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的坑口与鉴定
2017-03-01 15:38 | 王舒乙 |
古钱的坑口主要指的是钱币的出土或存放的区位,相同的钱币出土区域不同,其受到自然氧化锈蚀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坑口出土的古钱的锈色、包浆也会有很大的区别。这些看似表面的区别,却给古钱鉴定带来不小的阻碍。由于人们对各地域间坑口的认同度时常无法达成共识,便出现一些北方藏家见惯生坑出土的古钱,见到南方水坑的古钱几乎千年不锈,因此将其误鉴为仿品。而部分南方藏家,见惯了南方酸性土质所出土古钱的锈色斑驳,面对北方坑口的薄锈时,而感到鉴定无从下手。甚至连一些知名鉴定家,也因为对坑口认识的问题,对古钱真伪产生误判,引发争议。古钱的坑口与鉴定是一个看似表面,实则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引发了笔者对古钱坑口与鉴定的思考与探索的兴趣。并通过对古钱的铜质,土壤、气候等影响古钱锈蚀形成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以辅助古钱的鉴定。 锈色和包浆是古钱坑口判断的主要依据。铜锈是铜在氧气、水分、土壤等外部环境的作用下生成的碱式碳酸铜。古钱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表面都会生成色泽不同,厚薄不一的铜锈。而对于铜锈影响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部分。 一、内在因素 铜锈生成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指其固有的材质。在中国历代古钱中,青铜、黄铜、白铜、红铜都曾做为铸造货币的材料。不同种类的铜其成份配比也有所不同,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铜》便有记载“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参和为响铜;倭铅和写﹝泻﹞为铸铜”。红铜是由铜矿石冶炼来的纯铜,青铜是由红铜加入铅锡合金炼成,黄铜是由红铜加入炉甘石和铅炼成,白铜由红铜加入镍炼成。在往下细分还可按合金比例的多少进行区分,如青铜之中又可分出锡青铜(含锡20%至30%),和铅青铜(含锡2%至10%,含铅9%至60%)。白铜中又可分出铁白铜(含镍、钴、锰)和锌白铜(含镍、钴、锌)等。明代以前货币铸造以青铜为主,自明代中期黄铜逐渐开始广泛用于铸币。由于铜的合金比例不同,在同等保存环境下其质地受到氧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青铜质地坚硬,但较为脆,容易缺损,折断。战国时期燕国的部分刀布币,出土时容易腐蚀起灰皮,是由于币材的青铜中铅含量较高,属于铅青铜。汉代五铢及王莽时期货币出土时在铜锈下面常常会有一层略泛白亮的包浆,俗称“水银古”,便是由于币材采用锡青铜产生的“泛锡”现象。出土的北宋靖康钱,常被腐蚀的凹凸不平的甚至布满蛀孔,这便是由于其钱体铜质杂质较多,内部结构容易被腐蚀破坏的缘故。诸如盛唐“开元通宝”和明初“洪武通宝”则大多铜质坚密,声音清脆。这便体现出其币材质量好,纯度高。相比青铜,黄铜质地较软,柔韧性好,易变形,不易脆裂,但在水坑中受腐蚀的影响要高于青铜。因此,判断一枚钱的坑口及真伪应从同时期、同类钱中做横向对比,才俱有准确的参考意义。 二、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指的是古钱受氧气、水分、土壤等外部环境影响的成度,我们以坑口的保存的自然环境区分,主要分为生坑、水坑两大类。 1、生坑 生坑,指的是埋与土壤中的古钱,受土中酸碱性及水分、气候的影响,产生不同的锈蚀反应。通常我们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将土壤分为三类,酸性土壤、碱性土壤和中性土壤。酸性土壤(PH值4-7)产生的铜锈通常成绿色,锈色有浅至深逐渐变化。锈蚀的厚度及化学成份不同,因此同一枚钱上便会形成不同的颜色。时常会呈现出鲜艳的蓝色、绿色。并产生电化学腐蚀。将钱体内部的锡、铅等易腐部份腐蚀掉,形成蛀孔、掉皮等现象。铜锈易蚀入钱体内部。使钱体内部氧化,质量变轻,声音暗哑。碱性土壤(PH值7-10),埋藏于碱性土壤中与还原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亚铜。颜色呈大红色或深红色,俗称朱砂锈、枣皮红。由钱币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碱式硫酸铜,因此氧化亚铜生成之前已生成一层绿锈。俗称红斑绿锈,这也是今天我们出土的古钱及青铜器绿锈往往被红锈所覆盖的原因。中性土壤(PH值7)形状稳定,古钱埋藏与其中不容易生锈,因此从中所出土的货币保存完好。倘若含锡量较高的青铜货币埋藏与中性土壤中,铜质中的锡成份易由内向外析出。产生二氧化锡(SnO2),表面形成银灰色的皮壳,俗称水银古。 全国各地区的土壤酸碱性分布各不相同,结合气候、雨水等因素影响,通常我们主要将生坑钱分为南坑和北坑两大类,南方土壤主要呈酸性,主要有褐土、棕壤、娄土、灰褐土等,南方地区雨水充足,气候较潮湿,因此出土的古钱,铜锈较重,锈色鲜艳,常出现蓝、绿、红混合的五彩锈。锈层堆积较厚,犹如油画颜料一般,尤其以江浙地区较为典型。酸性土壤容易对钱体铜质产生严重的腐蚀,锈蚀沁入钱体内部,导致钱体内部结构被腐蚀破坏,导致钱币质量变轻,质地疏松,边缘处出现锈蚀脱皮的缺口,严重的还会腐蚀出大小深浅不一的蛀坑,也有部分酸性土壤与钱币表面生成碱式硫酸铜,并形成稳定的保护膜层,这类出土钱币尽管铜锈堆积较厚,但铜质内部未受到严重锈蚀,铜性保存相对较好。