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宝云局部颁样钱考
2013-07-16 17:15 | 王舒乙 |
近日,笔者在整理一串清代编织的古钱辟邪挂饰时,一枚乾隆通宝宝云局小平铜钱在数百枚传世古钱中他显出“鹤立鸡群”之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该钱铜色金黄,质地细腻,钱文精细、挺拔,笔画细节没有一丝粘连,径大、肉厚,边郭与穿郭端正精整。穿孔修磨干净无铜渣,外缘边道精修成直边。钱体覆盖一层传世氧化包浆,在钱文字口缝隙处仍残余金黄色的铜光,近未流通。由于编织挂饰的绳子已多处朽烂,遂将其取下。经数据测量,该钱直径25.6mm,厚度1.5mm重5.5g。从该钱的直径上看属于乾隆通宝宝云局“部颁式”形制,综合精度、直径、厚度、重量等标准,笔者认为该钱性质应属“部颁样钱”。 一、清代的铸钱制度流程与“部颁样钱”的作用 清代中央权力高度集中,朝廷设兵、刑、工、吏、户、礼六部掌管各行政部门。其中户部和工部下设钱法堂和铸钱局,户部为“宝泉局”,工部为“宝源局”负责铸钱。由于铜钱的价值低,使用量大,运输成本高。因此朝廷在各地方设置铸钱局,由各省巡抚掌管地方铸钱。中央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及保障货币的数量、品质,对铸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制度。根据晚清时期钱币学家鲍康的著述《大钱图录》中记载:“每改元铸故钱,后选至净之象牙刻作钱样,呈钱法堂侍郎鉴定,而后以精铜凿成祖钱。其脱孔(局称金口)是钱局己不能凿,再用祖钱翻砂铸母钱。当前启铸,则悉用母钱印范。颁发各局者,亦谓之母钱。”清代铸钱时首先会选用牙、木雕刻出钱样供皇帝或法堂侍郎审定,钱样既是钱币的初步样式,也是新皇登基改元时的一种仪式,根据目前传世的牙质钱样来看,其形制和钱文与流通钱币均有明显差异,可见钱样在当时应属于一种礼器存在,是新皇登基改元时的一种仪式,钱样审定后便会储存于宫中专门的部门存档纪念。通常在钱币的样式设计获得朝廷批准后便开始设计制作雕母,应该说从雕母开始才真正到了铸造行用钱的样式范畴,因此雕母也被称作“祖钱”。可以说雕母是“万钱之祖”,雕母的制作通常会交由户部指定的工匠,据传雕钱工匠十岁起便送入专门机构开始培训刻铜技艺,需练就十年方能上手。除此之朝廷也会将制作雕母的任务指定交由京城的一些有名的铜匠铺代为制作,雕母由整块精黄铜雕刻而成,铜质细腻。雕母制作完成后一般要求工匠不得将“金口”(穿口)完全打开,仅做出一圆形穿孔。需交由钱局审定后由钱局开穿,钱局再将雕母翻铸成母钱。母钱材质细腻精良,为保证了其用于翻铸行用钱时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母钱在铸造后工匠还需对其字口及地章处进行精心修饰,在边道、穿孔处打磨加工,使其在砂箱上印模时钱文清晰且不易挂砂,并且在印模时能快速拿取,提高生产效率。中央将统一制作好的母钱颁发给地方钱局用于铸造行用钱。清代行用钱铸造采用的是母钱翻砂工艺,在铺满细砂子的砂箱中划出浇铸通道,用母钱在砂箱上印模,铸成钱树,待冷却后将钱树上的钱取下,将钱边缘上残留的浇铸道口以及穿孔里的铜茬挫磨干净。由于铜液在铸造冷却后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因此行用钱的直径、厚度、重量和母钱比都会减少。 通过《清朝文献通考》中的记载:“凡铸钱之法,先将净铜錾凿成重二钱三分者,曰祖钱,随铸造重一钱六七分不等者,曰母钱,然后印铸制钱。每遇更定制钱,例先将钱送呈”。从雕母到母钱在到行用钱层层翻铸,直径、重量都在层层减少,朝廷在制作雕母和母钱时已经考虑到翻铸的铜液收缩问题,有意将雕母和母钱做的更大更厚重,并且要求无论是雕母、母钱还是行用钱每一次翻铸都必须将铸造出的样品呈送朝廷审核。概括说之清代制定的制度便是由朝廷对每个环节颁布制定标准,并要求每个环节和部门都要实行报送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流通币的质量,古代铜质货币的价值保障是铜料,铜料的纯度、份量都是钱币价值的基础,也是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重点。因此朝廷对于钱币的尺寸、重量、发行数量都要实行严格监管。为了能让地方铸钱时有可参照的标准,户部还会监制出一批工艺、材质精良的钱币,做为供地方钱局参照的样品,被称为“部颁样钱”。