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花棚下的民居建筑特色 ——记建宁罗源村民居古建筑

2019-02-12 15:46 | 刘晓迎 |
“花棚下”是罗源村的美丽别称,而罗源村则隶属于建宁县的黄埠乡。说起“花棚下”的来历,有一个真实美丽动人的故事延续至今:明代时,村民黄岳生捐粮赈灾,被当朝皇帝颁旨褒奖,建“迎旨亭”(貌似花瓜棚),从此别名“花棚下”。与美誉“花棚下”称道的还有明清以来的民居古建筑:古祠堂、古廊桥、古戏台、古庙宇、古民居等。
历史悠久的中国,土地辽阔,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在建筑文化遗产中最大量的,与广大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民居,也同样非常丰富。地处闽西北的罗源村明清古民居,虽经风雨沧桑,仍为村民所使用,其中不乏优良的传统精华,艺术精湛,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
花棚黄氏大祠堂
在长江以南地区,祠堂建筑遍布各地,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奇葩之一,它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有关,又与儒礼、道学、阴阳五行等思想学说有密切联系。
在民居设计中,祠堂或祖屋是建造房屋时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古制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宋代朱熹所著《家礼》一书就有“立祠堂之制”,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祠堂制三间或一间”,说明古制对祠堂之重视和限制。罗源村花棚黄氏大宗祠便是如此。
该祠堂坐落于罗源村中坊刘家坪,原为刘氏地基,黄氏买下并在此修建宗祠。祠堂坐东朝西,占地800多平方米,由门楼、月池、大坪、上中下三厅(下中厅天井、中上厅两小天井)组成,正堂两侧设厢房、回廊,酒楼,南北封火罩墙拱卫。门楼靠南朝西,祠堂大坪门朝北,祠堂正门朝西,由祠堂正门到门楼,需从北门绕出,经大坪与月池之间小路才能到达门楼。
该祠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族人黄德畅为建祠综理,合全族之力,历时五年,于乾隆三十五年竣工建成。此后,一九九三年又修葺至今。
整座祠堂呈徽派建筑风格,外墙青砖砌成,左右马头墙,这是风水观念中的象征和压邪思想,所谓马头墙,就是将山墙墙头部位做成台阶式盖顶,在盖顶之前沿部位,使墙头上翘成似马头形状,称为马头墙。此马头墙还有一讲究,即山墙做成马头形状,说明该姓家族中曾有人中举。武官用马头状,称马头墙,文官则用印章,方形,称印石墙。实际上,山墙做成马头墙或印石墙,是显示住户家庭中举,有朝官的一种用建筑表现的炫耀方式,老百姓家只能用双坡屋面。
门楼牌坊式建筑,砖雕式样精湛可陈,以四根条石为柱,方形大门,雕砖本色乌黑,纹饰彩绘斑澜,质地如铁,门框以青石砖镶嵌,显得肃穆庄严、高大气派。浮镌皆为龙凤呈祥,鹤寿延年,荷、梅、牡丹,猴、禄、人泛舟等精美图案。给人醒目的是门楼正中楷书“簪缨奕世”,其后篆书“理学渊原”,点出了族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整座门牌坊被家族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含意。簪缨是借代官帽上的飘带,矢世是希望世世代代出官员,含意明显。其正门上的许多饰件,在装饰、花纹、样式、动植物等方面也有吉祥讲究,都被家族审美观所主宰,体现出黄氏族人的习俗、爱好、愿望和审美观念,从而表现出丰富多彩、含蓄得体、艺术和实用的结合并寓有深刻的文化含意。如船形门楼意味着:事业发达,幸福平安”,飞檐翘角意味着:镇火消灾,趋吉辟邪等。
