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如梦令•元旦》词永放光芒----重叙毛泽东《如

2016-08-24 17:14 | 曾秀秀 |
历史是一面镜子。革命老区宁化县上个世纪前半叶的一段历史,就如同镜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革命的壮烈与辉煌。在那“风展红旗如画”的岁月里,宁化成为闽西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如今宁化已旧貌换新颜,“路隘林深苔滑”不再有,但是每当宁化人民吟颂下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时,依然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那凄风血雨的峥嵘岁月,“宁化、清流、归化”的词句折射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当年在宁化老区留下的战斗足迹,老区人民以此为傲,以此为豪,永远缅怀,世代相传。今天,刻有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这光辉词篇的木匾高悬在宁化革命纪念馆厅堂上,雍容大度,光彩夺目,供人们瞻仰。
《如梦令?元旦》词永放光芒----重叙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匾由来


这件词匾是稀世珍品,它宽85厘米,高92厘米,厚2.5厘米,由两块楠木板拼成,刻工精细,保持了墨稿的艺术风采。说起这件在我党历史上颇具传奇来历的词匾,还得追溯当年的政治历史背景和一段曲折的革命历程。
1929年12月底,毛泽东在闽西上杭县古田镇主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1930年初,闽粤赣国民党军队对我闽西红军实行“三省会剿”。红四军前敌委员会遵照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决定避敌锋芒,而转战江西,开展游击战争,以求粉碎敌人包围闽西的阴谋。因此,古田会议结束后,红四军分兵向江西转移。朱德军长率领红四军一、三、四纵队,从古田出发经连城、清流向宁化进军。在清流县的长校,击溃了妄图截击红军的国民党马鸿兴部600多人,于1月11日经安乐抵达宁化城关。担任阻击任务的红四军二纵队,在毛泽东同志率领下,完成了阻击闽敌刘和鼎部之后离开古田,途经连城、清流、归化,于16日进入宁化泉上安营扎寨,17日到达水茜,18日到达安远,19日翻越武夷山向江西的广昌进发。就在这次行军途中,毛泽东眺望着风雪中一面面猎猎的红旗,山路逶迤中雄纠纠的红军战士,豪情满怀,借“元旦”为题,寓古田会议后“气象一新”之意,在战马嘶鸣和战士的歌声中
挥毫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元旦》。抒发了不畏艰险,坚信革命胜利的豪情壮志,它恰好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杰出政论相映成章。
遗憾的是毛泽东当年写就的《如梦令.元旦》这首词稿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里失落了。解放后,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6年8月《中学生》杂志上,刊登于谢觉哉《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最先将这首诗词披露,词题《宁化途中》。1957年,《诗刊》创刊一月号发表此词时,改题为《元旦》这也是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唯一没有找到真迹的一首词。为弥补这缺憾,1960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请求毛泽东重书《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毛泽东接阅后,稍加考虑便转请了当时国务院副总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邓子恢同志代为书写,他既激动,又耽心,唯恐有负主席重托,随即便抄笔练字,精心书写,经几个日夜的反复斟酌之后挑选了较为满意的手稿,并附信就字、句型的摆列提议采用了横排或竖排的两种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寄到宁化县。1961年10月,宁化县委决定将手稿字迹精制成木匾作永久性的革命纪念物保存,随即选用湖村镇的上等楠木板,派人专程到福州脱胎厂,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采用横式排列格式精心细刻而成。词匾自问世以来的30多年间,曾热情洋溢地接待过全国各地人们的瞻仰,也同时饱尝过人间的冷暖沧桑。在10年浩劫中,它积满尘灰,蒙受凌辱,当成垃圾被扫落在墙角废纸物堆中,差点遭“火焚”,几经波折终有幸被群众救下来。
这首光辉词篇,通过红四军战略转移的“如画”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古田会议广大指战员的崭新精神风貌,艺术地展示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明前景,同时也痛斥了林彪的右倾悲观论调。毛泽东仅用六句33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意境深远的行军图,谱写出一支声情并茂的进军曲。句短调促,精炼流畅,轻快活泼,富有高度的绘画美和音乐感。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大鼓舞了红军战士的革命斗志,有力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宁化革命老区形势的发展。
宁化革命纪念馆珍藏着这一党史珍品,为宁化老区人民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教材。词匾对于弘扬光大先烈和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