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教育 > 教育活动 > > 正文 >

【活动回顾】“怦‘染’心动 • 别样七夕”主题社教活动

2023-08-23 16:12 | 三明市博物馆 |
《乞巧》
唐代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又称乞巧节,自古就是少女们乞取智巧、表达追求幸福美好心愿的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七夕节,三明市博物馆,展开“怦‘染’心动 • 别样七夕”主题社教活动,带领同学们一起认识七夕,了解其来历及有关习俗,体验非遗扎染艺术,传承传统文化,分享合作的快乐。
七夕的来历和习俗 
 
通过有趣的视频故事带领同学们了解七夕的由来和习俗,如今的七夕节是大家眼中的情人节,但实际上,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当时的宫女们在七月七进行缝衣服大赛,看谁缝的针线又快又好,谁就是冠军。这种风俗也叫做“乞巧”,即乞求心灵手巧、蕙质兰心。
诗词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学们直抒胸臆说出对诗词的理解,齐声朗读领略诗词中的意境。
布里生花,扎染艺术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环境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老染色工艺,探索不同的折叠、捆绑晕染效果,感受扎染带来的惊喜与喜悦。
穿针乞巧,“福袋”制作
 
 
化身小小织女,一起穿针乞巧,并制作属于自己的“福袋”。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手工技巧,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完成“福袋”制作,感受艺术带来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手礼。
本次活动通过让孩子们了解七夕文化和传统习俗,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完成手工扎染和“福袋”制作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增强团结意识。
(责任编辑: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