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挖掘明台两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客家文化经

2017-03-01 16:06 | 刘晓迎 |
一、历史渊源
1、地缘方面。
地处闽西北的三明与台湾有着相同的地理、地质条件以及地史时期多次联结一体,使两地的祖先频繁地往返,从旧石器时代起,各自制造了丰富多彩的远古文化,同属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清流人”及清流、明溪、将乐等更新世动物化石,台湾台南县的“左镇人”、“长滨文化”旧石器文化遗址等。福建“海峡人”和“东山人”的发现证明,他们都是冰川时期生活在台湾海峡的远古人类,他们曾经在海峡这片土地上居住和生活几千年之久,成为来往于闽台之间的先导,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从1988年开始发掘的明溪南山洞穴遗址,至去年底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磨光黑陶、炭化稻谷、穴居人骨、水窖,尤其是罕见的南山陶艺大量出现,使该处遗址极有可能被命名为“南山文化”。更值得一说的是,经专家对比,“穴居人”头骨与台湾澎湖发现的亮岛人很相似,而“亮岛人”被世界考古界确定为南岛语族的祖先,若今后提取对比DNA的序列,将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与确定,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血缘方面。
大量的谱牒资料证明,占台湾五分之一人口的台湾400多万客家族群,都与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三明地区有着亲缘关系。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论述,如漳州学者林嘉书先生1987年在《华生报》发表“客家摇篮——石壁村”一文中指出:“笔者据近些年所获闽西南及台湾的八十多部旧谱,及其它史料统计,台湾至少有六十个常见姓氏中的六百多万人与石壁有关,其中三百余万是客家人,另外二百余万是传自石壁,又从闽南南靖、平和、诏安、漳州等地迁台的闽南人。”宁化学者刘善群先生多次撰文指出,宁化与台湾有亲缘关系的达80姓以上,在台湾36个客家强势姓氏中,有27个姓氏与宁化有关,占75%,并跻身于台湾两个最大的陈、林姓氏之中。
3、交流方面。
早期可追溯到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时代,公元1153年秋,24岁的朱熹任同安县主簿,为县佐兼治学事,在金门燕南山建立“燕南书院”,并亲临讲学。明清以来,三明籍赴台出任文武官员的比比皆是,如宁化籍赖日臣(1763—1836年)历任建镇左营左厅守府、南路营中军守府、北路葛玛兰兼署都司篆务事等官职;杨秀登俊(1788—1846年),宁化籍,先后出任台湾北路诸罗守府、铜山营守备、护理南澳左营游击,台湾安平中营府摄左营都阃事、安平协镇、金门总镇等职;乾隆四年,明溪籍谢家村,调任台湾府学教授,并参与撰写《台湾志》;乾隆年间任台湾府学训导的就有沙县籍林起达、大田籍范应斗等;康熙年间任台湾县学教喻、训导的有宁化籍伍兆崧、吴昙、吴升,明溪籍陈光远、冯榕,永安籍陈文海、朱竞成,清流籍邹熊,将乐籍徐弘祚,建宁籍陆登选、陈梯等。台湾生员回福建参加乡试、会试出仕后到三明辖区任文职官员的也有二三十人之多。
4、往来方面。
