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姓氏源流 > > 正文 >

刘章公

2016-05-26 17:31 | 三明市博物馆 |
刘章(公元1124-1226年),衢州龙游(今浙江龙游)人,字文孺。宋高宗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乙丑科状元。著有《补过斋拙稿》若干卷,《非<国语>》、《刺<刺孟>》各一卷。
刘章有文名,从《偃王庙》一诗可见:“造化留神迹,山川妥地灵。一时捐玉几,千古享彤庭。仁义终难泯,丹心照汗青。”
刘章少年时,聪颖异于常人,每日诵读数千文字,四次乡举第一。公元1145年中状元后,任镇江中军签判。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升秘书郎兼晋安。恩平两王府教授。在王府四年,专以经义文学启迪教异,竭尽忠诚,为教宗赏识。
两升两贬
升任著作佐郎时,秦桧专权,恨刘章不依附自己,而外调任职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任副职。秦桧死后,召回京城,调任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升起居郎、秘书少监,曾为高宗制定郊祀礼仪,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充贺金国生辰使,后吏部员外郎。代理工部侍郎,因未满足手下胥吏私欲,被诬告,贬提举台州崇道观。
孝宗(公元1163年)即位后,刘章知漳州,任秘阁修撰,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后,被拜为礼部尚书。朝廷商讨经略中原,孝宗夜问刘章“闻卿监中有笑朕者?”刘章从容回答:“圣主所为,人焉取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使孝宗疑虎顿释。
宗皇帝即位后,眷恋其任王府教授旧情,起用其任礼部侍郎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任内禁止淫祀,删去《三朝史》道、佛、符瑞内容。刘章生活简朴,待人忠厚,处事谨慎,任职高宗、孝宗两朝30余年,从未泄露宫禁中事。人称长者。尝言:“书生无他长,惟菲俭自度。”朝臣盛赞刘章,孝宗也更信任他,亲赐翰墨以安其职,而他力求告归。孝宗准以,显谟阁学士俸禄。在家休养,淳熙初,授予端明殿学士,赐银绢四百匹。淳四年(公元1177年)刘章以资政殿学士街告老隐居。朝廷追赐他为光禄大夫,谥靖文。
题状元刘君讳章墓誌
公乃古闽吴航奉龙图学士之裔,其祖赐懋迁延平路剑甫而居,赐生辉,辉生牧、牧生活,浩生章,浩之三子也,昱之弟也。随迁于沙县廿七都,大芜领后而家。公生初有颖悟之才,喜文学。绍兴九年,执经游泮、沼年二十有二,登宗绍兴乙丑科状元。在朝有匡正之能,公卿咸异之行,年七十有一致政于家,追思列祖功业,创架祠堂一所,匾曰:兴山堂。至祭田十亩四分,民苗五斗四升,与子孙时其祭祀于理宗(1226年)九月十三日辰时卒,享寿一百单三岁。绍定六年(1233)卜葬于廿七都牛尾窠,圹成其子銮请余之铭,余矜其能,以嘉其寿遂铭之,铭曰:懿行哲人,自天降真,学宗正道,寿享嘏龄,九畴五福,公悉兼并、生日顺序、没修攸宁,归藏得地,高椅其形,福庇后昆,挀挀绳绳。
吉山简况
吉山距燕城五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好山好水的好地方,又是我省重要的抗战文化遗址。
据传说:原始的吉山是一片肥沃的大洋田,其他形似“肚囊状穴”(即绑腹部钱布袋)。由于缺水,当地人安装四门水车把河水抽上来灌溉溶田,因而又有“车田洋”之称。
明朝时期,刘氏贵三公从渔潭来到吉山车田洋养鸭母,搭个茅草房(即祖屋)居住,依靠出售鸭蛋为生。娶妻成家后,以勤俭持家而不断发展,丁财两旺。后逐渐扩大建设,成为刘氏一家姓的吉山村一一到高峰时达三百多户、数千人口。
村内曾建“翠园”等书斋多所,培育出进士、“三代登科”等许多英才;优美的文昌阁庙,曾有尊金光闪闪的千手观音佛像,及铸铜大钟(用木鱼拉打)、大鼓等,有和尚主持念经和管理,香火不断。庙前是清澈见底的文川溪;庙后密林遮阴,鸟语花香。庙右方有座四贤书院。
