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三明莘口宋墓陶制戏剧人物俑初探

2015-12-16 17:11 | 李杨森 |
宋代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中重要的阶段,初步形成中国戏曲最早成熟形式--宋杂剧。宋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据《都城纪胜》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宋杂剧通常五人表演,有舞有唱有逗乐者。通常一人主唱,另有宾白或伴唱,演唱用不同宫调,为曲艺中诸宫调与金院本的结合。居次者要做“杂色”,表演"插科打诨"的滑稽逗乐戏。
陶俑是古代人当时的形象塑造。戏曲研究专家李智说,“这是我们除从古代壁画中寻找外,唯一能够找到的古代人演艺的形象的方法。因此,它对我们研究、考证古代戏剧前期艺人们的形象,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974年,福建省三明市莘口镇后池路马道山麓基建时发现一座小型宋代陪葬砖室墓,出土的随葬品器共18件,其中有5件陶戏俑和1件陶人面。宋代戏剧人物俑在福建省较少发现,在三明地区也是首次发现[1]
这组戏俑线条流畅简练,朴实无华,形象刻划活泼生动;造型各异,有乐舞、说唱和“杂色”扮相者,是典型宋代戏剧人物俑。它体现墓主对戏曲文化的热爱,也反映戏曲在宋代十分盛行,为我们了解闽西北地区宋代生活习俗、葬俗;宋代戏曲艺术发展和戏曲文化在闽的发展提供宝贵实物资料。
我就这组陶戏俑型制特征、制作工艺、相关问题等做初步探讨。
一、形态特征
1、乐舞戏俑(Ⅰ式、Ⅱ式)
Ⅰ式:为一青年俊男。高发髻,头戴软巾诨裹。此发冠多为宋代教坊、诸杂剧人所戴用。宋代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有记载:“杂剧部又戴諢裹,其餘只是帽子幞头。”素面高鼻大眼、小口薄唇弯月眉,细短胡须。面左倾,头右扭,身左倾。额头阴刻一“王”字形符号。身着圆领窄袖紧身及地长袍,腰束一宽边腰带。双手拱曲于胸前,双腿微分曲蹲,载歌载舞。高17.3cm,宽5.2cm,厚3.6cm,重341.43克。(图一)
Ⅱ式:为一中年男子。高发髻,头戴无脚幞头 [2]。素面高鼻小眼,小口厚唇柳叶眉,右眼长睫毛,圈腮大胡。面右倾,头左扭,身右倾。额头亦刻一“王”字。五官粗犷、形态稳重。服饰同Ⅰ式俑。高18.0cm,宽6.0cm,厚4.7cm,重323.9克。(图二)
装束最为庄重,从身姿看,应是主角,故多为青年俊男或成熟稳重中年男子。
2、说唱戏俑(Ⅲ式,Ⅳ式)
身姿较矮,均身着交领窄袖短褂上衣,下穿多褶长裙,束腰,裙长过足。眼微闭口微张,唱曲状。双手作揖,正面直立。
Ⅲ式:为一男童,神态专注。光头椭圆脸,素面高鼻大眼,月牙眉长睫毛。高12.4cm,宽4.9cm,厚3.6cm,重161.18克。(图三)
Ⅳ式:为一女童,温婉娴静。头梳双髻,素面高鼻小眼,柳叶眉。高11.9cm,宽4.7cm,厚3.7cm,重155.89克。(图四)
为男女戏童,衣着较简,表演居次,做宾白或伴唱。
3、滑稽戏俑(Ⅴ式)
 Ⅴ式:丑角扮相。戴一瓜皮小帽、弯月眉眼微眯、塌鼻阔嘴薄唇、嘴角上扬舌外吐,表情严肃又夸张。身着圆口紧身短褂,腰束一窄边腰带。双手作揖,双腿微分,正面嬉笑而立。高15.3cm,宽4.4cm,厚3.9cm,重160.6克。地位最低,故衣着最简。(图五)
陶人面,呈梭形,背面平滑。高鼻小眼弯月眉、长睫毛薄唇、露出八颗牙、似笑非笑,圈腮大胡,额头刻一“王”字形符号。陶人面与Ⅱ式陶戏俑脸部极为相似。高11.7cm、宽4.4cm、厚1.9cm、重79.67克。陶人面与戏俑一同出土,和戏剧有关,可能是表演用的面具。(图六)
二、工艺特点
宋代随着葬俗演变,陶俑制作日趋简单,体积渐小,塑像造型更贴近生活,随意流畅。三明地区出土陶俑胎体大多呈灰色、灰褐色,经过900℃高温烧制而成。胎质较粗糙松散,多含细沙。陶俑模制、手捏、捏模结合都有,主要类型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俑,仪鱼俑,十二时神俑(十二生肖)[3] 。模制陶俑为一面塑形,一面内凹,合缝明显,纹饰模糊,形态雷同。
莘口陶戏俑胎白中带灰,胎质细腻,僵硬厚实,制作工艺全部采用捏塑手法,手塑刀削来“以泥塑人”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时有张爱儿学吴画不成,便为揑塑。”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 江左人以泥揑塑人物,有机关以动手足,货於市,谓之快活三郎。捏塑技艺使陶戏俑更加灵活生动,更具有生活的气息和戏曲艺术的魅力。手捏出陶俑大型,运用阴线刻出五官、衣服的领口、衣襟、衣角纹理及长裙的褶痕等;加上堆塑出人物面部丰富的表情、发型帽冠等,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同常见陶俑,丰富了三明地区的陶俑类型,是戏曲文化与捏塑技艺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捏塑技艺在人物塑造上的一次展示,有利于人们了解戏曲文化对中国雕塑史的影响,及戏曲文化和雕塑技艺在宋代的发展情况。