“部颁样钱”铸工精湛,铜料质优量足,甚至有时“部颁样钱”被当作母钱使用,清代早期,地方钱局还能严格按照朝廷颁发的样钱标准铸币,自乾隆中后期行用钱开始走样,随着国力的逐渐衰落,贪官污吏横行,许多地方官员本就将铸造货币视为敛财的重要途径,想方设法在铸钱时克扣铜料,减轻重量,中饱私囊,或在铜钱里参杂其他廉价的金属,为应付朝廷审查依照部颁的样钱标准铸造少量的“部颁式”行用钱,在呈报朝廷时选用特别精铸的“进呈样钱”。中央对地方钱局的管理鞭长莫及,朝廷中一些掌管铸钱审查的官员也被地方官员收买,对这种“潜规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清代中晚期开始“部颁样钱”便彻底流于形式,地方钱局甚至敢擅自更改行用钱的形制与钱文书体,样钱制度变成虚设的流程,到清代晚期钱币减重现象更加严重,甚至连户部都不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样钱标准铸钱的荒唐事,“部颁样钱”成为官员美化政绩的产物,也见证了清王朝走向衰亡。 二、关于该币为部颁样钱的认定依据 “部颁样钱”与母钱不同,其认定的难点主要在于母钱的字口、地章、穿孔、边道上都会留下明显的修饰加工痕迹,而样钱则和普通制钱加工方法基本一致,制作相对精致,但修饰的痕迹不明显,经过数百年的磨损流通也可能难以辨认。认定一枚钱币是否属于部颁样钱要从多个方面判断。在做对比时也应选择同一钱局的来做参照。清代的宝云局(云南省钱局)在清代各钱局中较为特殊,云南铜矿资源丰富,在清代云南是全国铜矿的重要产地,被称作“滇铜”,也是全国各地铸造货币铜料的主要来源。宝云局开铸钱币的时间也非常早,从顺治时期便开始铸造钱币,由于云南铜资源丰富的原因,纵观整个清代,宝云局各时期所铸的钱币无论是铜料的分量和发行数量在全国各地方钱局中都位居前茅,甚至比户部所造钱币都更大更厚重。然而宝云局铸造钱币的工艺却较为落后,特别是乾隆时期开始宝云局铸造的钱币字口浅,钱文笔画时常出现流铜、粘黏、粗细不均,穿孔常出现变形,钱币正背面合范轻微移位现象也较为常见。以下为笔者的几点依据: 形制:首先从形制看,其直径与厚度等参数必须是同类中的佼佼者,与同时代同钱局“部颁式”风格相符。 精度:“部颁样钱”既然做为朝廷颁发样品,且根据相关资料所述部颁样钱在当时偶尔也曾被钱局做为母钱使用,足见其铸造精度必定非常高。由于清代铸钱采用手工翻砂法,铸钱的质量也不稳定,甚至连浇铸时的正反朝向都会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使钱币字口的深浅不一,头炉者有之,精铸者有之,如果仅凭铸造精致的行用钱便当作样钱,这是较为片面的,但该币从铸造工艺看钱文笔画细挺、干净、利落,文字线条流畅,没有一丝断笔粘黏,穿郭端正精整,穿缘的宽度都基本保持对称统一。在边缘、穿孔及表面处做过精心的打磨处理,合模线、浇铸道口、及翻砂留下的砂眼都修饰的非常干净,加工的挫痕却非常细腻几乎没有留下痕迹。如此精湛的工艺即便在户部宝泉局大批量生产的普通行用钱上显然都无法做到,更不用说是铸造粗陋的宝云局了,为了客观的做出比较,笔者也特意从宝云局乾隆通宝中挑出一些上美品和普通品做参照(见附图),该钱精整大气,颇具京局钱币的风范。 重量:如果说直径、厚度超越常品只是不同版式批次间的巧合。那么重量则是最具说服力的依据,从西汉五铢钱开始,一枚面值一文的标准制钱重量在3.5—4g,这样的重量从西汉至清代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到了清顺治、康熙时期,时逢盛世,钱币重量得到空前的提升,达到4.5—5g左右,这样的重量导致银贱钱贵的现象,甚至许多百姓销毁制钱用做铜器, 大量铜料外流,逼得雍正帝实行铜禁政策,减轻钱币的重量。而到了乾隆时期国力较康熙时期有所衰落,制钱的重量也下降了不少,据现存钱币实物测量可知,一枚乾隆初期户部宝泉局部颁式小平制钱仅重4.5g,而乾隆中晚期宝泉局所铸造的一般小平钱仅重3 g,而抽样筛选了几枚保存完整的乾隆通宝宝云局小平重量也大多在4g—4.5g之间,重量差距明显。另一方面在清代克扣铜料是掌握铸币权官员,主要敛财途径,甚至有些官员敢冒杀头的风险擅自更改朝廷制钱的重量,因为对于需要大批量生产的小平制钱重量每减少一点铜料都会降大量的成本,因此对于制钱的重量必须锱铢必较,严格控制。而该币铜质细腻就,色泽金黄,铜纯度高,重量甚至超过户康熙时期的户部制钱标准,这显然不符合当时经济社会环境下普通行用钱的标准。综合上述几点综合分析,笔者认定该钱应属“乾隆通宝宝云局部颁样钱”。 |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
三博动态
文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