连接文川溪东西两岸的是木船浮桥。东桥头有棵特大的老榕树,遮盖着一座榕荫亭“民主庙”。西桥头有个问津亭(太保亭)供来往行人避雨和休息。有木船数条进行水上运输。沿河有四门车碓作为村民碓米之用。
北陵自然风景区内,有大书院和林仙马庙及凉亭数个。登上北陵山顶可欣赏燕城和周边村庄的景色一一“滚滚白云头上过,青山绿水眼前来”。
北陵山脚下有座雄伟的宝应寺,至今仍香火旺盛。其门前通往吉山的路中,有由一对石柱、两扇铁门等组成的大门,其上方的石板上刻着“吉山里”三个大字,该门象征进入吉山的起点。往内又有座三圣庙,庙址是龙头,会出泉水,庙前有个桔子石为龙珠一一被称为“藏龙吐玉珠”。村头村尾各有座大土堡以防土匪入侵。进吉山只有东、西两条通道,东进必过“吉山里”石门,西进必过浮桥。如果浮桥被断开,则只剩东路唯一通道。有匪首多次侦查,欲抢劫吉山,就怕有进无回而放弃。由于地理的优势,加上村内防范有力,故吉山从未遭受土匪的抢劫。
吉山村主要是靠种田和造酒为生。老酒是村民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柱产业,扬名于福州、上海等地吉山美味老酒是吉山的特色,其香醇浓厚、回味无穷,堪称永安一绝。
吉山民风淳朴,且受严肃的族规约束,村内从未出现过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村民安居乐业,深受人们的赞扬。
每年春节和正月,吉山都会举行桥灯、花灯、四角灯和云从龙灯等各种民间娱乐文化活动。灯到之处,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景色壮丽,热闹无比。
抗日战争时期,省政府许多重要机构搬进吉山办公。省府机关设在春谷山房(现春谷上庄),其中挖建有防空洞用于藏发重要档案及躲避日机轰炸。原省府刘建绪主席还为刘氏宗祠题词“绳其祖武”的挂匾纪念;省第一监狱设在尾土堡;省一中设在东方月;省实验小学设在奇訏公厝;省卫生处(医院)设在锡看公书斋(原七房观扬房);省卫生处制药厂设在翠园书斋;省儿童教育管设在关帝庙,还有省种苗场等数十个大小单位分布设在村民的部分空房……,此处不一一例举。各机关工作人员也是分散租住在各家各户。一时间,古街十三行(吉山武术大师九毅公到广东参武术搏斗获胜,被命名为“十三行”)日夜人流不断,商店生意红火。
不幸的是,吉山也曾遭受过日机轰炸。据目击者说:有一天,日机从北陵山顶方向低空飞来,飞机上的日本旗号清晰可见,投下了三颗炸弹:一颗在棋盘厝前右方爆炸,有一妇女腿被弹片炸断而残疾,畜禽死了不少,房屋炸塌多间;一颗落到菜地钻进很深地下而未爆炸,后来村民下屎尿让其生锈以免爆炸;还有一颗落到大厝后深潭也未爆炸。之后大家一听到飞机声就极为恐惧和紧张,都往防空洞、山林跑去躲避。日军的暴行激发了村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坚定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吉山为抗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解放后,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民当家作主,实行男女平等,劳动同工同酬,生活不断改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吉山村民经济收入也快速增长,宗嗣孙寻根思源的意识、团结有爱精神也逐渐增强。
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吉山被安排为旅游开发区和抗战遗址,目前正在对部分老房屋进行修复。这是吉山的大喜事,吉山村民深受鼓舞,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决心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朝着快富、早富奔小康的道路阔步前进!