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三明各地因公因私亦有赴台的,较多的是随军去台人员。据统计仅宁化在这一时期赴台的有622人,现有台属2886户14863人。两岸开放后,此批人员及其后裔常回宁化探亲访友,因思念故乡,他们在台湾的桃源县居住地还成立了“桃源县福建省宁化同乡会”,以联络同乡情谊;在桃源县龙潭镇的兴隆新村,20余户的宁化乡亲共同聚居一处,被人们称为台湾的“宁化村”。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上世纪末止,宁化在台乡亲返乡探亲达1400多人,其中组团30多次500余人。其余县市在台乡亲返乡探亲的也不在少数。
其他还许多方面,如神缘、民俗、语言、经贸等,限于篇幅,不再例举。
二、近年来两地客家文化交流往来情况
1、谒祖方面。
据统计自1995年石壁客家公祠落成后,随着每年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石壁的举行,至今已连续举行19届。目前,已有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余万客家乡亲(后裔)前来寻根谒祖、旅游观光、考察调研,由宁化统计的自1995年到2006年《台湾10年来赴宁化寻根谒祖50件大事回放》来看,前来宁化的既有寻根祭祖团、观光旅行团,还有客家文化考察团、客家民俗研究团,更有以介绍祖地风情的电影、电视摄制团;从来宁人员范围看,涉及台北、台中、高雄、桃源、新竹、苗栗等地。此外,三明各县亦有台湾乡亲返乡祭祖族亲,如永安的陈姓、沙县的罗姓、泰宁的邹姓、大田的萧姓等。
2、协办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论坛于2007年9月27日至29日在厦门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海峡两岸客家政要500余人,其中台湾150多人。本会在大会期间积极争取安排了陈有极副市长作为客家地区代表在会上讲话、三明林业局长王怀毅在会上推介三明林博会、泰宁县委书记曾祥辉在会上推介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大金湖景区、宁化县领导刘日太在会上推介客家祖地,还组织撰写了论文13篇,举办了大型展览,展示三明经济社会。
3、2007年在宁化举办了第13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
大典活动于11月15日在宁化石壁客家公祠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客属乡亲400多人参加。
4、2007年在宁化联合举办“纪念黄慎诞辰320周年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黄慎学术研讨会”活动。
活动于11月15日举行,征集、展出名家书画作品130余幅,其中台湾作品14幅,台湾著名书画家简锦益等参加了活动。
5、2007年10月3日至6日在宁化举办“首届海内外巫氏文化节”。
文化节有海内外包括台湾巫氏宗亲800余人参加,会期3天。在文化节期间开展了寻根问祖、学术交流、旅游观光和商贸洽谈等活动。
6、2007年7月2日,沙县罗从彦纪念馆派罗正奎一行5人到金门拜会台湾地区罗氏(赖罗傅)宗亲。
7、2007年12月8日,在沙县隆重举办罗从彦诞辰935周年纪念大会。
来自台湾17位“赖罗傅”宗亲及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纪念大会。台湾“赖罗傅”总会秘书长罗柏青及来宾代表在会上讲话。。
8、2007年我市派员出席世界张氏总会第三届恳亲大会。
恳亲大会在新加坡召开,会期3天,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张氏族人参加,我市有三元区客属张明光等10余人出席。恳亲大会强调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世界张氏族人的愿望,指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盼望和祝福。”
