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外显温润 内蕴精华——三明市博物馆藏清代精美

2015-11-26 17:11 | 三明市博物馆 |
在自然物质中,玉是国人最为喜爱的。珍玉、敬玉、礼玉、赏玉、佩玉的情结,数千年绵延不绝。玉器的发展同时见证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在古代 ,玉是高尚道德的象征。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玉外观温润、柔和,内却集蕴精华,是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的结合体。孔子认为玉有十一德,后被世人总结为七德,即以玉的温润比喻“仁”,坚实比喻“智”,锐利而不伤人比喻“义”,低垂而挂比喻“谦”,声音悦耳比喻“和”,瑕不掩愉比喻“忠”,明澈清莹比喻“诚”。此时的玉已与最出的“石”分离开来,成为世人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看来,德是一个重于生命的问题。指责一个人“无德“、“失德”、“丧德”、“缺德”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见玉在中国人心目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玉器最早兴起的地区是中国的东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均发现大量玉器,器形多样,纹样丰富,大部分为宗教用途。夏商周文明时代的到来,使玉器的光芒被青铜盖过,却不能否定玉器的价值。发展至汉代,玉带钩,玉佩,作为美容工具的小玉鱼(大云山刘非墓奁盒中被考古发现)等实用器的大量使用,与墓葬中只有王侯级别才能使用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及棺椁上覆盖的玉片的发现,这些无不代表着玉器重新登上了发展的高峰。唐宋以后玉器的实用功能逐渐减弱,而玩赏功能不断增强,玉器进入另一段发展历程。即远古时的"巫玉"发展到"官玉",乃至演变到"民玉",无不蕴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理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与中原地区相似,福建历来也有玉做陪葬品的传统。1986年省考古对在长泰石牛山遗址发现了一座西汉闽越国时代墓葬,其中出土了一件玉璧,该璧为双面谷纹。2004年在武夷山城村闽越王城西部新亭园3号墓出土1件玉环和1件玉带钩。在武夷山城村闽越王城北部牛栏后1号墓葬中出土了4件陶璧,在陶璧周围的玉璧已被盗。史载同属闽越的南海王国就曾向汉高祖刘邦献过白玉璧等礼品。这些都可旁证当时的闽越王国不缺乏玉器。
我馆现藏有玉器五十余件,均为国家珍贵文物。包括玉佩、玉牌、玉雕动物、玉带钩、玉扳指等等,品相良好,保存完整。其中最为珍贵的为玉带钩。
玉质带钩始于战国,它是人们用在腰带上起扣拢腰带的作用,故名带钩,带钩有以铜、铁、玉等多种材料制成,带钩古时又名"师比"。
关于玉带钩的用途与使用方法,古文献中多有提及,其用途主要有束结革带和佩系器物两种。束结革带的带钩一般体形较长,如曲棒形、琵琶形类,为避免带孔因长期使用而磨损,致使孔径变大或断裂,人们往往在革带孔内置一铜、玉或骨质小环,以保护带孔,提高革带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考古发掘中,玉带钩钩首附近往往有小型铜、玉环的出土。而用于佩系的玉带钩体形一般较小,以水禽型最为多见,战国之际的小件钩大多是用于佩系的,一些无附钮的钩,或环尾孔的钩也多用于佩系。主要是佩刀剑、镜、钱囊、悬印之类,使用时先将钩钮嵌于革带孔内,钩首向外垂下即可,无钮带钩则是将其尾端与革带系结固定使用,宋代以后的玉带钩多已不具有上述使用功能了。
我馆收藏此件带钩名为清镂雕螭龙玉带钩 ,为国家珍贵二级文物。长9.5厘米,宽1.9厘米,厚2.4厘米,重51.8g。由钩首、钩身、钩钮组成,侧视呈“s”形。钩首即龙头,稍稍昂起,阔嘴、尖鼻、虾米眼、翅眉、高额、长角,给人以凶猛的感觉。钩身似一块厚薄均匀的条状板块,中间微向上弯曲。钩面高浮雕有一只的螭龙,螭龙向龙首作爬行状,俗称苍龙教子或寓意望子成龙。螭为龙九子之一,螭采用高浮雕、透雕、阴刻等手法雕琢,与龙首比例适当,形象生动和谐。此带钩采用新疆和田白玉,玉质温润、细腻、凝脂光泽。
外显温润 内蕴精华——三明市博物馆藏清代精美玉器赏析
这件玉带钩应为束结革带之用。当然,它与明清带钩演变的时代特性相符,除了束结革带实用性外,还具备了玩赏的功能。总体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动物造型,采用浮雕、透雕技法。钩首多为龙头形,龙螭纹组合最为流行。构图、纹饰寄托了人们渴求望子成龙美好的愿望,体现出复杂的人文内涵,且玉质选材讲究,造型优美,雕琢技艺精湛,玲珑别致,从而将作为玩赏品——玉带钩的奇巧生动、赏心悦目的艺术神韵推向了极致。
