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展览荟萃 > 临时展览 > > 正文 >

《盏韵天成——建窑瓷器精品展》在三明市博物馆展出

2020-01-22 10:48 | 三明市博物馆 |

      展览名称:盏韵天成——建窑瓷器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0年1月16日——2月16日
展览地点:三明市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
主办单位:三明市博物馆、南平市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南平市建阳区博物馆
      宋代是福建经济、文化发展鼎盛阶段,也是福建制瓷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崛起于福建北部的黑釉瓷是其中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黑釉瓷窑中又以建阳水吉建窑产的建盏最具代表性。本次展览共展出宋代、现代建盏近百件。通过让文物说话,宣传福建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激发人们对千年技艺的热爱之情。
风靡于两宋时期的建盏有何魅力?
1、 茶器上品
宋代变唐代的煮茶为点茶,饮茶时先把精细的茶末用开水冲点,并用茶筅用力击拂以使茶与水完全溶为一体,然后趁热饮用,这就是所谓的“点茶”。好的茶汤要有一层极为细小的白色泡沫浮于盏面,称为“乳聚面”;不好的茶汤点过不久,茶就与水分离开来,称为“云脚散”。为了不使云脚散,茶人必须掌握高超的点茶技巧,使茶与水交融似乳,最好还能“咬盏”。建盏的胎体沉厚,且越往下越厚重,重心低,放置稳当,便于点茶时击拂。同时,它的胎厚且内含气泡多,预热后不易冷却,利于点茶,点茶后还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延缓水痕的出现。另外,宋代人评茶以白为上,建盏的釉面亮黑如漆,便于斗茶时观茶色,验水痕。
2、 备受帝王及文人墨客推崇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对茶艺十分痴迷,不仅作茶诗、绘茶画,还以帝王之尊撰写茶书《大观茶论》。在其所著的《大观茶论》里说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说的就是建窑出产的兔毫盏,是最上乘的茶具。他还在诗歌《宫词》里写到:“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意思是说,用兔毫盏烹北苑上好的茶饼,香云缭绕,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得进入梦乡。 在宋代除了当朝皇帝,还有有众多流芳百世的文人墨客,都对建盏情有独钟。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在其《茶录》中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誉美建盏的诗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他对建盏情有独钟。1089年,他到杭州任知州时,在西湖北山葛岭“寿星寺”小叙。此时,住在西湖南山净慈寺的南屏谦师闻讯赶去拜会,并亲自为苏东坡当场点茶。苏东坡品饮了道长亲手点的茶,钦佩道长茶艺高明,于是当场做诗《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此诗流传甚广。
3、驰名中外 价值不凡
斗茶传到日本后,其流行程度不亚于中国,属于上流社会的贵族文化,建盏作为茶器名品也备受推崇,一些建盏中的珍品更是价值不菲。公元1511年出版的日本《君台观左右帐记》中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拿兔毫盏为例,三千匹绢,相当于当时两千个劳力一年的辛苦所得。更有好事者换算下来,曜变斑建盏价值700多公斤黄金,油滴斑建盏值360多公斤,而兔毫盏也要价值210多公斤黄金。目前,已知世界上仅存的三件曜变盏,分别珍藏在日本静嘉堂文库、藤田美术馆和龙光院。除了日本,世界各国大型博物馆均收藏有中国的建盏。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波士顿美术馆,甚至远在北欧的瑞典东方博物馆等。
建盏名品简介
1、兔毫
兔毫盏是建窑最典型且产量最大的产品,以致人们常常习惯以“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黑青,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彩色也。”文中提到的“玉毫”,就是指兔毫盏。所谓“兔毫”,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丝状条纹,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兔毫釉器物的瓷胎中含铁量高,在高温下,胎中部分铁质熔入釉里,釉层里的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在1300℃高温下,随着釉层的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绚丽的兔毫斑。受“窑变”等因素影响,兔毫斑形状、颜色变化很大,又有金兔毫、银兔毫、黄兔毫、灰兔毫、蓝兔毫等别称。
2、油滴
所谓“油滴”,是指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像夜空中的点点繁星,也像水面上漂浮的油珠。故又有“金油滴”、“银油滴”之分。这种斑点多为圆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径一般为三、四毫米,甚至达一厘米;小者仅一毫米,甚至细如针尖,形如沸腾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缭乱。油滴也是一种结晶釉,烧成难度较大,成品率低,传世或出土很少。在日本的文献记载中,“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名贵瓷品。在现代收藏界,“油滴”也是建盏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
3、鹧鸪斑
“鹧鸪斑”一词在宋代文献中常有出现,如陶谷《清异录》中载:“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何为“鹧鸪斑”?在具有光泽的、黑中透蓝的底釉上流淌着一道道鲜艳的黄色釉彩,分布着黄褐色、卵白色的斑点纹,两种釉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似鹧鸪鸟的羽毛而得名。目前陶瓷界尚无定论,建窑鹧鸪斑纹盏在历史上确曾有过,然而,因烧制难度极高,在当时就属罕见之物,后世的考古发掘或传世品,则更为罕见。因此也有人将其列为建盏中的最上品。
有人认为建窑遗址出土的“珍珠斑”纹建盏残片可能就是宋代文献中的“鹧鸪斑(黑釉点彩)”品类。
4、曜变
所谓“曜变”,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着许多不规则的圆点,圆点呈黄色,其周围焕发出以蓝色为主的耀眼的彩虹般的光芒,故而得名。曜斑广布于建盏的内壁,并随所视方向的移动而变化,垂直观察时呈蓝色,斜看时闪金光。光晕的变化仿佛宇宙星空的景色,如星辰之光深邃幽玄,摄人心魄,是国际公认的“天下第一碗”。
5、乌金
乌金釉,也称“绀黑釉”,有的表面乌黑如漆,有的则黑中泛青,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酱黑色。建窑乌金釉釉层普遍较厚,“色黑而滋润”,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6、杂色釉
杂色釉,由于建窑黑釉器系“窑变”所致,故 釉面纹理变化多端,除黑釉外,还有柿红色、赤红色、酱釉、酱绿釉等。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