9、编辑出版《三明客家》。
每年4期刊物,每期2000册,推介三明风貌及其与台湾的关系等,与全球包括台湾客属社团和客属人士交流。在《三明侨报》开辟“客家专版”,每月4期,年48期(版),推介三明客家祖地与台湾的“五缘”关系和客家文化。
10、2008年10月16日至18日,组织以李家荣部长为团长、张寿标常务副会长为副团长的三明代表团参加在西安召开的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
参加这届大会的有3000余人,在大会期间,我们积极开展了与海内外包括台湾客属社团的联谊、交流。
11、2008年7月23日,接待台湾“客家参访团”访问三明。
参访团是以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黄子尧为团长、台湾桃源县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为副团长、一行30人。在三明期间,我们与之进行了座谈、交流,并互相交换了礼品。台湾代表团还访问了宁化、永安、沙县。
12、2008年11月13日,在宁化举办世界客属第14届祭祖大典活动。
有海内外客家乡亲、包括台湾150多人参加,开展了祭祖、联谊、商贸项目推介、旅游考察等活动。
13、2006年,组织开展市摄影协会会员赴金门开展摄影艺术文化交流活动。
14、2009至2013年又举办了四届祭祖大典。
海峡两岸客家乡亲往来十分活跃,仅2013年10月16日,第十九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宁化举行,有海内外客家乡亲2000多人参加了祭祖大典,其中台湾客家乡亲不在少数。
三、三明在台湾的名门望族
由三明各地向外迁徙,于明末清初直接或间接东迁台湾的客家人,大都分布在桃园、新竹、苗栗、台中、高雄、屏东等山区聚居。1992年,应邀赴台访问的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在考察了台湾客家人的渊源及文化习俗后,曾在《宁化石壁与台湾客家》一文中写到:“台湾客家与宁化石壁关系密切,不仅他们的祖、根在宁化,就是现在台湾客家的物质文化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特点”、“台湾客家的祖先即在宁化石壁,宁化石壁是台湾客家寻根问祖的地方。”以宁化古石壁地区为中心的三明是台湾客家人的祖籍地,这可以从两地诸多客家姓氏族谱、祠庙等历史资料、建筑中得以佐证。
马氏,《清流北里马氏族谱》载:马氏(堂号扶风)其三十六世榜郎公(即马徵,也称马征)“原居江西豫章南昌丰城太平里,英年游泮,于唐代戊子登科,官至监察史,后入闽寓居新罗郡(即汀州府),娶妻张氏继李氏,其次子发龙,生于唐敬宗宝历丁未年,娶妻赖氏,住清流北里南山下,死后葬于宁化安乐马家园。发龙公(三十七世)生四子,长子虔龙居清流罗村里,次子旺龙守土后移居连城四堡赖家圩,三子俊龙居清流北里,四子贵龙居清流嵩口炽溪(现哲溪)。湖南《湖田马氏族谱》及福建、江西各地客家族谱推算认为,马英九是‘扶风’马氏第七十一世孙和湖田马氏第二十二世孙,也是马氏开基闽西的入闽始祖马发龙第三十二世孙,他的祖先从发龙公至马殷公,在闽西的清流居住了整整五代。”
连氏,我市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连氏麟山宗谱》载:“大唐开成元年(836年),分支三山之连江迁延郡尤溪魁城。”魁城连氏先祖连广川,其子连仲英,同朝为官,后谢爵离朝南迁来到魁城,见这里“山川秀丽,云蒸雾翕若浮光状,常有群鹿聚伏其间”,便卜居此地,垦荒种地,建屋营生。连广川第十代裔孙连小六迁龙岩和睦里白泉乡(现漳平市新桥白泉村),为该地连氏始祖。其后裔连法进又迁长泰江都,法进孙佛保又迁龙海步文乡马崎村(原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二十七都)。明末,后裔连兴位移居台湾台南马兵营。现台湾政界要人连战为连兴位第九代孙。