吉山刘氏根源简介
自黄帝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每六十年为轮回用于纪年以来,至公元1984年,已是第七十九个甲子年,至今年(2013癸巳)则为四千七百一十年,这表明华夏民族有着近五千年的历史。
我刘氏大始祖乃尧帝(陶唐氏,姓祁名放勋),是黄帝轩辕氏裔孙,为上古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一。尧帝在位九十八年,寿一百一十八岁。娶敬宜氏,曰:女皇。生十子儿女,长子监明,早卒,监明生一子名曰:式。帝封式于刘地(今河北唐县),其后裔以刘为氏,因源出祁姓,故称为祁姓刘氏。刘氏人丁繁衍至今约八千万,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仅次于李、王、张三氏,位列第四,是华夏古老的姓氏之一,被誉为“帝王之姓”。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王朝,共传二十九帝【包括西汉的高后吕雉、孺子婴(王莽摄政)、王莽、更始帝,以及三国的昭烈帝刘备和后主刘禅】,至公元263年,共经历了469年。
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宣帝将楚国(原为周代诸侯国名,其疆域在今河北省)改名为彭城郡。此后的刘氏子孙也称彭城子孙。
入闽始祖刘赐是唐朝名将刘汾的玄孙。汾公生于公元848年,享年58岁。居住江西弋阳县刘家村。二十四岁(公元871年)中进士,当年就领兵征伐黄巢起义立下大功,唐懿宗李凗赐给九个夫人,共生十四子。其中第六子汉瑞的两个儿子义胜、义升,由弋阳迁居铅山(别号吴航),义胜的长孙刘赐由吴航(今江西铅山)迁南剑州(今南平市)。赐公生于北宋咸平六年癸卯(公元1003年),卒于熙宁三年庚戌(1070年),寿六十八岁。元丰四年辛酉(1081年)与妣林太君合葬于剑浦后金钱坪。
刘辉为赐公独子,生于公元1024年,36岁时北宋嘉佑四年己亥(公元1059年)科状元。公元1092年卒,寿69岁,1094年8月安葬沙县七峰山金斗窠,甲山庚向,下山虎形。妣叶太君公元1025年生,公元1086年卒,寿62岁,葬剑浦镇全坑南山下,甲山庚向,金娥抱卵形。
吉山谱载:刘章为赐公第五代孙,公元1124年(宋朝)生,中南宋绍兴十五年乙丑科(1145年)状元,公元1226年卒,寿103岁。妣陈太君(有姬娘)卒于公元1187年,寿六十岁,葬沙县城头黄石;又妣吕太君(清姑娘),公元1132年生,公元1203年卒,寿72岁,与章公合葬岭后坑口牛尾窠,巳山亥向,校椅形。浙江龙游县寺下村记载:刘章生于北宋哲宗赵煦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81岁(1177年)卒,是寺下村人,1145年中状元。至今存有状元牌坊、状元墓、状元桥各一座,但没有后裔住寺下村。实际上,章公81岁时,因朝廷政局混乱,为躲避灾祸诈死,并造假墓以掩人耳目,之后隐潜回南平附近的沙县城头,后又转迁岭后坑口居住,直至公元1199年103岁时卒。章公共生五子,其中第五子銮生于1144年,章公48岁。并非吉山族谱所记载的21岁时所生,所以章公实为公元1097年出生。
刘赐第九代孙太乙,生于元朝、卒于元朝,于妣苏氏冬娘合葬鱼潭坑仔边油楻坑,凤形。太乙公第十代孙贵三由鱼潭迁居吉山,以养鸭母为生。其坟与妣邓氏三娘合葬于鱼潭坑仔边大坳,乾山巽向,虎形。
贵三公为吉山开基始祖。吉山刘氏祖屋是先祖贵三公的发祥地。永福公为贵三公之孙,明万历(1612年)与妣范新娘合葬本境大山下,靠壁扫形。
自贵三公于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迁居吉山以来,延绵二十一代五百二十余年。子孙后代主要居住在吉山下村与上村,其他分居在永安市境内及国内各地,还有出国创业的一一可谓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追忆清代,吉山文风鼎盛,其中,中进士一名、举人五名、秀才一百九十一名。当时仅古书斋就有十三处之多。祠堂中高悬的“文魁”、“武魁”等各式匾额就是吉山当时文风鼎盛的鉴证。
如今,虽也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者,但学文化的风气不如前人,我族理当觉醒。但望后人能秉承先人重文的思想,加倍努力,使我族人成为真正的文化后人。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