与玉带钩具有相似“命运”的还有玉如意,由印度传入中国。"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用来抓痒与按摩使用。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明清时期的如意已成为工艺美术品。在现在流行的宫斗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清代的皇帝赏赐妃子玉如意,在他们的寝宫与宝座旁也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如意的种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其中以玉如意最为突出。它通过雕刻龙纹、桃果、灵芝、蝙蝠等世俗化的吉祥纹饰,达到“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的目的。一些植物、动物等题材,通过谐音、比喻等方式,被赋予了吉祥的含义。这件玉如意雕有蝙蝠、磬、瓶等,就充分体现了人们祈福求吉的美好愿望。“蝙”因与“福”谐音,被寓意“多福”。在清代民间,代表幸福寓意最多的就是蝙蝠,可以说蝙蝠是祈福第一吉祥物。“磬”与“庆”谐音,寓意喜庆美好。“瓶”与“平”同音,平平安安之寓意。此件玉如意玉如意将玉的坚贞不渝的美德与如意吉祥的寓意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
此外,清代还创造出有首、中、尾的三镶、五镶形式的如意。可谓匠心独具,精美至极。到了清代玉如意已没有实用功能,只是一种象征吉祥的陈设品。
       外显温润 内蕴精华——三明市博物馆藏清代精美玉器赏析
我馆收藏的这件如意名为清雕福庆纹玉如意,为国家二级文物。长44.2,宽11.87厘米,重950g。由整块玉料雕琢而成。云朵形首,从上往下分别浅雕有蝙蝠、磬、寿,曲型柄中间隆起一方体,雕有宝瓶、卷云纹,柄底端为兰草纹;柄的背面浅挖成凹槽,槽外沿凸起,光素无纹。整件器物图案布局合理、比例适当。玉质肌理温润细腻,色青内敛柔和而凝重,精工雕琢后灵气不失大气。
玉扳指则起源很早,在商代殷墟妇好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斜筒状的实用扳指。到了战国、汉代则演化成鸡心佩,又称“玉谍”,是一种套在射手右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后来成为身份与能力的象征。玉扳指种类多样,有玉质、木质、金质等。在清代,由于满汉两族广大男士的欣赏与使用,后逐渐使它成为时髦的佩饰品。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最多的是以和田白玉磨制而成的。一般浅浮雕各种吉祥图案或者单个“福”与“寿”字,以表达福寿绵长的美好祝愿。其造型皆为矮圆筒形,一端边缘略薄,可套于拇指,器面或光素无纹,或阴刻、浅浮雕各种图案纹饰、诗文词句等。
这件馆藏清浮雕凤纹玉扳指,为国家三级文物。口径2.9,高2.3厘米,重20.6g。呈青白色,有浅褐、深褐色沁。器身呈圆筒形,上端里高外低呈坡状,下端外高里低。器表浅雕有凤纹,具象,用简单几笔勾勒出凤的形体,凤尾上翘,呈飞翔状。内壁素面无纹。器物打磨精细,做工工整。外显温润 内蕴精华——三明市博物馆藏清代精美玉器赏析
    以上所述的玉带钩、玉如意、玉扳指大多数为贵族与宫廷使用,是高规格的玩赏器。为什么清代能出土如此精美与高规格的玩赏器呢?其实是有一定原因的。清贵族清廷重视玉器的制造,内务府设立造办处“掌成造诸器用之物。”清代宫廷玉器的生产主要是由造办处完成的。加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攻灭了大小和卓,重新控制了新疆。和田玉源源不断的进入宫廷。这样,玉材得到了保证,也就等于控制了玉器产业,宫廷玉器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乾隆时期,清代的琢玉工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品种多样,做工精细,应用广泛,都是空前的状态。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心学的广泛传播,文人思想观念的解放,这些都在无形中推动审美观念的改变。提倡世俗的生活方式,“奢美”的生活风气,这些无形而又强劲的力量推动重玉风气的极度张扬。世俗的生活方式靠“玉”来点缀,而“奢美”的生活方式靠“玉”来表现高雅。这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清带文人生活缺少不了“玉”的存在,玉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玉逐渐变成了一种赋予美感与观赏价值同在的物质。
    虽然清代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但却是中国古玉发展的最高峰,它吸收历代玉雕之所长,并有了新的创造玉发展,丰富了我国古代玉雕技术。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