郑氏,大田县桃源[郑氏宗谱]:....宋仁宗时,其裔郑章公(第四代)任职光禄大夫,与叔少聪总管奉旨率众家军调征南闽藩镇兴化府仙游县,至庆历二年(1042年),受奸臣陷害,弃官携兄弟叔侄隐于各州荒野繁衍生息.....宋熙宁年间,为怀念先祖之德深,郑氏后人联络闽省各郡,在桃源公馆前兴建一座郑氏大宗祠--荥阳祠,裕称桃源十八户. 隐石公(第十六代),元至正年间(1341-1368)由桃源连京迁至肇基南安县石井镇.[郑氏宗祠]卷二"各地肇基祖世系图''截;"南安县石井镇肇基祖;隐石公';又载(193页):"隐石公(入南第一代)--(历八代)--芝龙公(入南第八代',总第二十三代)--森公(入南第第九代',总第二十四代.森公即民族英雄郑戍功). 2000年10月,世界郑氏宗亲会(台湾)致函大陆海协会.省文化厅.大田县政府祢:"大田县桃源镇东山郑五郎公生隐石公,后隐石公迁居安郡.另查安溪族台郑氏谱中记录:隐石公迁南邑八代后郑芝公生郑森公(郑成功).''郑氏谱中与台湾成攻庙文档里均有记载由郑成攻上朔十一代远祖久居桃源,两种资料记载相吻合。
邹氏,邹应龙,泰宁南宋状元之一,历任户部、工部、刑部、礼部等4个部的尙书及掌管最高军国机务的枢密院签书兼参知政事。其子孙人丁兴旺,散居江南数省及东南亚一带达百万之众,仅台湾就达二十万,且许多是名门望族。泰宁县有“邹应龙文化研究会”,台湾有“邹氏宗亲会”,每年泰宁邹氏祭祖,台湾邹氏后裔都有不少来泰宁寻根谒祖。2007年8月泰宁举办纪念邹应龙诞辰835周年活动,包括台湾邹氏宗亲在内的1000多人参加了活动,募集“南谷堂”修建资金300多万元。
李氏,居台湾一百大姓之五,分布于台北、嘉义、凤山、台中等地。李氏家族的始祖李崇文,是宋代自宁化石壁迁出的李火德第十一世孙。台湾《崇正系谱》对李火德入闽及其传衍台湾记载甚详:“其南来之祖,则溯始于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即李火德祖父),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梁,继入福建宁化石壁乡。”据史料记载,台湾李登辉是李火德第26代孙。他是火德长子三一郎的系下。其世系是:火德、三一郎、千三郎、三五郎、淑良、千五郎、大六郎、德玉、子华、添禄、成聪、月辉、五富、鉴、选、接山、白春、弘措、维兹、荣仕、崇文、兴发、乾聪、财生、金龙、登辉。
陈氏,居台湾一百大姓榜首,由开漳王、太傅、南朝三大支派组成。《崇正同人系谱》陈氏条载:陈氏郡望称颖川,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迁,陈魁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宁化石壁。魁公妣刘氏生子五,曰昆、仑、嵩、岳、峰。昆仑之裔迁闽南;嵩之裔迁永定、大埔;岳之裔迁蕉岭、梅县,成为“南朝派”。明、清二代,其裔孙渡海入台。
黄氏,江夏郡谱载,台湾黄姓“粤香派”和“浦西派”的始祖是宁化的黄宁。公元九五一年,黄宁由邵武禾坪来宁化龙上里开基立业,传至十八世念八郎的第十五世裔孙黄开懋,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渡海去台,定居在台中市西屯区,成为粤香派在台湾的开派台祖。“浦西派”的开基世祖黄天从,是黄宁的第六世裔孙,其第十三世孙黄国成、国仪、国勇等移居台湾。
丘氏,居台湾一百大姓之十八位。台湾北浦《邱氏族谱》载,三郎公丘法言宗派为丘姓家族重要系统,于宋太祖真宗年间到宁化石壁丘家坊开基。据台北市丘邱氏宗亲会所编《丘邱氏会刊》载:丘法言有子:三四郎、三五郎和三六郎,其中三五郎有十子,从伯一郎到伯十郎,其后裔在金兵之乱时分迁闽西、广东,继而迁繁台湾,分布于新竹、屏东、桃园等地,爱国志士丘逢甲,便是这支派的后裔。
