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浅谈宁化馆藏《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2016-10-28 17:16 | 曾秀秀 |
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内,珍藏着一本《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以下简称《军号谱》)。这本《军号谱》为横式小32开本,内页20页对折成40页,长21.8厘米,宽13.5厘米;用毛边纸黑油墨印制而成(图1)。封面图案为:两侧军号,鼓槌通过五线谱,紧紧连着红旗、五星、齿轮和两把交叉的枪杆,上印“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印”等三行文字,内页曲谱均采用五线谱(图2)。《军用号谱》除纸张颜色灰黄和封面、内页略有虫蛀痕迹外,均保存得非常完整。
浅谈宁化馆藏《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1994年10月,国家文物局近、现代文物专家组来到福州,时任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馆长的陈勤宁同志,专程送《军用号谱》前往福州鉴定,经沈庆林组长和其它专家们鉴定,认为此《军用号谱》系全国目前唯一一本最为完整的和正规出版、印刷的培训教材,极为珍贵,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从此,这本号谱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斗争史、红军军事生活及红军音乐等一部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形象直观的极好教材。每当看到这份珍贵的《军用号谱》,我们的耳际仿佛会听到那高昂嘹亮、催人奋进的号声,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英勇勃发、浴血奋战的红军战士形象。
这份珍贵的革命文物--《军号谱》是何人使用和精心保存的?它又是如何收藏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的?在一次清理革命文物和整理革命文物生命史中,本人走访了宁化县革命纪念馆的第一任馆长王岳良同志(现已退休),他给我们说起了一段动人的史迹:1930年初,闽粤赣国民党军队对我闽西红军实行“三省会剿”。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决定避敌锋芒,而转战江西,以求粉碎敌人包围闽西的阴谋。因此,古田会议结束后,红四军分兵向江西转移。朱德军长率领红四军一、三、四纵队,从古田出发经连城、清流向宁化进军,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二纵队完成阻击任务后经连城、清流、归化,于1月16日进入宁化泉上安营扎寨。朱德、毛泽东两路红军所到之处,都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宣讲革命道理等。这时泉上、横锁的20余个青年报名参加了红军。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1931年当时仅有15岁的罗广茂同志(图3)毅然参加了工农红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红四军第三纵队任司号员,后被选派到中央军事学校陆地作战司号大队学习。结业时,学校郑重发给每个学员一本《军号谱》,领导语重心长,再三强调《军号谱》的机密性和重要性,要求每个学员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军号谱》。结业后,罗广茂同志牢牢记住领导的嘱咐,带着《军号谱》到朱德总司令身边任司号员,后调红十二军101团;第五次反“围剿”初期,又调至红五军团43师师部当号长,频繁的工作调动,他都没有忘记军队领导的期望和谆谆教导,把《军号谱》始终藏在身上。有一次在连城白洋与国民党十九路军作战时不幸负伤,入长汀四都红军医院治疗。半年后,因反“围剿”失利,医院被冲散,他突围后回到家中,即将《军号谱》亲自交给母亲代为保存,自己又外出打工,以躲避国民党的抓捕。解放后,他回到家里,多次询问母亲,都因母亲年事已高,想不起存放的地点,而未能寻找到《军号谱》。小小军号谱,承载了几次波折。直到1974年,在拆建家中谷仓时,才发现《军号谱》用布和油纸裹得严严实实,用铁钉钉在谷仓底板上。
浅谈宁化馆藏《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为筹建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1972年,当时的宁化县革命委员会向全县颁发了一份征集革命文物的布告,随即,捐献革命文物的热潮风起云涌,这本《军号谱》就是泉上镇村民罗广茂同志于1975年3月向县民政局捐献的。为了核实《军号谱》的准确性,县民政局又将《军号谱》送交当时的县委宣传组,由县委宣传组指派干事王岳良同志前往泉上调查。据王岳良同志介绍,他接受任务后曾多次深入泉上与捐献者罗广茂同志交谈,并经证人证实,罗广茂同志参加红军之事所实,但对其是否当任司号员,是否是这本《军号谱》的主人还稍有怀疑。于是,王岳良同志经当时的泉上公社领导介绍,在当地请了一位懂五线谱的中学音乐教师,要求罗广茂同志当面将《军号谱》中的曲调一一演唱。面对那本熟悉的《军号谱》,罗广茂同志稍作流览后,便准确无误地将表现红军生活、训练、作战及部队番号、职务等340多首曲谱一一唱出。并作了详细的解释。经过这样的考证,罗广茂同志是红军司号员,这本《军号谱》的主人也就得到确认。
这本《军号谱》具有显著的革命军队音乐的艺术特色:调式采用五声调式(6 1 3 5 6),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其节奏是“三连音”(ХХХ)节奏占主导地位,显得勇敢、坚定。节拍是“1/4,2/4”节拍混合交叉,显得生动、活泼。旋律以“6-1”或“5-3”的三度上、下行跳进为主,间或出现四度以上大跳,显得高亢激昂,富有朝气;旋律的发展手法多用同音反复和乐节性重复,增强了音乐气势和艺术感染力(图4-1、2、3、4、5、6)。整个号谱突出了高亢激昂、生动活泼、勇往直前的军号特色。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所有号谱除没有拍号外,许多曲谱的书写也存在着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给读谱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军号谱》在当时通讯设备不发达的战争年代,通过吹奏号谱发布命令、指挥战斗、振奋军威、安排生活等方面,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起到重要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军号谱》的珍藏和捐献也映照出罗广茂等千千万万的宁化老区人民对中国工农红军,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折射出宁化老区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今天,我们已迈入21世纪,新世纪的进军号声更加嘹亮,我们老区人民将会牢记先辈的光辉业绩,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致力振兴宁化,以无愧于革命先辈和新时代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这份宝贵的革命传统教育教材显得尤珍贵。
参考文献
1、中共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宁化革命斗争史》,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浅谈宁化馆藏《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