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愉快之心情,欢快之意趣

2001-09-20 17:14 | 刘晓迎 |
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领袖毛泽东,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曾在三明境内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实践时,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写下了著名的二首词《如梦令·元旦》和《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纵览这一时期毛泽东所作的从《西江月·井岗山》到《清平乐·会昌》十首词,是处于坚持武装斗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和策略时期。正是这一时期,既有环境极度艰难的敌我斗争,还有处境极其艰难的路线斗争,其在三明境内所作的这二首词,都是在心情十分愉快的情况下所作,表现了我军在艰难境遇中驰骋纵横、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以及杰出领袖的坦荡心胸和必胜信念。适逢“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与发展·建宁论坛”在建宁召开,怀着对杰出领袖毛泽东诗词卓越思想和艺术成就的崇拜之情,虽知毛诗属“天之寥阔,非管可窥;海之汪洋,非蠡可测。”却也作下这些心得,所论不当之处,尚请专家领导教正。 
一、《如梦令·元旦》赏析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 
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元旦》作于1930年1月,这首小令全篇虽然分为两个部分,表面看只是短短的三十三个字,其前后两个部分的内容、情调、风格乃至语言特点却存在着一种风格上的不同变化。正是这种不同风格的变化,让我们明白了毛泽东当时不错的心情。 
1、时代背景:突围转战,形势严峻。 
1929年底,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国民党军对我闽西苏区发动了第二次“会剿”。当时红军为了粉碎敌人的“三省会剿”而突围转战,红四军于1930年元旦后数日即分两批离开闽西回师赣南。1月3日,由朱德同志所率领的红四军1、3、4 纵队从古田出发,于9日抵达清流县里田锅蒙山。敌保卫团马鸿兴部奉命利用锅蒙山的险要地形,企图阻止红军前进。红军在朱德等人的指挥下,攻占了锅蒙山主峰,继而向两侧迅速移动,很快形成了对敌包围之势。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摧毁了敌人的暗堡,打开了行军通道。这一战,红军共歼敌600多,并缴获部分武器弹药,威慑了敌人。11日,朱德同志率部抵达宁化县城关,在县衙门前的火烧坪召开了群众大会,朱德同志在会上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号召工农起来闹革命。同时,红军还将打土豪劣绅没收的财物、粮食分给工农群众,在宁化播下革命的火种,鼓舞了宁、清、归等县人民的斗志①。然后向江西的广昌挺进。 
同年的1月7日,由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红四军第2 纵队在完成阻击敌军、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后,亦撤离闽西。从古田出发,14日经连城县姑田进入清流的余家畲抵沙芜洞口宿营。15日由洞口经余朋、芹溪、桐坑抵达林畲,在塘堀宿营。16日经归化县(今明溪)盖洋、张地,进入宁化县的青瑶、罗坊垻、泉上、泉下、水茜等。 19日队伍经安远、肖坊、营上、吴家等地越武夷山入广昌。月内,两军在广昌之西的东韶重新会合。词即作于此次战略转移的行军途中。 
2、愉快的心情:源于何处? 