三、经济文化背景
宋代陶瓷器艺术臻于成熟,也是戏曲文化发展重要时期。人们对戏曲的喜爱,更多表现在陶瓷制作的戏俑、戏台等戏曲文物上。
1、经济背景
宋代城市建立、经济发展、手工业技艺提高,促进雕塑技术发展。雕塑技术应用在俑像塑造上,首先是比唐代更接近于写实,并具有民间艺术的生活气息;其次是唐代俑像模制者多,形象多有雷同,宋俑就已出土的制作来看,砖雕之外,则是单独手塑者多,因而形象的变化也较为丰富,直接助长了人物精神面貌明快生动的优点 [4]
莘口别称“双溪”,近代有“小上海”之美称,是远近闻名的历史古镇。自唐朝起,凭其丰富林木资源和优质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加上便利的水路交通,成为闽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质集散地,制造业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经济发展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使得墓主能够接触到戏曲文化,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以致死后用戏俑来陪葬。
    2、文化背景
以唐文化为基础,五代十国不同文化汇集,文化需求的提高,使宋代文化有更大进步,出现许多新的艺术表演形式。经过发展融合后,促进宋杂剧的形成。宋杂剧大力发展,丰富了人们娱乐活动,也丰富陶瓷业制作工艺的内涵和题材。人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自然反映在随葬的戏俑、戏台上。陪葬的戏俑,是为了让死者在阴间也能倾听戏曲。
四、相关问题
1、“王”字符号的秘密?
乐舞戏俑和陶人面额头上的“王”字形图案,究竟有什么含义?是戏剧脸谱?还是墓主姓氏?是工匠的印记?还是象征神灵的符号?
2、陶人面的出现是否傩戏有关?
陶人面在福建善属罕见,与Ⅱ式陶戏俑面部十分相似,和傩戏文化有关吗?
宋代也是中国傩戏的形成时期,傩仪渐戏剧化、傩文化与民间信仰相结合。单纯做为祭祀仪式的傩仪,内容发生变化,巫师方相氏,渐被代表神灵和世俗人物的傩戏面具所代替。傩仪逐渐由祭祀活动转为简单的面具戏(傩戏)表演。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开封禁中的古老傩仪活动中方相氏,十二兽(又为十二神)、侲子这些角色均已消失,代之以教坊伶人扮演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5]
傩文化以戏剧形式传承于中国南方,与南方民间巫术习俗充分结合,形成具有南方特色傩戏文化。南方地区长年不受战争影响,从东南沿海到西南边陲,傩戏得以稳固传承。原属百越文化的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区,仍看到众多傩文化现象。三明有丰厚傩文化底蕴,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至今还保留着始于南唐,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大源古傩”文化,表演中大量使用面具。
傩文化是一种使用面具的巫术,功能主要是驱鬼逐疫。傩文化在历史流传过程中,面具使用始终不变。鉴别傩文化重要标志是面具,即凡使用面具礼神或驱鬼逐疫,属傩仪范畴:凡戴面具表演戏剧故事,属傩戏范畴。
莘口宋墓陶人面是否与傩戏文化有关?还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三明莘口宋墓》,作者:余生富,《福建文博》2001年2期。
[2]《幞头的产生和演变》,作者:孙机 ,《中国古舆服论丛》。
[3]《从闽北古陶瓷谈丧葬礼》,作者:欧阳希君,《欧阳希君古陶瓷研究文集》,世界学术文库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4]《墓俑雕塑》,作者:王家斌、王鹤,《中国雕塑史》第七章第三节第二部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5]《中国傩文化的特征和民俗功能》,作者:陶立璠,《中国的面具文化》。        

三明莘口宋墓陶制戏剧人物俑初探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