由门楼进入祠堂,沿着弯弯月池的小路由西向北,可进入大坪北门,便可见到围墙正中栩栩如生的彩绘麒麟神像,站在大坪眺望玄武前方,方才明白大门牌坊为何设于此向,因为前方的地理位置前景广阔。大坪200余平方米,可容数百人。由大坪看向前厅(下厅),面阔五间的前厅,大门、侧门、门柱楹联,让人不由感到既简洁又庄重,“养育恩似海,积善孝当先”更是点出了该祠堂的设立目的。正上方的祠匾“黄氏家庙”四个大字,即使是在远处仍能瞧得清清楚楚,加上左右的“文魁”、“亚魁”牌匾,让人强烈感觉到族人的不懈追求:非耕即读。
由前厅进入便是回廊,四周几块石碑竖立着,诸如“祠褒示碑”、“义仓碑记”等,两侧墙上贴有黄氏来源、郡望、堂号及黄氏世系、历代名人等介绍。跨过天井,到达中厅,厅内四根大金柱上楹联耀眼,其内容引人深思:“守松真俊才八景诗文传后世,君赞是榜样三高旗织照千秋”、“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上方横匾更是符合祠堂氛围:“敦睦堂”。由中厅来到上厅,门楹仍让人驻足思源:“潢川黄姓根支分支发,花棚井公裔真脉振传”,上方“祖之光”让人仰慕不已。
神龛历来是祠堂的重要部位,这里汇聚着家族的先祖神位及先祖画像,是每年家族祭祖谒祖的场所,这里还有着一块明朝正统年间家族世代留传下来的木制“义士匾”:
 
敕  福建邵武府建宁县  民 黄岳生
国家施仁政养民为首,尔能出米一千石,用助赈灾,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今特赐奖谕劳举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讯差役五年,尚允蹈忠厚励乡俗用副廷褒嘉之意钦哉    故敕   正统六年九月十二日
 
不得不承认,家族中有了这块“义士匾”,是祖宗积德、后代有为的荣誉和显耀,这是“圣旨”,至高无上,光宗耀祖。
神龛上供奉着花棚黄氏始祖至二十一代诸多先祖之神位,享受着子孙后代的香火祭祀,代代相传,延绵不绝。
有意思的是,中厅的木结构与上厅的木结构不同,中厅是抬梁式结构,而上厅则是穿斗式结构,显然是重修过的改变。黄氏族人告诉我,一九九三年台胞黄文鼎(道清)回乡谒祖投资修缮的。
整座宗祠无疑是村中最亮眼的建筑之一,无论是雕饰还是彩绘、动物花卉、人物,皆是精品,令人赞叹不已。
古廊桥
罗源村有“鱼山涌浪、碧沼秋月、画桥晓钟、龙井濚波、翠围夜笛、双峯揷笔、银瓶夕阳、小砦列屏”八景,廊桥无疑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风景元素之一,如“画桥晓钟”。说起水口廊桥,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距今有283年历史了,1993年、2017年两次修缮,今廊桥面貌焕然一新,穿村而来的溪水
从桥下流过,是村中人们的出入通道,因紧挨着龙湖庙和古戏台,俨然这里就是村民休闲酬神唱戏的绝佳场所。
水口廊桥为单孔石拱廊桥,桥身长16米,桥宽3.9米,桥孔跨10米,矢高5.6米。桥拱由花岗岩条石支砌而成。桥面由花岗岩石块铺设而成。桥东南两端连接古道,现在是当地村民生产生活通道。
难得的是,该桥还是一座二层木廊桥,一层两头连接古道,二层则是镇水护桥的神龛“水月阁”,供奉着观音菩萨。相传,水月阁始建于留公手上,但从何处引入观音,现已无从考究了。观音供在水口廊桥水月阁内,意愿观音不仅能镇水护桥,还能够保佑整个村落子孙万年香火,世代永受恩泽。
水月阁是水口廊桥的亮点之一,上至阁前,一副门联气势不凡:“水流龙井综南海,山绕日月拱北辰”,跨入阁内,头顶为八方九层藻井,虽无花纹、雕刻和彩画装饰,却显庄严肃穆。再看神龛内的观音,右手抱有婴儿,俨然是一位送子观音,为的是保护子孙能够瓜瓞绵绵。
罗源村村庄不大却很独特,尤其是村水口,其风水独特,是因为村口由象山、狮山和鱼山三座山构成,锁住水口,拦住风水。又由廊桥、古戏台和龙湖庙形成人、神、桥布局。