张氏,台湾许多张氏族谱,均以开基宁化石壁的张端为始祖。张端玄孙扬德,生子三:化孙、化龙、化凤。化孙生十八子,派衍十八大房,化孙第十五世裔志达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移居台湾嘉义大排行;第十六世裔赞能移居台中;十七世裔振禹、振牙再移居丰原大雅西员宝。今日台中杨梅张芳杰世代相袭的辈序排行为:“清河衍派祖德锦长,青线志庆金鉴流芳,凤徽永式宁化名扬。”台中张金鉴排行为:“清河衍泽,谟弼有唐,青线志庆,金鉴留芳;凤徽永式,世德锦长,曲江源远,宁化名扬;文章蔚起,诗书垂香,祁云奕骥,古绍炽昌。”
刘氏,过台湾开基的刘氏,有“东派”刘翔(祥)和“西派”刘翱的后裔。据台湾刘氏诸谱载:黄巢乱起,刘翔携子刘天赐,避居宁化石壁葛藤凹,号为“东派”,子孙传衍分支,播居各地,于明、清二代分别从广东和闽南东渡入台,裔孙刘国轩于明永历十五年随民族英雄郑成功赴台,其部下刘氏官员甚多。
罗氏,居台湾一百大姓之二十八位。祖罗景新开基宁化石壁葛藤村,后裔日繁,裔孙彦邦、彦章各派,于清代去台开基,今日台湾罗氏,多是罗景新的第45-46代孙。
徐氏,台湾《蓝田徐氏族谱》载:先祖诰升于宋时自建昌开基宁化石壁澳内村,传至明洪武后,裔孙迁居广东揭阳县蓝田都,续衍平远、卫华,后衍台湾。
赖氏,台北县《西盛赖氏谱》载:始祖出自颖川郡,至宋,徙居宁化石壁开基。经过三个朝代,至1369年转居闽南,其后裔由平和县葛竹社,再向东开基台湾。台湾《新浦赖氏族谱》记载:康熙六十年,新浦赖氏开基祖赖天经《台北板桥》传自平和县葛竹社,始于宁化石壁。
卢氏,孟坚公第八世孙三六郎,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举人,迁宁化石壁。三六郎曾孙衍宗,是台湾卢氏家族所奉的“唐山”一世祖。
魏氏,魏祯北宋年间自建昌府迁居石壁,后裔迁广东并过台湾开基。永定县黄竹烟村《魏氏族谱》载:开基祖四一郎公,于八百多年前从宁化石壁迁来,生三子:长子进福,留居本村,后传八、九代,有裔孙迁往台湾。
曾氏,台湾《曾氏总谱客家曾氏源流》载:曾氏一世祖曾参二十六世裔孙曾织椁,于宋政和壬辰年徙宁化石壁,其裔孙衍兴宁、梅县及台湾各地。
简氏,祖会益公宋时避乱南渡,开基于宁化石壁,宋乾道二年移居上杭,传至九世,于至正元年分居南靖永丰里,传至清代,其后裔自南靖入台开基,居住基隆、宜兰、新竹、台中、草屯、南投、嘉义、凤山、屏东等处。
谢氏,台湾大多数谢姓家族元祖为宋末名士谢枋得。元兵东下,信州失守,知州谢枋得隐于我市建宁县唐石山,元初绝食殉义,后人称叠山先生。台湾谢鸿轩的《谢氏渊源简述》载,其祖为宋末忠贞殉节的枋得叠山公。这支谢姓乃枋得三子谢寄孝之后。另据台湾客家《谢氏族谱》正德十三年序称,始祖因黄巢之乱,居宁化石壁。升平之后,再迁江西粤都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后裔传衍台湾。
范氏,唐龙图阁大学士范坤(俊祥),于唐乾符元年(874年)迁居沙县,后转迁宁化攀龙里黄竹迳,为宁化范姓始祖、闽粤范姓一世祖。台湾《范氏族谱》载:一世祖范仲淹(范坤曾孙)第四世祖衍公,宋高宗时为翰林学士,自清流迁居宁化石壁,孙孙徙上杭、永定、潮州海阳、饶平、大埔、梅县等,后裔过台湾开基。
吴氏,清流县沙芜乡铁石村《吴氏族谱》载,唐初,吴锦祥由江苏梅里入闽,隐居清流沙芜铁石。其孙吴仕全为“唐检校祭酒国子柱”,普封光禄大夫,其后裔辗转南迁台湾。
除上述诸姓外,有谱牒记载的尚有数十姓之多。
四、三明涉台文物单位
1、万寿岩。
在万寿岩的灵峰洞挖掘出土的二块锐棱砸击石片距今近二十多万年前,船帆洞发现的一个石核和三块石片距今达2—3万年,经鉴定,其在技术和类型上与台湾发现的锐棱砸击石片和石核相同,这在空间上有力地说明了台湾史前文化源自大陆,为闽台史前文化同源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力于较明确地解释大陆史前文化迁入台湾的路线。
2、荥阳祠。