只要细细品味这首小令,认真诵读句子,不难发现前部两句都由三个两字一组的语段构成:“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前一句描写行军所经的一连串地名;后一句道出了行军的艰苦。众所周知,此种写法属于局部写实来代表总体,其修辞手法是“转喻”;而后一部分“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则采用想象中部队将到达武夷山下时的场景,用“如画”点出情境,此乃用其它事物比喻描述对象的方法属于“隐喻”。一“转喻”,一“隐喻”,其风格显然不同,文学批评家认为,“转喻”为写实风格,而“隐喻”则是象征的或是浪漫的风格。 
何以用前后变化两种不同的风格来描写,我以为这正是毛泽东愉快心情的体现使然。其一,此次战略转移之前的1929年12月,在上杭县的古田镇曙光小学举行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大会由毛泽东主持,会上毛泽东作了长篇政治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精神并作了关于废止肉刑和枪毙逃兵的报告。会议还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教训,批判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会上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等11人为前委委员,选举毛泽东为书记。应当说,“古田会议”不仅为红四军党和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全党全军的建设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二,毛泽东针对林彪的来信,于1930年1月5日晚在古田赖坊的协成店给林彪复信一封,此信正是后来更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文章。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林彪的错误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必须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思想,预言中国革命的高潮很快就要到来。② 
3、欢快的意趣:乐观浪漫!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自问自答,节奏由前部的平稳而变得疏快,其内容也由客观描写转为具有主观色彩的对话;一个“直”字的运用,更是画龙点睛托出了“动势”。“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前句四字的叠用,显得无比肯定、跳跃,亦把前部平稳、凝重的节奏所压抑、积累的气势在此释放、扩大;最后的“如画”更是充满了对远方目标的欢快意趣想象。“既感受到现实,而更关注于理想。”是毛泽东一贯的气质倾向,由这首小令对“现实”与“浪漫”的处理来看,正是毛泽东在艺术上提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或理想主义)相结合的体现,亦是现实需要。因为,一方面是现实的“突围转战”,形势紧急逼人,由不得常人不紧张,而在部队少数人中也确实存在着“红旗能打多久”的疑虑;而另一方面,由于毛泽东的政治理想和生活追求、思想境界和人生情致、阅历视角和思维方式,都不同常人,故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其情绪的突转与变換,正是一种对未来的乐观与浪漫,亦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细细体味这首小令,其表现出的这种豪爽乐观、奋发进取的精神,难道不正是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需要认真思索、勇往直前的吗? 
二、《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赏析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 
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 
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自古以来,描写战争的诗篇不在少数,可以说佳作妙句甚多。然而以词的形式比较完整地表现战事过程,在前人所作中极为少见,更不必说局限性了。所谓流传千古的名篇,大都是文人之作,少有对战争生活的实际体验,更难对千变万化战争场面的正面描写,其传神之作少见。然而,由于毛泽东的经历和斗争生活,其丰富的生活实践和强烈的现场感受,使他对战争活动有着特殊的兴趣,多年的军事实践,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对红军所取得的赫赫战果,常使他在歌咏之作,屡以战事入词,写下了大量讴歌革命战争的诗篇,其中直接描写战场的精彩篇章不在少数,《渔家傲》即是记录中央苏区根据地反“围剿”战争的光辉乐章之一。 
1、时代背景: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总司令朱德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估计到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敌军的进攻不会放松,定会组织新的更大的反革命“围剿”。决定红一方面军在江西和福建的边界加紧发动群众,筹集经费,开辟新区,创造战场。果然,2月蒋介石即委任伪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并兼南昌行营主任,调集二十万军队,意图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大“围剿”。4月1日,敌军分四路开始大举进攻。我红一方面军三万余人,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仍采取诱敌深入、歼敌于根据地内的战略方针,以少数兵力结合地方武装迟滞、消耗、疲惫敌军,主力部队则退至根据地中部,自4月下旬至5月中旬,集结于东固(吉安东南)、龙冈一带,迫敌而居,依山设伏,隐蔽待敌。5月16至17日,首战告捷,在富田、东固间围歼了敌二十八师和四十七师一个旅的大部。接着向东扩大战果。19日,歼灭北逃之敌第四十三师大部、第四十七师一个旅的残部于白沙(江西永丰南)。22日,歼灭西援之敌第二十七师一个旅于中村(江西乐安南)。27日,攻克广昌,歼敌守军第五师一部。30至31日,袭占建宁(福建),歼敌守军第五十六师三个多团。十五天中,五战五胜,横扫七百里,共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两万余支,疼快淋漓地打破了这次“围剿”。词即作于此后不久,显然是在心情极为舒畅时所得。 
