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三明市苏区红色资源开发初探

2016-03-15 17:12 | 陈旭 |
根据近年国家对中央苏区的认定,三明市的中央苏区在原有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等5个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将乐、沙县2个。如果说,即将完成的向莆高速铁路的通途,像京沪高铁一样给沿线城市带来新的希望的话,作为八闽腹地交通枢纽的重要交接地沙县,就显示出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向莆线紧连的将乐、泰宁、建宁,无疑增添的不仅仅是一道风景线。永宁高速公路的即将开通,结束了三明没有不通高速公路县境的历史。也意味着三明每一个苏区县都在八闽用地交通枢纽的轨道中运行。
交通的便捷,有助于祖国各地更多的人走近苏区、走进苏区,了解苏区、感知苏区,这就为开发当地的红色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三明市苏区红色资源举凡
在苏区清流县里田乡锅蒙山下,当地老乡说,如果你能碰到吉日吉辰,你就会隐隐约约地听到从渔沧峡谷传来的红军冲锋号角……吉日吉辰是什么时辰?没人可以回答其确切的时间。也许,这并非讹传。1930年1月,朱德率领的红四军离开上杭向清流、宁化一线进发。当时盘踞在汀州的国民党地方保卫团马鸿兴率部六个连和附近民团共1000余人埋伏在红军必经之路锅蒙山渔沧峡谷的石门,借“把门石”天险阻挡红军的进程。9日凌晨,锅蒙山一场激战,在红军向石门发起总攻之时,“把门石”暗堡洞里的机枪成了红军进攻的梗阻。在关键时刻,一名红军小号手就着身边的野藤,攀越峭壁,迅速扑向暗堡洞口,就在离洞口几米的时候,一颗子弹打中了小号手,鲜血染红了衣裳和土地,小号手没有倒下,他顽强地爬向前去,就在接近暗堡的瞬间,小号手将手榴弹塞进了暗堡洞口,暗堡炸塌了,小号手却不幸摔下了山崖……有人说,小号手是摔下山崖后还吹响了冲锋号,有人说,小号手化作了神灵,一直在锅蒙山吹着进军号,只要你有福气,就会听到……
这是历史真实与传奇并存的红色经典故事。
无独有偶,就在新近拍摄的影片《我的军号》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红军战士刘广顺在宁化参加红军,成为一名司号员,在残酷的斗争中经历种种磨炼,始终保持着对革命、对司号员职责的忠诚,视军号、军号谱为生命,并通过两代人的努力,把军号谱和一个号嘴保存下来的故事,真实再现了宁化人民光辉悲壮的革命历史。
1930年1月15日,毛泽东和总前委率红四军二纵队,转道清流,来到林畲,当夜宿于塘堀村邱氏祖厝,堂名“诒燕第”。后来,红四军十一师、东方军、福建军区独立第七师等红军部队在这一地区活动时,也曾先后驻扎于此,屋内现仍存留有红军七师一团、红军十二团等宣传标语遗迹。
邱氏祖厝始建于清光绪三年,为两进三厅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1836平方米。一九八三年,清流县人民政府公布该故居为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来,清流县委、县政府投入50余万元,对邱氏祖厝进行修缮、布馆,免费开放,使其成为缅怀革命先烈、了解土地革命时期清流斗争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以及红色旅游参观景点。
建宁作为最早的中央苏区县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十大开国元帅中有八位在这里指挥红军战斗过,当时全县7万余人中就有7000多名优秀儿女先后参加了红军,无数先辈们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历尽艰辛、前赴后继。
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位于建宁溪口镇溪口街,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前身为建宁县革命纪念馆。园内现有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包括总政治部旧址、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和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会议室旧址)和陈列馆二座、大型群雕一座及办公楼一座,园内还藏有革命文物973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569件。主题为“红军颂”的大型群雕再现了红军五次反“围剿”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奋战、力挽狂澜的伟大气魄。纪念园开园仪式是缅怀革命先辈和弘扬苏区精神的盛会,也是推动苏区发展的盛会。纪念园的落成对于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宁化是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诞生红军的故乡,扩红支前模范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起点县之一。一代伟人曾在这里豪迈挥手,一代英杰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一代农民曾在这里挺起抗争,由他们共同演绎了风展红旗的绚丽画卷,既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一代伟人的光辉足迹,也留下了广大红军、游击队指战员可歌可泣的惊天壮举,还有广大苏区干部群众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孕育产生了伟大的苏区精神,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即战争年代苏区文化,包括苏区遗址文化、苏区文物文化、苏区文学文化、苏区精神文化。