始建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重修建于清康熙十七年(1687年).该祠是抗清驱荷复台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远祖祖祠. 桃源[郑氏族谱]卷二(109页)"荥阳祠址"截:"夫郑氏大宗祠桃源荥阳祠,位居闽省中部原龙岩十五都聚贤里高榄板.今属大田县桃源镇梅里村洋中.....祠址始奠于北宋熙宁二年.后重建于清康熙十七年,又重修于民国十七年(1948年). [郑氏宗谱]:....宋仁宗时,其裔郑章公(第四代)任职光禄大夫,与叔少聪总管奉旨率众家军调征南闽藩镇兴化府仙游县,至庆历二年(1042年),受奸臣陷害,弃官携兄弟叔侄隐于各州荒野繁衍生息.....宋熙宁年间,为怀念先祖之德深,郑氏后人联络闽省各郡,在桃源公馆前兴建一座郑氏大宗祠--荥阳祠,裕称桃源十八户. 隐石公(第十六代),元至正年间(1341-1368)由桃源连京迁至肇基南安县石井镇.[郑氏宗祠]卷二"各地肇基祖世系图''截;"南安县石井镇肇基祖;隐石公';又载(193页):"隐石公(入南第一代)--(历八代)--芝龙公(入南第八代',总第二十三代)--森公(入南第第九代',总第二十四代.森公即民族英雄郑戍功). 2000年10月,世界郑氏宗亲会(台湾)致函大陆海协会.省文化厅.大田县政府祢:"大田县桃源镇东山郑五郎公生隐石公,后隐石公迁居安郡.另查安溪族台郑氏谱中记录:隐石公迁南邑八代后郑芝公生郑森公(郑成功).''郑氏谱中与台湾成攻庙文档里均有记载由郑成攻上朔十一代远祖久居桃源,两种资料记载相吻合。由此可知,大田桃源的荥阳祠为郑成攻的第二十二代后裔。荥阳祠为民族英雄郑成攻的远祖祖祠。
3、文龙复兴堡(抗战文化遗址)。
抗战期间,先后有省中央银行,省邮政管理局在此设立。1943年11月台湾党部奉命从漳州迁设于此,其主要任务是在东南要港设立交通联络站。为岛内外工作的枢纽,党部办公室在北侧正厅,并于1944年11月发行《台湾研究季刊》,旨在“研究台湾各种问题,加强国人对台湾的认识,并供政府建设接收之参考”。发行人萧宜增,编辑谢东闵、方志林。
4、狐狸洞古人类化石。
狐狸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是我省考古工作的一次重大发现,是考古研究的新突破。它填补了我省旧石器考古的空白,把福建的历史推一万年以前。狐狸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还证明,福建是大陆古人类进入台湾的一条重要通道。这对于闽台考古工作者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江泽民的《中国台湾问题》一书中还明确阐述了在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时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5、巫罗俊镇将墓。
巫罗俊公后裔繁衍国内24个省,218个县,海外18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巫姓聚居,而台湾的台北、桃园、新竹、中坜、彰化、高雄等地巫姓达二万多人,他们的根在福建宁化。台湾高雄凤山州的“北辰宫”、彰化溪湖的“通天官”、新竹巫氏“祖堂”等都有安放巫罗俊公神像、神位。1988年10月15日,由台湾台北发起组织桃园、新竹、彰化、高雄等县的巫姓宗亲联谊会理事长,来宁寻根谒祖,在宁化成立了“修建巫罗俊怀念堂台湾支援委员会”。始祖坟墓维修时,成立筹备委员会,台湾巫氏宗亲积极响应捐款,并于维修后派员60名参加活动。