象山,位于水口廊桥的东边。由于桥长约40米,为象的鼻子,桥面宽敞的桥面可过车马,两边还设有木座长椅。桥旁的“龙湖庙”是象的左牙,庙王爷叫福善王,他永保罗源平安吉利。象的右牙因26亿年的高龄,掉落在东溪中,截流成埧,形成壮观的瀑布,飞奔而下。这只象威武高大,善良可爱,终生守住罗源水口。
水口廊桥的西边是狮子山,与象山相望。狮山前面有“龙井”,它是狮子的口,龙井不大,约2平方米,水不深仅1.5米,但井水清澈、微甜。相传,这口井很神奇,百人挑不干,千人饮不尽,井水不升溢出,也不下沉枯竭,永远保持同一水位。故村民视它为神井。
鱼山,在水口廊桥的外侧,站在小溪旁,也叫水口山,它的头和狮象二山鼎足而立,是一条栩栩如生的大鲤鱼,远观身上披满了鳞甲,摇头摆尾十分悠闲地在水潭中游来游去,不时还掀起浪头,探头窥视罗源村景。
三山守水口,离不开廊桥,也离不开龙湖庙。
龙湖庙
坐落于水口与古戏台相连并与廊桥组合成完美景观的龙湖庙,始建于永乐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无疑,它是罗源村民的重要信仰场所。庙里供奉的福善王欧阳祐,有着“明应威圣广佑福善王”、“明应威圣英惠福善王”的封号,其夫人范氏也封为“昭宁慈应圣懿英淑妃”。庙中两位主祀之外,两边还有四位副祀,为福善王之太子及太子夫人。龙湖庙由三世主留公发起兴建,承香火于邵武的龙湖村。花棚黄氏族谱明确记载曰:水口则有庙焉,斯庙也,维我祖在邵武龙湖则有庙,则继龙湖庙神祀之也,溯自建庙之始罗源一坊众姓则保平安。因花棚黄氏祖先来自于邵武龙湖,本村有龙湖庙。自龙湖庙建立之后,324年平安鼎盛,可是到乾隆乙酉三十年(1765年)三月十三日,因龙湖庙旁边的横屋起火,引起燃烧,整座庙被大火吞没,导致一座雕梁画柱雄伟恢宏的庙宇全部烧毁。之后,全村族人慷慨解囊重建此庙及横屋,仍就焕然一新,并建有戏台。每年八月初三定然演戏,以庆祝神灵的诞生。
龙湖庙供奉的神灵是福善王欧阳祐。欧阳祐,隋朝洛阳人,原是隋朝温陵太守(今福建泉州),后来在邵武大乾近溺亡,葬于大乾山。民间对他的传说甚多,其中之一是赈灾济贫传说(庙碑文):1300年前,大乾、中坊、和光泽等地乡村洪水频发,民不聊生,温陵太守欧阳祐受隋炀帝指派,到这里赈灾,太守到此后不久,组织抗灾恢复了生产,出现往日生机,接近尾声时,欧阳太守在一次乘坐木船抢运赈灾物质时,木船被风浪袭卷翻船,不幸遇难,年仅42岁。后来,百姓感念欧阳太守为人与事迹,为他建庙奉祀。传说还有许多,都是为民做善事故被立庙奉祀,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地方神灵被奉祀,源于有恩于当地民众,当民众接受其信奉时,将愿意受其保护并享受香火祭拜。
古戏台
自古以来,许多乡村酬神唱戏似乎是不可分离的,加上庙会游艺热闹无比,罗源村的古戏台也不例外,与龙湖庙相对面,人在看戏时,神灵也在看,同欣赏,同欢乐,共生同存,相得益彰。
古戏台位于小溪旁,戏台由六根大木柱、五根大横梁搭架而成,在村中一级的舞台来说,面积不算小了,台面甚宽。台后化妆间壁记内容显示,多是江西赣州、瑞金的采茶戏团到此演出;二层休息室、居室等应有尽有,是个十分不错的演出场所。在黄氏家庙的大坪围墙上有着麒麟神像,我们发现在古戏台背景墙上也出现麒麟神像,这绝不是巧合,只能是家族特有的崇拜图腾,或者说是家族标志,族内人一看就明白,是家族的公共设施标记。
从戏台的建筑结构看,是个规范的戏台,台面宽广,视野极好。由于建于小溪边,与庙宇极近,为了充分利用溪道,故将戏台做成吊脚楼式,台上出将入相,台下长叹短嘘,空间锣鼓铿锵,地下溪流汩汩,好一幅看大戏图,人演戏人看戏、神也观戏。
古民居
说起罗源村的民居建筑,初观并无特别之处,虽说村中地势略显宽敞,但水抱之势较弱,由黄生赛大山下的来水,注入上坊塅水田。流出后进入一条大水沟,其水流入黄氏宗祠门口。又有一条水沟流经井坑屋前石阶脚下,流入大塘塍新屋下池塘边,又流入廊桥戏台下,进入瀑布出口。村庄西面没有大水沟,仅有小沟将水排入水口廊桥上游,与东面大水沟合成一股水流出廊桥。盆地虽然前方有案山横搁,但青龙不高。总体地形如同堪舆风水的罗盘,这也是罗源村名的来历。难得的是,玄武之靠是最大的福地,来龙雄壮气势厚重,其村落风水极佳。故此,民居建筑依山就势,沿溪而建,构成了罗源村的民居布局。