2、主要艺术特色:声势造设 
此调上下片各五句,四句七言,间以一句三言,句句押韵,从而显示出战争题材所需要的节奏,此其一;未直接表现搏战场面,却写云、山、林木及呼声等为其二:一方面通过拟人、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多方渲染激战声势,如密布的战云、回应的山谷、摇弋的树木及四起的杀声等,另一方面转入对战场的直接描写:“飞将军”自重霄入,由此点出“飞将军”乃“红军”,用典明确;其三,上片描摹细致,声色并作;下片却大处落墨,时空变换,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内容与表现形式高度统一的自觉追求:上片初战场面描写,下片概述战局过程。此种结构的变换,显得既笔势跳脱却又气韵融贯,充分体现出诗人对战况的把握及非凡的笔力,更是渲染出了胜利之师的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三、老区人民想念毛委员 
纵观古今诗词,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毛诗),思想内容丰厚精深,独树一帜;艺术表现既借鉴传统精华,又富于创造性。是“思想内容独树一帜的丰厚精深、对传统精华创造性的继承革新、自由驾驭辩正法的艺术体现。”③正是凭借这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毛诗成为不朽的篇章,并为中国诗史增添了夺目的光辉。毛泽东同志不光在三明苏区留下的这二首光辉诗篇,更由于其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博览群书的丰富积累和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敢想敢为的胆识、强烈丰厚的情感和表露方式的脱俗、天才的智慧和鲜明突出的个性……凡此交融一体,享受胜利后的愉快心情所至,亦在民间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传说,如《毛委员在林畲》、《毛委员在建宁》等至今仍在老区人民中广为流传。 
1、《毛委员在林畲》说的是1930年1月15至16日期间,毛委员带领着红四军第二纵队来到林畲乡林畲村的上塘堀自然村宿营,居住在村内的邱氏祖屋诒燕第内。当时由于率部完成了阻击敌军、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更是由于胜利召开了“古田会议”,故心情十分愉快,轻松之余,利用空闲时间来到了当地石寨山顶的仁寿寺,了解当地历史和风土民情,与住持、僧侣及众多的香客交流,传播了武装革命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根据地的革命道理,由此点燃了当地革命火种。另一故事说的是毛委员偶然听村民说起,贫苦农民邱龙贞的养女官月莲因患病无钱医治,已生命垂危。听闻此事,毛委员当即请来随队军医诊治,毛委员不放心还亲自探望,送去大米、棉被等急需生活用品。官月莲由于得到及时救治,病愈后十分铭记毛委员的救命之恩,常向人说及此事,以表永不忘记,流传至今。 
2、《毛委员在建宁》说的是1931 年5至7月间毛泽东率部在建宁整编、筹粮、筹款、建设地方政权的几个小故事。如《毛委员亲手挖莲塘》、《莲塘飘清香》、《驱蚊》、《捉鱼》、《逛城》、《借书》、《红军鸡》、《送信》等。其中《莲塘飘清香》流传甚广:话说1931年5月底,工农红军一举全歼了国民党军刘和鼎部,解放了建宁城。随着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城内外一片热闹景象,打土豪,分田地,恢复和发展苏区的经济建设。一天,红军指战员与群众一道在城西门一同修复被白军挖工事时破坏的莲塘时,毛委员、朱总司令等也来到劳动现场,与大家一同干起活来。一老伯一边干活,一边给大家讲起建莲的神奇故事:“这建莲名声可大啦,从前是送给皇帝吃的贡品。可是真正的建莲就出在这城西门外一百口莲塘里。虽然东门外产的莲子也叫建莲,可那不是真货呀……为什么西门外这一百口莲塘产的莲子这样出名呢?相传是王母娘娘从天上撒下来的莲子种呀!这莲塘里产的莲子煮汤,是又香又甜,别地方的莲子就是比不上哪……这里的老百姓被国民党害苦了,没吃没穿的,现在红军来了,解放了,我们穷人翻了身,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军队和政府,再也不怕白狗子了。”老伯还告诉毛委员说:“这里原来有一百口莲塘,可数了好几次,只有九十九口,真是怪得很哪!”毛委员笑着说:“那口不是被泥沙填平了嘛,我们把它挖出来,就是一百口了。”不到半天,大家就把一口莲塘挖好了。这一年,西门外的莲花别提开得多好了,莲子结得特别多。风一吹,从莲塘中不时飘出一阵阵的清香。当年的莲子获得了大丰收,人们都说这是红军带来的呀! 
注释: 
①《中央革命根据地词典》,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P26。 
②同上,P24。 
③《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P1。 
作者:刘晓迎  三明市博物馆馆长  副研究馆员   
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副秘书长 
三明市客家文化与华侨研究会副会长 
三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三明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电话:13850808719  8213796 
邮编:365000 
地址:三明市列西街1号 
邮箱:smsbwg@163.com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