北方大部分地区土壤呈碱性,加上气候干燥,雨水少。土壤对钱币的腐蚀性较小,许多出土钱币仅在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锈层,犹如薄纱状覆盖,许多钱币埋藏千年,出土时未经清理仍然保留钱币原有的铜光。铜性保存极好,钱体内部受氧化程度小,质量也几乎没发生变化,特别是古人在埋藏时经常会将钱币装入罐、瓮等器皿埋于地下,这样出土的钱币通常保存最为完好,许多几乎呈未流通状态。因此,习惯于南方地区出土钱币的斑驳锈色,对北方出土钱币接触较少的人,便容易因其外表保存过“新”而产生误判。但是也有部分地区特例,如辽宁辽阳的碱土坑出土钱币,对钱体就会产生较明显的腐蚀,另外,诸如内蒙古、甘肃西部、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大部等地区,土壤为荒漠土壤,俗称“沙漠坑”由于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因此出土钱币氧化侵蚀程度较小,仅在钱体表面形成黑色的氧化层包浆和壳状薄锈。 2、生坑钱的辨伪 了解生坑钱的辨伪,主要从锈色包浆入手,由于钱币在埋入泥土前经过几十上百年的流通,表面先形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后埋如地下生成一层碱式碳酸铜覆盖在表面,因此自然生成的铜锈下面都会有一层过度层,且锈色附着牢固不易脱落。而仿品由于是人为用化学胶水粘附于表面,锈色颜色浮躁,不自然,锈色剥落后里面直接是新铜,无自然氧化的过渡层,铜色火气较重,闻之有新铜火气未退却的铜臭味。也有作伪者将钱币浸泡于酸性化学药品后在埋入土里,几个月或一两年之后在挖出,使伪钱表面生成锈层,做出出土的假象,然而通过化学药品短时间生成的锈色,浮于表面,容易脱落,在沸水中浸泡铜锈便会脱落,远没有真品历经千百年形成的锈色自然坚实,闻之上面残留有刺鼻的化学药品的气味。 3、水坑 水坑,指的是从江河里捞出或从含有丰富地下水的土壤里出土的文物,是钱币乃至青铜器鉴定中的难点,水坑所出文物在鉴定中争议颇多。由于在水中或被水浸泡的泥沙中空气中的大部分氧气被隔绝,形成天然的保护膜,氧化程度小,腐蚀性也极其微弱。因此文物埋藏出土于坑中,时常能够保持原有的面貌,许多水中捞出的钱币不但没有一丝铜锈,反而铜光犹存,水坑主要出自南方地区,据笔者调查了解,发现水坑的主要地带如湖南、湖北、南京等都分布于长江流域地区。著名的湖南马王堆汉墓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时墓葬内皆被大量地下水浸泡,但发掘出的文物,甚至连纺织品、漆器这些不易保存的文物,出土时依然能够色彩艳丽、品相完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的越王勾践剑,属青铜材质,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依然散发金光,锋利无比,主要原因在于其埋藏于水坑地带,加上贵族墓葬棺椁层层的包裹,密封性强,因此保存完整。这些都是水坑钱币之所以得以保存完好的佐证。2005年在长江流域作业的采砂船也曾在江底沙中捞出大量的古钱,这些出水古钱版式单一,每枚钱币均清晰的看见刚从铸炉取出加工时留下的挫痕,有些还可看到字口缝隙间有铸造时留下的草木灰,应为当时钱监通过水路运输刚铸造好的一批货币时,发生某种意外而落入江中。这批钱币在出水后由于大量流入收藏市场,由于保存完好,数量庞大,又都是同一版式,一度被不明其出处的人误认为仿品,这也倒至其上市面后价位及低。水坑钱呈现的包浆也是有其规律性区别的。如其水域水底是淤泥,所出钱币受淤泥长期浸泡便会附着一层黑色的的包浆层。若水底是沙砾则水底钱币受到水流沙砾的冲刷,表面被磨损呈现金色的铜光,俗称“泛金”。由于部分江河的水质呈酸性或弱酸性,因此一些水坑古钱铜质偏红,严重的会表面形成深红色的包浆,时常会让人误以为是红铜铸造,甚至有人将铜色发红误认为是新铸仿品上的“火气”。 由于水坑的钱币,从视觉上感觉较“新”,许多历史可能留下的痕迹信息也无从入手判断,加上没有生坑钱的艳丽古朴的锈色,因此受市场认同度及市场价格较生坑要低。 4、水坑钱的辨伪 相比生坑钱水坑钱没有厚重的锈色和包浆,缺少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想辨别水坑钱的真伪,就得从文字、形制、铸造工艺和神韵上入手,首先得对各朝代钱币的形制和文字有所了解,和对图录上的钱币拓片的文字风格有个全面的认识。水坑钱虽然没有什么铜锈包浆,但经过在水中长时间的浸泡,其铜质中的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因此整体手感偏轻,且铜色经过千百年岁月,铜色沉稳。而仿品因为铸造年代较近,所以铜质结构较为坚实,同样大小的钱币,仿品拿在手上有一种压手感,并带有火气,伴有铜臭味。由于每个时期钱币的铸造加工工艺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熟悉不同时期铸造钱币中的翻铸、修穿、修边等工艺。对水坑钱的辨伪有很大帮助。 坑口对钱币鉴定的影响,虽说只是在外表,但却是鉴定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南坑还是北坑,生坑还是水坑,要想做到准确判断,就必须从科学的角度,以实物为基础,多看、多对比、多分析。避免仅凭“经验主义”来鉴定判断。方能找到更为有效准确的鉴定方法和诀窍。 |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
三博动态
文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