6、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办学史始于豫章先生(罗从彦,字仲景),他从师杨时,继承发掘二程理学,自创“静中观理说”,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学说和弟子向全国各地特别是闽南沿海、台湾等地分散传播,同时作为罗氏家庙它又是包括台湾在内的海内外罗氏后裔寻根问祖之地。罗氏得姓祖罗匡正,至唐未,其68世孙罗景新避乱自山西经宁都转移宁化石壁,后裔日繁,分衍各地,其24世孙罗德达,于明孝宗弘治年间,迁广东镇平广福乡铁坑,自称“铁坑罗氏”,亦称“德达公派”,现居台湾的客属罗氏,便是罗德正及罗景新之叔强修派下后传之苗裔。另有宋代有珠系47世罗小九公及罗世公,先后自宁化迁粤,衍居梅州地区,入梅后枝繁叶茂,派衍海内外,其中迁往台湾者颇众,而又自梅县、大埔抵台者为多。
7、南溪书院。
福建勤工学校在该建筑内办学三年。1938年6月,福建勤工学校为避日寇飞机轰炸,内迁至这里。12日到达,次年11月,勤工学校在此附设工业职业补习班。后学校改称为“福建省马江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是年招学生300多人,次年有14名毕业生被保送到成都空军航空学校学习,为抗日战争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校友遍布全国,现台湾有大量校友健在。
8、正顺庙。
正顺庙所处的三明市,春秋时期先为吴地,后属越国,秦时属闽中郡,汉武帝时属东冶县,三国以后属建安郡。隋至清代皆隶属沙县;民国29年(1940年)10月,划属三元县所辖。正顺庙始建于宋绍定六年(1233),是为了祭祀当地名人谢祐而兴建的一座宫式庙宇。1944年4月至1945年5月,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第二分校设在正顺庙,拟准备接收台湾。1992年到2004年,原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第二分校学员陆续到正顺庙参观,并提供部分有关正顺庙和部分当时学员的资料。1994年后,陆续有原警官学校学生专程前来重游旧址,04年4月,郑健先生又带领当年同学及夫人等20多人重游正顺庙,参观时对祖国如此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深表赞赏,表示今后还要多带人回来。正顺庙主殿的修缮、保护,将对促进海峡两岸实行三通、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9、垂裕祠。
邓氏后裔遍布台湾地区,每年都会有邓氏子孙前往垂裕祠进行祭祀活动,为进一步加强两岸关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10、江王祠。
大唐入闽始祖江王李元祥公祠,简称江王祠。按谱记载江王祠唐代封王者数人,将军二十余人;宋有制干李富、李侗(朱熹的先生),民间共识的火德、君怀。清有宰相李光地,近代名人中有李登辉、李光耀、李嘉诚等。“世界李氏宗亲会”成立于1970年4月19日,总会地址设在台湾省台北市南京东路三段309号“李氏宗祠”内。1990年,世界李氏宗亲总会出版了《李氏源流》一书,上面记载:“第六世尚昊公,楚圭公之长子,萧宗上元二年授游击将军,守左武尉,封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葬古尤溪今永安四十二都皇历大街头,冢在祠堂后,有像存焉。”(行政院新闻局版登记证局版台志第五六六0号)“永安四十二都”是古称,即现今永安市槐南乡,“皇历”即皇历村。
11、福建省主席起居室、防空洞遗址。
春谷书院系吉山第六世始祖刘锡晋在清乾隆年所建。为吉山九大书院之一。民国始,废除科举制度,书院便无人管理。1938年5月,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定春谷为省主席公馆。至1945年10月止,先后有陈仪、刘建绪二任省主席在此居住。
12、桂口电站。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