教风水先生后,改用锯子,轻松就放倒二棵松树。果不然,不久,那在外做官的丈夫们都被罢官回家。这虽是迷信说法,但从此程家便逐渐衰落,该村也变得冷冷落落。 古老的淮阳村,历史传说甚多,如通往石城小姑乡溪子口村近一公里的石头铺砌的路旁有着99株古老的木荷树,是一个寡妇在天上有九个太阳的时期为行人遮阳栽种的;还有名闻遐迩流传至今的百鸟高棚灯(灯高十余米,灯架大的二米多宽,全灯上下装饰着上百只鸟灯)是隋朝皇帝称赞淮阳木材造宫有功所赏赐,等等。但古淮阳村曾搬迁过,原址在周家衕,距今村有一公里路,相传是人口繁衍众多所限而迁,足见淮阳村历史上曾经济繁荣,可与石碧村相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