村西南边小山的空旷坪地上,先祖曾经在那里修筑房屋,称为“上土楼”,现已经成为废墟遗址。盆地另一侧的古村民居,明清以来的100多座木构屋散落其中,或依山就势、沿坡筑屋,或沿溪缭绕、相对而居,还有的自成四合院,前有池塘,屋有后垅,远眺木屋星罗棋布,村道沿屋伸展,水道相随,间或花木果树其间,清风徐徐,弥漫着田野之香味,好一个世外桃源之处。
居高之处,村人告诉我,最上方的古民居叫做井坑老屋,是黄氏三世祖留公于明永乐年间(1405年)所建,距今600余年,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无人居住,瓦破墙塌已成危房,剩下大屋遗址。
走近井坑老屋,半月牙形池塘映入眼帘,面积不大。老屋坐东朝西,四合院围屋,大门设于一进西南角,一进面阔七间,中间大坪,两侧厢房,各为三间,依地势逐步升高,二进面阔七间,正中五间高于大坪三个台阶,二进屋后角老井两口,井水清甜。老屋虽已残破,但残余的雕梁画栋、精细窗雕、等仍然精美,不难看出,开村第三代就能起此大屋,相当不容易,说明此地能生财、聚财,也说明黄家人勤劳能干,致富有道。
古老相传的民居建筑,其特征能反应出与民众的生活生产方式、习俗、信仰、审美观念密切相关的特征。以井坑老屋布局来说,平面形式丰富,空间组合多变:前堂后寝,中轴对称,正厅两房,主次分明,院落相套,规整严谨,外部或高墙(屋)或封闭围墙,内部则是院落、厢房,形成一种外封闭、内开敞的布局形式。
由此井坑老屋依次而下,便是自由灵活,高低错落,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成片民居木建筑,古训云:新屋、后辈子孙屋不能高于先辈屋,所以井坑屋最高。百余所木屋沿南北走向分散于盆地中,逐步依坡而下,大部分都是跑马屋。所谓的跑马屋,是闽西北常见数量最多的民居之一。
村中老屋大部分都是木构建筑,以木头为主、因地制宜的木结构楼房,本着就地取材、节约成本的原则,适合以耕为主的农家生活。早先村中房屋怎样,我们已不知晓,第三代就能起大厝,建造四合院,已能说明建造技艺相当高超。从造价低廉、适应山区生活,并能克服复杂地形、解决多雨潮湿环境、灵活多样延续至今的木构建筑大量是跑马屋来看,大部分民居都选择了跑马楼建筑样式,证明了此种民居的生命力。因为它的建筑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形和回字形等;层高一般为两层,一层设为厅堂、厨房、杂物间及畜厩、厕所,二层为卧室、仓库等;因其具有“干栏式”干爽、防洪、通风、避潮等特点,又有对方形土楼“简化”、“开放”后简单易建、省工省料的实用,故受到山里人家的青睐,闽西北各地均可见到它的身影。
村中有特色的建筑,就是规划有序、自成一景的谷仓了。谷仓对于村民来说不可缺少,大部分的村落,谷仓都建在自家院落附近或家中,既方便又安全。从安全的角度说,对于集中而建的谷仓群,却不担心失盗,这是淳朴的古老风气使然,人们觉得安全无恙。此外,也能最大限度地使用晒谷场,而不必家家备有晒谷场。现今看来,整齐划一的谷仓确实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山村风景。
村中的木屋除了跑马楼外,许多新建楼房出现在盆地中,从居住舒适的角度说,这是时代前进和发展的步伐,不可能不建,只是要在规划的允许下方可,否则,古老村落的古建筑群将不复存在,更谈不上有效保护了。
当下,古村落的古建筑已不多,闽西北各地情况都差不多,因此说木构建筑极为珍贵,走在弯弯村道上,目睹无人居住的古老木屋、院落、石磨石臼,及一些废弃的风车、扮桶、犁耙等,这个以耕读为生的村庄,要改变成当下美丽的村庄,与自然和谐,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负先贤们的理想和追求,达到新时代的文化境界。
 
(责任编辑:三博)