泰宁有大金湖近年已经闻名遐迩,当你踏上这片土地游玩古镇,不能错过“红军街”,朱德、周恩来等都在此留下足迹。1933年,他们还亲自率领战士们上街清理阴沟、打扫卫生,刷写标语,参加城区清洁活动周,至今老街两旁还保留当年红军在此书写的标语和文告等。泰宁人为了纪念这一历史,将该街命名为“红军街”。
红军是大名鼎鼎了,但“东方军”知者甚微,东方军其实是入闽作战的红军。在城关不远处,“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当年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在此开过会。
二、促进红色资源与传统旅游资源有机结合
位于闽西北的三明市,迄今为止被国家确认的中央苏区县已经有7个。红色资源的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宁化为例,文化方面,宁化不仅是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域,它还拥有1.2亿世界客家人祖籍地的宁化石壁,也曾是“扬州八怪”之一黄慎、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伊秉绶的故乡。被世人称道的天鹅洞景区整个地质公园以天鹅洞群岩溶地貌为主体,兼具丹霞地貌、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等特色,不仅类型丰富,而且具备典型稀有、系统完整等极高的科学价值、形态优美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而在泰宁,你在红军街上追忆工农红军三进三出泰宁的烽火岁月,又会想到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深宅大院里品味“江南第一民居”的美轮美奂,更想在临水而居的状元文化公园内触摸泰宁2200年的风雨沧桑。
在将乐,不仅有红军留下的宝贵贵存,还有天然溶洞的瑰宝——玉华洞,更有程门立雪“闽学鼻祖”杨时的故里,也是海内外杨时后裔寻根谒祖的圣地。
沙县,是已故将军张廷发的故乡,也是将军从军的地方。灵秀山地不仅留下了红军的足迹,也留下了红军精神。闻名全国的沙县小吃,不仅为沙县赢得了声誉,也赢得了财富。
因此,闽西北应大力推进传统旅游项目与红色资源的结合,要度地让红色资源吸引旅客的眼球。苏区不只是青少年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应该是大众重走红军、重走革命领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不仅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能开拓人们的视野、美化人们的心境。革命胜利了,人民温饱了,他们不会忘记曾经为革命做出牺牲与奉献的革命苏区、老区。是一块被红军将士鲜血染红了的革命老区。尤其在闽西北这块红色土地上蕴藏着大量的革命遗址和红军文化、革命文物,要让人们知道,当年红军怎样由弱到强,革命根据地是如何从小变大,党的理想是如何扎根在闽西北人心上的。苏区的红色资源是闽西北苏区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应该被珍惜,被保护。
旅游离不开文物,文物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文物古迹只有借助旅游这种形式才能更好发挥其作用,传播其历史文化信息。所以,文物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旅游开发不能以破坏文物资源为代价,必须在做好文物古迹保护的前提条件下,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以下是对开发苏区红色资源的几点思考。
一是重组红色资源,激活游客的游兴。假想,让当年毛泽东笔下“清流、宁化、归化(明溪)”三县串连,让人们感受“路隘、林深、苔滑”的景致,体验当年反围剿的惨烈,感悟红土地的灵秀,让红色旅游与客家祖地游、天鹅洞景区游相结合,三县的旅游资源会得到更合理的开发。再如重走红军路,把沙县、将乐、泰宁、建宁捆绑一块,既有沙县名小吃相佐,观赏祈福独特的卧佛、游览全国著名景区玉华洞、大金湖的美景,又有华东最高峰——金饶山的天然绿野,夏天滑草,冬天滑雪,以野菜、苦笋做忆苦思甜的品味,以别开生面的方式体验一把当年的生活。让游客在感受革命传统教育之余,又玩得开心,吃得开胃,走得过瘾,游客又何乐而不为?
二是吸引大量民间资本,走企业化管理的之路。利用旅游展示革命历史文物,利用革命历史文物丰富旅游的内涵。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社会各界人士加盟红色旅游的拓展工作,拓宽红色旅游途径,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内容。即便他们没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也分享了教育下一代公益的甘苦,让他们觉得这良苦用心值!在管理上实现由事业接待型向旅游产业型转变,变事业接待消费为旅游产业收益。
三是让本地及省内大专院校来闽西北地区挂牌建立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宽文物保护和旅游点建设资金,成为新一代人体验、实践的良好场地,让青年一代感受苏区老区人民的生存环境,激发他们为苏区、老区的振兴发奋图强,使红色旅游成为闽西北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然,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也会存在问题,不能简单回避、视而不见,更不能人为地割裂文物与旅游之间关系,单纯地“为保护而保护”或“只开发,不保护”,而是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红色资源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形态,物质文化形态是载体,精神文化形态才是主体;开发红色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和包括政治文化价值、教育文化价值、区域文化力提升的引擎价值等方面的文化价值。旅游开发和拓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